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14 “私募股權投資”很掙錢?!投和退都是大問題!

私募基金投資一季度數據新鮮出爐,快速增長和重要直接融資通道成為新特徵。站在5萬億關口,私募股權投資未來還需要哪些投資“新策略”及退出“新模式”?

中國證券投資基金業協會會長洪磊日前透露了一組數據,讓業界的關注點再次聚焦到私募基金。截至2018年一季度末,私募基金投資於一級市場、新三板及再融資未流通項目合計資本金規模已達4.72萬億元,較2017年底增加6100億元。

“私募股權投資”很掙錢?!投和退都是大問題!

這一階段私募呈現兩個特點:

第一個關鍵詞“快速增長”

先看數字。縱向對比,一季度私募投資金額和2017年底相比增加了6100億,相當於每月增長超過2000億,考慮到這期間還有一個春節長假的因素,增長速度可以說很快。橫向對比,今年一季度滬深兩交易所合計募資規模為3654.72億元,才佔到私募基金投資增加額的60%,也從側面展現了私募資金募集和投資的“硬實力”。

“私募股權投資”很掙錢?!投和退都是大問題!

第二個關鍵詞“重要直接融資通道”

有錢不是重點,關鍵是錢流向何方?據洪磊的數據,未上市未掛牌企業股權新三板企業股權上市公司再融資未流通項目是主要資金流向的目標,項目數量達到8.56萬個。

再來具體分析一下項目的構成,在投項目中,中小企業項目合計4.54萬個,佔據了數量的一半的份額。在投本金1.66萬億元,佔投資額35%左右。從行業分佈看,互聯網等計算機運用、機械製造等工業資本品、醫藥生物、醫療器械與服務、傳媒等產業升級及新經濟代表領域成為佈局重點,這些項目歸納起來有兩個特點,一是較小規模、二是較早階段,因此我們也看到往昔“高大上”的私募基金已經成為新經濟的主要資金助推力。洪磊表示:

私募股權投資基金以技術創新及其應用為投資目的,為新技術找到產業化擴張路徑,能夠持續推動企業成長和產業升級,是風險定價和風險分擔機制最充分、創新資本形成能力最強的資源運用機制。

私募股權基金已經站在逼近5萬億關口的重要節點,私募投入到新經濟的大量資金也考驗著從業者的智慧和膽識。

“私募股權投資”很掙錢?!投和退都是大問題!

要有“投”的眼光,也要有“退”的智慧

募(融資)、投(項目選擇)、管(協助項目成長)、退(項目退出)是私募投資基金運作過程中的四大環節,四者環環相扣。國內的私募基金在募、投方面已經有了很多的創新和嘗試,但是在“退出”這一環節相對單一。

縱觀過往,上市成為私募投資者最中意的退出方式,無論是國內、國外主板的IPO上市還是新三板掛牌,都被看作是最佳結局,會撒花慶祝。但私募股權投資人的搖錢樹不能只是這一棵,未來需要借鑑國外私募的多元化的“退出智慧”,比如兼併收購、股份回購等,當然迫不得已還有最不想看到的清算的方式。

其實在比較成熟的歐美私募股權市場,併購是退出的主要方式。在歐美,併購基金數量多而且金額大,具體的統計數字是併購基金數量佔據50%以上,投資金額超過70%。不僅如此,還有一個完整的“生態系統”,專注早期投資的小型併購基金可以把企業賣給中型併購基金,等到企業相對成熟之後再賣給大型併購基金,這樣就形成一條系統的“生態鏈”。

“私募股權投資”很掙錢?!投和退都是大問題!

併購可以有效地縮短退出時間,減少時間成本和機會成本。相比較IPO漫長的排隊上市,併購退出程序更為簡單而且不確定因素小。雙方在經過協商談判達成一致意見以後即可執行併購,迅速實現資本循環,但中國在這方面的發展仍不成熟。業內人士表示:

中國資本市場正逐步走向成熟,在新經濟領域向,像以往出現的超高回報私募投資項目將逐漸減少,且通過上市渠道實現項目退出會越來越難且週期越來越長,但隨著併購退出渠道的逐步完善,專業人士表示,除了上市外,併購、重組、等將越來越多成為投資新經濟的私募基金退出渠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