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從也門內戰中,如何看待沙特的老爺兵?

隨緣小蜜蜂123


從沙特介入也門內戰開始,世界對沙特老爺兵的戰鬥力有了一個直觀的認識。可以說沙特軍隊從戰役指揮到單兵素質,存在諸多的問題和毛病,創造了持強凌弱而不勝的經典戰例,用全球軍迷愛好者驚掉了大牙。

個人認為沙特之所以能夠打出低劣的戰果,主要有以下幾方面原因:

第一,國家政治體制決定沙特王室對軍隊存在戒心,高級指揮官多是不學無術的王室成員。沙特的政治體制完全是封建君主專制,這種政治體制下君主對軍隊的控制尤為強烈。為了確保君主對軍隊的控制權,沙特軍隊的高級指揮官都有王室成員擔任,下層軍官沒有上升的空間,擔任高級指揮官的王室成員又不懂怎麼指揮作戰,造成了沙特軍隊在指揮層面上出現諸多失誤。


第二,單純採用僱傭兵制,當兵掙錢而非當兵衛國,軍人缺乏戰鬥意志。沙特靠出售石油賺取了驚人的財富,為了維護自身的統治地位,沙特王室給予沙特民眾極高的福利待遇,為了維持一支相當規模的國防力量,有不得不提供相當高的薪酬吸引民眾參軍。可想而知單純為了不菲薪酬而參軍的沙特軍人,心中沒有保家衛國的觀念,是不願意為了實現君主的政治和軍事目的而犧牲自己的生命的。


第三,擁有先進的裝備卻缺少掌握裝備使用的人才,註定沙特軍隊戰鬥力與其裝備的水平不成正比。沙特在國際軍購市場上是出了名的土豪,號稱只買貴的不買對的,其裝備的更新頻率讓美國都甘拜下風。沙特軍隊裝備了全球最頂尖的名牌裝備,成功集齊了美歐俄中四大軍火供應商的頂級貨色。但是在訓練上,沙特軍隊只能簡單做到開的走、打的響,完全無法發揮這些裝備的作戰能力。



最下面這張是網絡上,沙特軍隊最火爆的一張照片,是沙特軍人在也門作戰中表現的最集中體現。


汪淳浩瀚


在理論上,武裝到牙齒的沙特軍隊,打擊游擊隊一樣的也門胡塞武裝組織,應該不費吹灰之力。然而經過近2年的“激烈戰鬥”,戰局依然焦灼。

以沙特為首的海灣國家聯軍出動大批地面部隊,在戰機、武裝直升機、坦克、裝甲車和自行火炮的配合下,從南北兩路向胡塞武裝發起猛攻,雙方在距也門首都以東僅100多公里的戰略重鎮馬裡卜展開激烈爭奪戰。沙特軍隊都發生了重大傷亡。

這是被胡塞武裝擊落的美製阿帕奇武裝直升機。

去年9月4日,胡塞武裝發射地對地導彈擊中了位於也門首都薩那東部馬裡卜省薩菲爾軍事基地內的一個軍火庫。威力巨大的爆炸給沙特聯軍造成重大人員傷亡,包括沙特士兵在內的64人在爆炸中身亡。

甚至沙特國王之孫在也門執行任務時被打死。2015年4月7日沙特阿拉伯武裝部隊總參謀部高級指揮官法赫德·本·圖爾基·本·阿卜杜勒-阿齊茲·阿勒沙特少將在也門西北部的一次行動中被打死。這位遇害的將軍是沙特前國王本·阿卜杜勒-阿齊茲·阿勒沙特的孫子。沙特王室家族非常龐大,支系錯綜複雜,目前共有約5000名王子。  

胡塞武裝對外展示了一段視頻,顯示民兵們使用反坦克導彈擊毀2輛沙特阿拉伯陸軍的M1A2SA主戰坦克。  

也門傳出的一些視頻和圖片顯示,掌握西方大批先進裝備的沙特軍隊在作戰行動中有很大損失,諸如M1坦克、阿帕奇直升機等美製一流裝備都被擊毀,裝備精良的沙特特種部隊甚至丟棄武器逃跑。  

