04.28 60.03億 VS 20.48億,為啥伊利淨利潤是蒙牛的3倍?

營業總收入680.58億、淨利潤60.03億、向股東進行現金分紅42.55億!

一連串靚麗的數據,正是伊利股份2017年向投資者提交的答卷!在超強盈利能力的支撐下,伊利股份繼續穩坐乳業龍頭老大的位置。2017年營業收入持續行業第一、淨利潤持續行業第一、綜合市場佔有率持續行業第一,消費者滲透率持續行業第一、淨資產收益率持續全球乳業第一。

那麼多的第一,當然不是自封的,國內上市乳企目前都已發佈了2017年年報,對比之下,伊利的龍頭稱號當之無愧。而提到乳企的PK,伊利和蒙牛之間的比拼永遠是無法繞開的話題。首先這兩家公司市場佔有率接近,二者合計佔到40%左右,其他公司難以抗衡,也沒有可比性。再者,兩家公司無論是歷史淵源、發展戰略、業務結構還是公司治理等多個方面,任何一個話題,都是能寫進商學院教科書的經典案例。

蒙牛2017年實現收入601.56億,淨利潤20.48億元。蒙牛的全年營收約為伊利的88%,但淨利潤卻僅為伊利的34%。而伊利僅2018年第一季度的淨利潤就達到21.06億,比蒙牛2017年全年盈利還多。為什麼伊利的盈利能力遠遠甩開蒙牛?本文將從以下三個方面進行分析。

60.03億 VS 20.48億,為啥伊利淨利潤是蒙牛的3倍?

一、戰略:伊利精耕細作VS蒙牛大舉併購

2008年之後的數年,先是因三聚氰胺引起的行業震盪,再有中糧入主引起管理層變更,蒙牛隨後開始出現增長乏力的趨勢,自2010年起開始大舉進行併購。

2010年收購河北君樂寶,2013年收購奶粉企業雅士利;2014年與達能合作重組雙方低溫業務;2016年,雅士利繼續收購奶粉企業多美滋;2017年,逐步實現對現代牧業的控股權。而伊利一直精耕細作原有業務,結果是,從2011年開始蒙牛離伊利的距離就越來越遠。

併購或許能帶來合併報表後的財務數據提升,但同時也會產生管理問題,若新併購的業務無法與原有業務形成協同效應,反而達不到1+1>2的效果。而蒙牛似乎就面臨這樣的問題。

根據雅士利發佈的2017年年報顯示,雅士利2017年營收22.54億元,較上年增長2.3%;淨利潤虧損收窄43.8%至1.8億元,雅士利依然沒有走出虧損的泥潭。而蒙牛僅投資了一年的現代牧業虧損情況更嚴重,據現代牧業發佈的財務報表,2017年虧損淨額不少於9億元,2016年虧損額也高達7.42億元。

二、產品:伊利多點開花VS蒙牛一枝獨秀?

伊利和蒙牛的業務結構大致相同,UHT奶、乳飲料、冰淇淋、奶粉雙方均有佈局,且各個業務板塊貢獻的營收比例也大致相當。不同之處在於,伊利在單個業務板塊中培育成功了多個子品牌,而蒙牛則更多依賴某個明星子品牌,並且伊利在多個業務板塊對比蒙牛也有較大幅度的領先。

據平安證券估算,蒙牛基礎白奶、基礎酸奶、特倫蘇、純甄佔比超60%,特從蘇&純甄是液奶營收增長主要引擎,2016年特倫蘇+純甄佔比超液態奶30%。相較之下,伊利產品份額更分散,擁有更多的明星單品,金典、安慕希、暢輕、每益添、金領冠珍護等明星單品持續高增長,重點產品及新產品收入佔比逐年提升。

60.03億 VS 20.48億,為啥伊利淨利潤是蒙牛的3倍?

在奶粉領域,伊利近年來一直是國內奶粉第一品牌,其市場佔有率2016年達到6.1%。蒙牛通過併購雅士利、多美滋後,2016年市場佔有率約為4%。

品牌化策略一直是提升產品毛利率的最重要方法之一,伊利得益於子品牌的多點開花,綜合銷售毛利率逐年上升並高於行業平均水平。

60.03億 VS 20.48億,為啥伊利淨利潤是蒙牛的3倍?

數據顯示,伊利整體營業毛利率逐年上升,從2015年的35.89%上升至2017年的38.8%。蒙牛同期整體營業毛利率從31.36%上升至35.21%。其中佔主營業務80%以上的液態奶上升幅度較大,毛利率從2013年26.1%提升至2017年的35.17%。從上述數據看,近三年來伊利的銷售毛利率一直保持著領先蒙牛3%以上的優勢。

三、伊利激勵機制更為市場化

無論國內還是國外,乳製品行業都是充分競爭行業,若無良好的激勵機制,公司難以在競爭中勝出。

與具有國企背景的蒙牛相比,伊利股權結構較為分散,無控股股東及實際控制人,在管理層控制下建立了完善的員工激勵機制,高管、員工、股東利益高度一致。

伊利自上市以來,管理層持股一直存在,但持有股權比例較低。2013 年,公司管理層持股比例開始大幅提升,從2012 年1.27%提升至2016年7.98%。

公司自2014年推出員工持股計劃,計劃分10年實施(2014-2023),每期存續期24個月,資金來源於公司扣非淨利潤中提取的持股計劃獎勵金、員工其他合法薪酬、以及員工融資或其他自籌資金。目前,公司第一期持股計劃股票已出售完畢,第三期持股計劃購買完畢。

2017年2月,伊利完成股權激勵計劃,向近300名核心員工授予股票期權4260萬份與限制性股票1420萬股,限制性股票的授予價格為15.33元/股,2016年利潤分配後,股票期權的行權價格調整為15.87元/股。而目前公司股價為26元/股,行權收益豐厚,有利於穩定公司核心骨幹團隊的同時也激發了基層員工的工作熱情。

而事實上伊利管理層自2005年開始就非常穩定,因此各種戰略的執行有始有終。蒙牛則在中糧入主後經歷了數次大規模的管理層調整,戰略方向的也隨之有較大變化。

從以上三方面可以看出,與蒙牛相比,伊利管理層更為穩固,內部治理及激勵機制更符合激烈的市場競爭需要,多年的行業深耕,為伊利實現發展目標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而蒙牛由於經歷了重大變動後,產生各種不適用症狀,無論是銷售毛利低於對手,還是併購標的鉅額虧損,都是這種不適應症狀的表現,最終拖累了蒙牛的盈利能力。

伊利股份自2005年至今,營收從100億增長到了650億,淨利潤從不足3億增長到

60億,而期間公司股價最高漲幅超過了30倍,無論業績還是股價表現,龍頭老大的地位實至名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