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保研的往往不是最優秀的學生,最優秀的學生往往不會保研留校”這一說法是否屬實?

用戶5547733492



我的本科是985院校,研究生是本校推免,博士是報考本校(轉博英語考試不過線,憂傷的人啊,英語就沒好過)!

後續我也做過不少師妹師弟推薦的諮詢者,或者說是見多不算識廣!這句話流出來的主要原因還是一些體系或者規定的原因:

  • 1 絕大部分院校的外校推免要求高於本校。

在我推免的那一年,合計推免7個人,我排名第3,都拿不到唯二的2個推免外校指標。

這也是導致推免外校的同學成績優於本校的原因。

  • 2 推免外校學生的競爭環境不一樣。

推免外校一般都會選擇比自己本科學校好的院校,比如中南推免去浙大的很多呢。

這些同學競爭的不是自己本專業的幾十個學生,而是來自全國和自己差不多院校最拔尖的一批人,同樣是幾十個,水平差的太大。能在這樣競爭中獲得外校錄取的本身就證明了自己的更加優秀。

寄語

題主已經說明已經是中國一流高校,自己本科所處的平臺不差,尤其是一些學科更是國內排名前列的專業推免外校和本校區別不大。

最後,祝願大家可以選擇到自己滿意的學校!


帥小西De


只能說反應一部分情況,但並不屬實。

每個可以推薦研究生免試的學校,在選擇保研學生的時候,是有非常嚴格的規章制度的,一般是以學習成績為主。

以我本科的情況說明,確定可以保送的名額之前,需要進行報名,當然這個一般有資格爭取保研的都會報名的,然後統計報名同學的大學前6個學期的成績,綜合素質以及四六級成績,按照一定的比例進行摺合,這當中佔比最大的是前6個學期的學習成績,基本上你平時成績好的,最終的排名下來肯定不會差。排名出來以後,就按照學校給的名額,確定保送名單。這裡面前幾名可以外保,後幾名只能內保,然後一般內保的同學可能會放棄,這樣名額就逐次遞進。這也就是題目中所說的“保研的不一定是最優秀的,優秀的學生不會保研留校”。

但是,現在教育部已經不允許這種情況出現了,只要你有資格保送,學校就沒有權利干預你保送到哪裡。也就是說,一般可以保送基本都會率先嚐試出去,去更好的學校,真的是沒有更好的學校了,還是可以回到本校的。

對於一般的一本、二本學生來說,能夠保研的肯定是最優秀的學生,這部分保研的學生肯定是不會留校的。

對於三四檔次的985大學的學生來說,優秀的學生大多會選擇出國,稍微次點的會選擇保送,一般是去清北這樣的高校,再次點會選擇保送本校,沒有保送資格的只能考研了。

對於像清北這樣學校的學生來說,優秀的學生一般都會選擇出國留學,再次一點的才會保研,但是這一部分保研的肯定是保本校的,不然還要去更低檔次的學校嗎?


科研界的小學生


這種說法我認為不屬實,保不保研和學生優不優秀之間沒有必然的聯繫,學生又不優秀,可以有很多評判的標準,保不保研或者保研到什麼學校,一方面跟學生自身的硬性條件有關,另一方面也跟學生自己的選擇有關。



保研的往往不是最優秀的學生?NO!

反駁第一個問題,保研的學生一般不優秀。我覺得在許多高校裡面的情況是,往往保研的都是比較優秀的。拿過一個學校的保研說明問題,可以看到裡面對於一個學生的硬性要求都是很高的,首先你的學習成績在班級前10%,英語四六級要通過,綜合素質評價要高,當這些都滿足的情況才算有了保研的資格。



保研又分為內保與外保,內保就是保到自己的學校,外保就是保送到其他更加優秀的學校,所以能夠保送到外校的學生,反而會更加優秀,但難度也會更高,一般都是一個班級裡面的前三名才有機會。你每次到保研選拔的時候,都是學生競爭最激烈的時候,只有更加優秀的學生才能脫穎而出。

最優秀的學生不會保研留校?具體問題具體分析。

對於這個問題要分情況看待,不管是內保還是外保,在滿足保送資格的條件下,學生是否保送到本校會考慮到很多因素。

  1. 假如自己的學校排名很高或者本專業在全國排名很高,就沒有必要發送到其他學校,自己的學校競爭就很激烈,本校老師一般也會將名額留給最優秀的學生。最優秀的學生欣然接受。
  2. 學生在考慮是否留校之前,也會將人文差異,地域因素考慮在內,最優秀的學生如果不適應外地的生活條件,也有可能留在本校。
  3. 對學校的感情。本科四年的學習,很有可能讓一個人愛上這個學校,就算犧牲一些其他方面的條件,也有可能選擇留在本校。
  4. 不願接受異地戀,假如優秀的學生已經在本校談戀愛,如果因為考上其他學校,或者保送其他學校,而接受異地戀的痛苦,多數會選擇拒絕。