沙特多輛M2步兵戰車被也門武裝伏擊擊毀。幾個石油國的軍隊,都是一群武裝到牙齒的烏合之眾。  

被也門胡塞武裝繳獲一望無際的沙特裝甲車隊。  

為何會如此,舉個簡單的例子就能說明問題。上圖是解放軍西藏軍區某步兵團一位種菜兵的軍事素質。這位士兵是連隊的種菜員(過去解放軍連隊的炊事班裡有飼養員和種菜員兩個崗位,分別從事養豬養雞和種菜的工作),雖然主要工作是種菜,但這位解放軍的軍事業務卻絲毫不落後,戰術訓練比賽還能在全團拿到名次。看這個乾淨利落的單兵戰術動作,就很少出現在中東和非洲戰爭畫面裡。  

步兵戰鬥應該由一連串迅猛的有明確目的的突擊動作組成,烏合之眾的軍隊喜歡坐在那對射,他們認為作戰就是將彈雨潑過去。而解放軍總結了一套獨特兇猛的單兵戰術動作,並依靠其打遍天下無敵手。  

世界上有很多軍隊,武器相當的漂亮,看上去很威武,少數軍迷通常依靠這種照片來評價其戰鬥力的強弱,但現實表現卻是一群烏合之眾。

世界上絕大多數的軍隊,以中美俄等強大武裝的標準,都是烏合之眾,這些軍隊包括全部非洲的陸軍,絕大多數中東的陸軍,絕大多數拉丁美洲的陸軍,大多數亞洲的陸軍,少數歐洲陸軍,多數北美陸軍。  

一支軍隊是否偉大,有多少輛先進坦克和裝甲車並不是決定性因素。起決定性作用的,是深入骨髓的榮譽感、對敵人的蔑視、嚴明的紀律、快速的反應、合理的編制、夠用的武器,嚴格的訓練,有力的保障,完善的戰備,等等。其中先進武器只是很普通的一條因素,並不是唯一的。


科羅廖夫


我是薩沙,我來回答。

這又是國內媒體的誤導。

因為挺伊朗,轉而挺胡塞武裝,再轉而黑沙特。

實際上,在沙特空軍的轟炸下,胡塞武裝已經遭受慘重損失。

本來胡塞武裝控制了也門大部分領土。現在在沙特轟炸下,也門政府軍開始全面反擊,胡賽武裝已經節節敗退,丟失了相當的佔領區。

今年6月13日,在多國聯軍支持下,也門政府軍發起“黃金軍事行動”,兵鋒直指荷臺達——胡塞武裝外援補給之“命脈”。也門政府軍19日宣佈佔領荷臺達國際機場,開始向市區推進。

之前和胡塞武裝合作的前也門總統薩利赫,發現胡塞不行了,也窩裡反,被胡塞武裝槍殺。

沙特的飛機幾乎每天都在轟炸胡塞武裝目標,而胡塞武裝擊落了幾架沙特戰機?

被人都打出屎來了,是死撐說沙特都是老爺兵,不能打。


薩沙


沙特做為土豪國家民眾生活富裕,又不是美國那樣的霸權國家,吃喝玩樂的風氣重也正常,所以老爺兵的出現也是屬正常。

第一,阿拉伯國家的戰鬥力大家是有目共睹的,五次中東戰爭都是以以色列勝利告終,有人會說以色列那是中東小霸王打不過正常,但是我們要知道以色列毫無戰略縱深,如果阿拉伯國家團結一致以色列早就滅國了,只能說阿拉伯國家出工不出力,所以總從這一點上就能看出來阿拉伯世界的軍隊懶散是從上而下的,沙特自然也不能被排除在外,老爺兵多也屬正常。

