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14 |山东半岛的海洋发展战略风云记

【历程】|山东半岛的海洋发展战略风云记

海洋代言人

1990年10月,刘洪滨教授撰写的《山东海洋开发战略之我见》一文,提出了实施蓝色战略问题,引起省委领导高度重视。

|山东半岛的海洋发展战略风云记

向时任山东省委书记姜春云同志递交了《山东海洋开发战略之我见》的建议,引起了领导的重视。姜春云批示:“昌礼同志:这是一个重大课题,需要认真抓抓,望予以过问,...”

因此当年,省里就安排他参与起草全国海洋工作会议山东省的报告。为了起草好报告,刘洪滨与其他几名专家在一个招待所里熬了近半个月。后来山东省委、省政府就作出了建设海上山东的战略。

1990年末,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次大规模的海洋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在会上,山东作了《开发保护海洋,建设海上山东》为题的汇报。这是“海上山东”的概念首次在官方文件中提出。

1991年4月16日,山东省七届人大四次会议上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对建设“海上山东”战略作了高度概括和完整表述。随后,“海上山东”建设进入快车道。

1993年4月16日,省七届人大一次会议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加快实施“海上山东”建设黄河三角洲开发

两大跨世纪工程。

1994 年国家科委、国家海洋局在山东召开了全国科技兴海现场经验交流会,肯定和推广了山东的经验。

1998年9月,全省“海上山东”建设工作会议确定海洋农牧化、海上大通道、涉海工业、滨海旅游为“海上山东”建设的四大工程。

1998 年底,省委、省政府作出加快建设“海上山东”的决定。标志着山东的海洋开发进入了一个更高的层次和新的阶段。

2003年以来,随着“海上山东”建设向纵深发展,山东省陆续确定了一些全局性、宏观性和前瞻性的重大战略:胶东半岛制造业基地的规划建设;山东半岛城市群战略实施;东、中、西突破战略……

就这样,20世纪末至21世纪初,一场跨越世纪的海洋开发潮在山东半岛风起云涌。“海上烟台”、“海上青岛”、“海上威海”、“海上日照”、“海上东营”、“海上滨州”……沿海海洋经济建设进入八仙过海时期。

山东省海洋与渔业厅原厅长侯英民近日接受记者采访时说,“海上山东”跨世纪工程的提出,不仅在山东具有更新海洋观念,开辟第二发展空间的意义,党和国家领导人对“海上山东”设想也非常关注。

“海上山东”在全国沿海省市也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反响。兄弟省市多次派人参加山东的有关学术与工作会议,并派团考察了解“海上山东”建设情况。

2009年4月,胡锦涛总书记视察山东时指出:“要大力发展海洋经济,科学开发海洋资源,培育海洋优势产业,打造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6月30日,省委、省政府发布《关于打造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的指导意见》。

2009年12月,国务院通过了《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发展规划》,黄三角的开发建设正式上升为国家战略。

2011年1月,国务院已正式批复《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发展规划》,这标志着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建设正式上升为国家战略,成为国家海洋发展战略和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2018年3月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山东代表团审议时强调指出,“

海洋是高质量发展战略要地。要加快建设世界一流的海洋港口、完善的现代海洋产业体系、绿色可持续的海洋生态环境,为海洋强国建设作出贡献。

|山东半岛的海洋发展战略风云记

2018年3月8日,习近平总书记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山东代表团审议时,专门对经略海洋作出重要部署。

6月12日上午,在出席上海合作组织青岛峰会后,习近平总书记视察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国家实验室,他说,建设海洋强国,我一直有这样一个信念。发展海洋经济、海洋科研是推动我们强国战略很重要的一个方面,一定要抓好。关键的技术要靠我们自主来研发,海洋经济的发展前途无量。

|山东半岛的海洋发展战略风云记

2018年6月12日上午,习近平总书记视察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国家实验室,听取管华诗院士的汇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