當然,這種情況也並不絕對,一個學生的優秀有許多方面來決定,只是她在面對選擇的時候,可能會根據自身的愛好,發展等情況來選擇不同的道路,保研不是唯一的出路,優秀也只是一時的表象,不管選擇哪條路,都需要個人付出努力。


愛學自習室


這句話說的某些方面是合理的。保研對學生讀研究生來說的確是一種快捷方式,同時保研資格的獲得者也往往是在學校某些方向(主要是成績)的拔尖者,可以說保研的學生是可以稱得上優秀的。

對於保研留校,這個可能是存在的。每個學校都有自己的規定,不能說最優秀的學生不會留校,有的學生可能更喜歡自己的本科導師,攻讀研究生則會直接留校,有的學生想保外,可能有些時候收到某些因素的限制也可能會留下來,他們可能也比較優秀。


一點寒暄


第一次看到有人提出這樣的問題,感覺有點可笑,據本人所知,推免生基本上都是優秀的,本人寫推薦信已經超過10年,截止到目前為止僅有一人在本校讀書(不包括專碩),本人所在的學校每年都有百分之十幾的學生推薦到一流大學讀書,當然也有去世界一流大學的。那些希望推免生留在本校讀書的要麼是一流大學,要麼是不入流學校。


普普通通凡人


基本屬實。我身邊也有不少這樣的同學以及認識的人是這麼個情況。

“保研的往往不是最優秀的學生”

同學A

我們專業是兩個班當時有7個保研名額,她排名第二,但是她沒有讀研的想法,而是直接去工作了,所以最後排名第8的順位補上保研的名額。

同學B

這個人不是我們專業的,是我認識的一個人,他就是在保研的時候由於他的成績只能保本校,而他想去浙大,最後又努力準備考研,成功考上了,他是一個特別勵志的人。

“最優秀的學生往往不會保研留校”

我們專業有七個名額,我們班只有三個排在前七。保外校的名額有6個,而我們班三個保研的同學中有一個女生排在第7。其實他們都想保外校更好的學校的(比本科學校好),但是隻有一個保了中南,一個保了華南理工的研究生(他們倆排在前六),那個排第七的女生只能保本校了,她當時也想過直接考研的,但是由於各種原因還是選擇保本校了。

其實都沒有很絕對、百分之百的事情。不管是考研還是保研,是保本校還是保外校,當然成績是一個比較大的因素,但更多的是自己的選擇吧。


碩博小姐姐


多數高校保研資格認定還是公平的,都得是專業的TopX%,如果這部分人都不算優秀,難道後面的那些會更優秀?第二,保研不一定留本校,你完全可以跨校,只要別校要你即可。第三,你獲得保研資格,也可以放棄再去考研,但這種情形在985211應該不是很普通


用戶3955836891


題主的想法還停留在高校保研政策改革之前,對於保研也沒有全面的認識。

如今包括非985高校的保研名額都放開了,以前外保的名額很少,大部分名額都是本校保送,很多優秀的學生可能會選擇放棄保送本校的機會,通過考試爭取更好的高校。現在只要成績優秀的學生獲得了保研資格就可以去報名聯繫任何一所願意接收的學校。

越來越多的保研機會也在激勵著很多學生好好把握大學時光,即使當年高考可能因為發揮失常進入了一所並不滿意的學校,你也可以通過腳踏實地的努力去為自己爭取保研資格,把所有的付出放在平時的學習生活中,有計劃地去實現最初的大學夢想。


學習考研幫


對於清北復交這些頂尖的學校,如果不是出國,保研的基本選擇本校。但對於一般的學校,保研生會選擇比本校更好的學校。有些保研生名次靠後,只能保本校或者放棄保研資格,選擇考研,從而有希望去自己心儀的學校


又土又木83803444


這篇文章觀點不全對。。。第一高校保研的學生肯定是最優秀的,一般按排名。第二保研學生如果不喜歡本校,會放棄保研,選擇外推,運氣好會被外校保研錄取。第三如果外推不成功,只能參加研究生考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