第二,沙特雖然說中東最有影響力的國家之一,但是我們都知道中東真正的老大是美國,中東重要的戰略地位決定了親美政府畢將受到美國庇護,所以在軍力上中東親美國家除了土耳其之外整體偏弱(土耳其是因為要長期抵禦蘇聯,所以軍力強大實屬正常),又有美國保護沙特等其他國家的日子基本都以炫富為主,老爺兵多也正常。

第三,沙特等阿拉伯國家不僅在工業生產中僱傭大量外國勞工,在軍隊中也有著數量龐大的僱傭軍,這些軍人向來是拿人錢財替人消災,說白了人家是以掙錢為主要目的,但是保命肯定是第一位的,所以遇到危險的戰況投降或者逃跑也就成了家常便飯。

第四,沙特所領導的阿拉伯聯軍攻打也門是為了凸現自己在中東的霸權地位,而胡塞武裝是為了生存而戰,兩個對手間的戰爭訴求和對抗決心完全在兩個層面,所以沙特的這些老爺兵自然不是胡塞武裝的對手。


世界淺談


沙特士兵確切來說不是老爺兵,是一些可憐的窮人奴隸兵,老爺指的是那些軍官。沙特普通士兵的文化素質極低,超乎想象,2017年的一次統計發現,沙特陸軍中有一半左右的普通士兵是純文盲。這些人絕大多數是18世紀奴隸的後代。這兩個原因導致沙特士兵沒有任何國家意識,毫無愛國熱情可言。事實上,為了用“愚民”來維護獨裁統治,沙特王室還極力壓抑普通士兵的民族主義,沙特軍中禁止一切娛樂,也禁止文化學習。


沙特軍官的文化素質較高,特別是空軍堪稱“貴族”,軍官全部都會說英語,但這些軍官指揮才能非常低劣,嚴重“脫離群眾”,只會讓士兵送死,看待士兵像牲口一樣。軍隊中體罰、肉刑層出不窮。沙特軍隊的軍紀也非常差,經常出現搶掠平民的事情。非常諷刺的是,為了防止士兵逃亡,沙特軍官在基地遇襲時會將士兵鎖在軍營裡,寧可“不抵抗”,也要防止逃兵。

對於這樣一支軍隊,再先進的武器都沒有用,因為決定戰爭勝負的還是人。人不行,一切都是空話。從這個意義上說,沙特軍隊有點像甲午戰爭中的清軍。

沙特的老爺軍官們


還有一點是宗教原因,絕大多數沙特士兵篤信伊斯蘭教,認為穆斯林不該打穆斯林。所以在也門作戰時沙特士兵士氣極其低落。


沙特軍隊之所以還能發動一些戰役,完全是靠了其中的巴基斯坦和法國軍事顧問。

巴基斯坦特種作戰部隊為沙特陸軍擔任教官。


萊茵的黃金


此次沙特組織的軍事同盟,可謂是聲勢浩大。從過去的歷史來看,沙特儘管在中東地區有著較大的影響力,但是能夠如此“領銜”一個地區同盟,恐怕還是第一次。連美國也不得不宣佈“支持”沙特,為同盟提供“情報”支持。這一方面顯示出沙特強力的外交手腕和地區號召力,另一方面也顯示出美國在中東事務中影響力衰退,只能依靠強力的地區盟國主導事務,而自己則退位一個相對次要的地位。

但是沙特主要軍事力量依靠巴基斯坦僱傭軍,這是隻極其優秀的部隊。但是出於對伊朗的忌憚,巴基斯坦宣佈不參與地面行動。

另外阿拉伯大國埃及也宣佈不參與地面部隊。

這下沙特抓瞎了,只好自己派兵前往。但是胡塞武裝依靠伊朗支持,擁有大量的反坦克導彈,並擁有大量的實戰經驗。反觀沙特,除了在海灣戰爭中打了一次醬油,幾乎沒有任何實戰經驗。

但是沙特也沒那麼慘。國內貼吧整天到處吹鬍塞武裝,貶低海灣國家聯軍。一會兒摧毀M1、大敗沙特、繳獲裝備,似乎也門內戰胡塞在進攻似的,還沒有槍沒有炮敵人給我們造,而且大多是轉載伊朗媒體的報道。實際上土豪損失有限,不就一架飛機和幾輛坦克嗎?


