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28 60.03亿 VS 20.48亿,为啥伊利净利润是蒙牛的3倍?

营业总收入680.58亿、净利润60.03亿、向股东进行现金分红42.55亿!

一连串靓丽的数据,正是伊利股份2017年向投资者提交的答卷!在超强盈利能力的支撑下,伊利股份继续稳坐乳业龙头老大的位置。2017年营业收入持续行业第一、净利润持续行业第一、综合市场占有率持续行业第一,消费者渗透率持续行业第一、净资产收益率持续全球乳业第一。

那么多的第一,当然不是自封的,国内上市乳企目前都已发布了2017年年报,对比之下,伊利的龙头称号当之无愧。而提到乳企的PK,伊利和蒙牛之间的比拼永远是无法绕开的话题。首先这两家公司市场占有率接近,二者合计占到40%左右,其他公司难以抗衡,也没有可比性。再者,两家公司无论是历史渊源、发展战略、业务结构还是公司治理等多个方面,任何一个话题,都是能写进商学院教科书的经典案例。

蒙牛2017年实现收入601.56亿,净利润20.48亿元。蒙牛的全年营收约为伊利的88%,但净利润却仅为伊利的34%。而伊利仅2018年第一季度的净利润就达到21.06亿,比蒙牛2017年全年盈利还多。为什么伊利的盈利能力远远甩开蒙牛?本文将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分析。

60.03亿 VS 20.48亿,为啥伊利净利润是蒙牛的3倍?

一、战略:伊利精耕细作VS蒙牛大举并购

2008年之后的数年,先是因三聚氰胺引起的行业震荡,再有中粮入主引起管理层变更,蒙牛随后开始出现增长乏力的趋势,自2010年起开始大举进行并购。

2010年收购河北君乐宝,2013年收购奶粉企业雅士利;2014年与达能合作重组双方低温业务;2016年,雅士利继续收购奶粉企业多美滋;2017年,逐步实现对现代牧业的控股权。而伊利一直精耕细作原有业务,结果是,从2011年开始蒙牛离伊利的距离就越来越远。

并购或许能带来合并报表后的财务数据提升,但同时也会产生管理问题,若新并购的业务无法与原有业务形成协同效应,反而达不到1+1>2的效果。而蒙牛似乎就面临这样的问题。

根据雅士利发布的2017年年报显示,雅士利2017年营收22.54亿元,较上年增长2.3%;净利润亏损收窄43.8%至1.8亿元,雅士利依然没有走出亏损的泥潭。而蒙牛仅投资了一年的现代牧业亏损情况更严重,据现代牧业发布的财务报表,2017年亏损净额不少于9亿元,2016年亏损额也高达7.42亿元。

二、产品:伊利多点开花VS蒙牛一枝独秀?

伊利和蒙牛的业务结构大致相同,UHT奶、乳饮料、冰淇淋、奶粉双方均有布局,且各个业务板块贡献的营收比例也大致相当。不同之处在于,伊利在单个业务板块中培育成功了多个子品牌,而蒙牛则更多依赖某个明星子品牌,并且伊利在多个业务板块对比蒙牛也有较大幅度的领先。

据平安证券估算,蒙牛基础白奶、基础酸奶、特伦苏、纯甄占比超60%,特从苏&纯甄是液奶营收增长主要引擎,2016年特伦苏+纯甄占比超液态奶30%。相较之下,伊利产品份额更分散,拥有更多的明星单品,金典、安慕希、畅轻、每益添、金领冠珍护等明星单品持续高增长,重点产品及新产品收入占比逐年提升。

60.03亿 VS 20.48亿,为啥伊利净利润是蒙牛的3倍?

在奶粉领域,伊利近年来一直是国内奶粉第一品牌,其市场占有率2016年达到6.1%。蒙牛通过并购雅士利、多美滋后,2016年市场占有率约为4%。

品牌化策略一直是提升产品毛利率的最重要方法之一,伊利得益于子品牌的多点开花,综合销售毛利率逐年上升并高于行业平均水平。

60.03亿 VS 20.48亿,为啥伊利净利润是蒙牛的3倍?

数据显示,伊利整体营业毛利率逐年上升,从2015年的35.89%上升至2017年的38.8%。蒙牛同期整体营业毛利率从31.36%上升至35.21%。其中占主营业务80%以上的液态奶上升幅度较大,毛利率从2013年26.1%提升至2017年的35.17%。从上述数据看,近三年来伊利的销售毛利率一直保持着领先蒙牛3%以上的优势。

三、伊利激励机制更为市场化

无论国内还是国外,乳制品行业都是充分竞争行业,若无良好的激励机制,公司难以在竞争中胜出。

与具有国企背景的蒙牛相比,伊利股权结构较为分散,无控股股东及实际控制人,在管理层控制下建立了完善的员工激励机制,高管、员工、股东利益高度一致。

伊利自上市以来,管理层持股一直存在,但持有股权比例较低。2013 年,公司管理层持股比例开始大幅提升,从2012 年1.27%提升至2016年7.98%。

公司自2014年推出员工持股计划,计划分10年实施(2014-2023),每期存续期24个月,资金来源于公司扣非净利润中提取的持股计划奖励金、员工其他合法薪酬、以及员工融资或其他自筹资金。目前,公司第一期持股计划股票已出售完毕,第三期持股计划购买完毕。

2017年2月,伊利完成股权激励计划,向近300名核心员工授予股票期权4260万份与限制性股票1420万股,限制性股票的授予价格为15.33元/股,2016年利润分配后,股票期权的行权价格调整为15.87元/股。而目前公司股价为26元/股,行权收益丰厚,有利于稳定公司核心骨干团队的同时也激发了基层员工的工作热情。

而事实上伊利管理层自2005年开始就非常稳定,因此各种战略的执行有始有终。蒙牛则在中粮入主后经历了数次大规模的管理层调整,战略方向的也随之有较大变化。

从以上三方面可以看出,与蒙牛相比,伊利管理层更为稳固,内部治理及激励机制更符合激烈的市场竞争需要,多年的行业深耕,为伊利实现发展目标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而蒙牛由于经历了重大变动后,产生各种不适用症状,无论是销售毛利低于对手,还是并购标的巨额亏损,都是这种不适应症状的表现,最终拖累了蒙牛的盈利能力。

伊利股份自2005年至今,营收从100亿增长到了650亿,净利润从不足3亿增长到

60亿,而期间公司股价最高涨幅超过了30倍,无论业绩还是股价表现,龙头老大的地位实至名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