鷹的家園


首先,我們要承認沙特的軍費支出其實佔比不低!沙特已不足土耳其40%的人口在中東地區GDP排行第二,僅略低於土耳其的8567.9億美元。

其軍費支出佔比超過年GDP的12%,不低於800億美元(中國也才2000多億美元),居世界第四。其武裝部隊總兵力約10.6萬人,對應人口總數為2000多萬。可以看出,沙特已經是很努力的把國家經濟成果儘量用於軍事力量投入了。

可是均攤下來每名軍人國家在其身上投入差不多80萬美元,所謂重賞之下必有勇夫,為何面對胡賽武裝之類近乎游擊隊的存在,高大上的沙特部隊打得這麼差了?

首先,大家覺得沙特有錢的印象來源於過去十幾年的渲染和媒體對那幾個王子奢靡生活連篇累牘的報道。隨著中國經濟的突飛猛進,如今的沙特的GDP還沒河南多,人均GDP也比不上中國臺灣。甚至隨著石油價格的下跌,沙特現在人均GDP只有1977年的78.2%。

考慮到沙特的軍費總支出和經濟產業結構,幾千個阿拉伯王子富裕的個人財政狀況,各方面GDP對比換算下人均,普通人過得應該不是很好。

而沙特經濟結構欠完善,軍工產業極端落後,為保持一支區域型強大軍隊,每年必須耗巨資用以軍購本國不能生產的先進武器。但維護水平和維護能力並沒有達到相應水平。現代軍事裝備後期的維護的費用基本等於售價的4倍,沙特在巨資購買之後還真未必有錢花得起。

同時沙特並不能自產武器,別的國家各種軍事演習、訓練是因為自己生產自己用比較便宜,而買別人的武器彈藥訓練用即使是沙特估計也心疼。

作為武器的搬運工國家,沙特還欠缺對高科技武器的使用經驗。目前沙特相對來說戰鬥力較強的空軍其實基本都是僱傭巴基斯坦軍人訓練甚至直接作戰的。

同時,沙特採購的軍事裝備嚴重不成體系,軍用飛機缺少各種預警,加油,光電,偵查等特種機。戰機軍購只追求殺傷力,對於戰機的綜合性能,光電,精確制導,電子吊艙根本不在乎。在戰時沙特的F-15戰鬥機只能依靠美國預警機的指揮,沙特飛行員幹得不過是按下導彈發射按鈕而已。

以沙特部隊的平均素質,面對當今快速更新換代的武器裝備,很可能還不會學會使用這些武器就又要面對購買的新武器了。

當然,沙特其實也並不怎麼需要強大的軍事力量。也許他的軍購只不過是例行給美軍交保護費而已,所以沙特自己都不在乎,順帶購買過程中吃吃回購,滿足下對周邊國家炫耀玩具般的心態。

其裝備基本靠買,維護基本靠買,訓練基本靠買。花錢買威懾,花錢買放心,本質不過富人買了一批打手來防止窮親戚打劫。沙特作為一個部落聯盟的非現代國家能有什麼戰鬥力。


奇葩君評


“從也門內戰中,如何看待沙特的老爺兵?”——近年也門內戰中,裝備豪華的沙特軍隊面對裝備差很多的胡塞武裝打得一塌糊塗,這是世人有目共睹的,沙特軍隊的“老爺兵”名聲由此傳遍全球。


其實,現代沙特阿拉伯王國早期的軍隊並不“菜”,在阿拉伯半島及周邊地區算是很能打的一支兇悍武裝。現代沙特阿拉伯王國創建者伊本·沙特國王能夠從千里奔襲奪取利雅得城,然後憑藉這一城之地作為根據地,征服幾乎整個阿拉伯半島,他的軍隊若是不能打,行嗎?事實上,在現代沙特阿拉伯王國崛起的進程中,不僅打敗了阿拉伯半島今日沙特領土上所有阿拉伯部族,就是面對當時作為宗主國的奧斯曼帝國派駐軍隊,也有相當光榮的戰績。在1934年的沙特-也門戰爭中,沙特軍隊橫掃也門,佔領了當時也門最主要港口荷臺達等重鎮,只是因為其他阿拉伯國家調停、且沙特擔心英國和意大利干涉,也門才得以倖免亡國,但仍然付出了割地賠款的代價。

現在的沙特軍隊之所以淪為“老爺兵”,最關鍵原因應該是該國的全民高福利,導致全民腐化。當年羅馬帝國高福利制度使得曾經悍勇的羅馬軍隊沒落,被入侵的蠻族視為等待收割的牧草;滿清入關後對八旗實行全民福利“鐵桿莊稼”,僅僅一二十年八旗兵就喪失了戰鬥力,平定三藩之亂等戰爭都不得不主要靠漢人綠營兵作戰;極盛時期的沙特軍隊戰鬥力也達不到羅馬、八旗那個層次,石油大開發之後的沙特福利則遠超羅馬、八旗,這個國家的人民和軍隊能不極度腐化?其軍隊能不沒落?

實際上,離1934年沙特軍隊橫掃也門過去還不到30年,在1960年代初的沙特-也門衝突中,沙特國王就已經不得不請求肯尼迪總統派遣美軍進駐沙特威懾也門,巴基斯坦軍隊也成建制開進沙特為其作戰。現在時間又過去50多年,在高福利糖罐裡又腐化了兩代,沙特軍隊比以前更差,理所當然。


梅新育


其實,沙特政府對本國軍隊的戰鬥力一直心知肚明,在也門,沙特雖然是阿拉伯聯軍的領導者,但地面作戰的主力卻不是沙特本國軍隊,而是僱傭軍和巴基斯坦軍隊,沙特當然也派出了地面部隊,但經常被穿著拖鞋,手拿AK-47突擊步槍的胡塞武裝打的人仰馬翻。

沙特軍隊戰鬥力原本雖然說不上強,但至少也沒有這麼弱,從什麼時候變得現在這麼不堪一擊的呢?這得從上世紀五六十年代的第三世界獨立運動開始,當時,埃及和敘利亞等國都推翻了本國國王,由軍隊建立了軍政府並延續到現在,沙特等國王室對這種蔓延起來的趨勢十分警惕,或者說害怕,為了防止自己也被軍隊推翻,開始有意削弱軍隊的戰鬥力。

在削弱軍隊戰鬥力的同時,有給予其優厚待遇,讓其在優渥的生活環境中逐漸喪失軍人的鬥志,結果就是,沙特軍隊空有一流武器,但戰鬥力驚人的差。早在海灣戰爭中,沙特軍隊的戰鬥力就已經成了笑話,海夫吉之戰,沙特軍隊佔據數量優勢,還有美製AMX-30坦克配合,結果被裝備老式69式坦克和BMP-1步兵戰車的伊拉克軍隊打的屍橫遍野,要不是美軍戰機前來支援,沙特軍隊恐怕還真搞不定這支侵佔自己領土的伊拉克小部隊。

沙特空軍倒是表現尚可,在海灣戰爭裡也擊落過伊拉克戰鬥機,不過,當時完成鎖定伊拉克戰鬥機的,是位於後座的美國飛行員,前座的沙特飛行員只是負責扣扳機而已。

沙特軍隊的表現,只能再次證明,再好的武器,在一群沒有鬥志的老爺兵手裡,也不過是準備被繳獲的戰利品而已。


深遠防務觀察


這些人當僱傭兵是為掙錢,而非保家衛國。拿著高工資又沒有信仰的人是不會輕易死戰的,因為他所保衛的並非自己生命之重,一旦戰死撫卹金給誰花?還不如活著掙工資。但僱主有差遣又不得不上,不然老闆憑啥給錢?所以,在胡塞武裝沒有把他們逼入不得不死戰的境地前,老爺兵們大概會保命第一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