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13 4對夫妻教師辛勤工作在巴山大峽谷深處,社會應該厚待他們

4對夫妻教師辛勤工作在巴山大峽谷深處,社會應該厚待他們

雞坪村小是宣漢縣龍泉土家族鄉中心校所轄的一所村小,與重慶市城口縣明通鎮、周溪鄉毗鄰,是離宣漢縣城最遠的村級完全小學,開設一至六年級及幼兒班,有學生240人,大多數為留守兒童。

目前,雞坪村小除有向俊峰胡曉虹、高方軍孫曉秋夫婦、趙剛彭萍夫婦、郭四強吳敏夫婦,以及1位即將退休的老教師和1位返聘老師。

向俊峰是雞坪村小負責人,妻子胡曉虹的父親胡清貴是全國師德先進個人、四川省勞動模範,岳父退休後,向俊峰和妻子接過了父親肩上的重擔,來到雞坪村小。之後,夫婦倆有很多機會外出,但他們忘不了父親的囑託,放不下山裡的孩子,慢慢地也就斷了外出發展的念頭。

高方軍師範畢業後,分到雞坪村小教書,在向俊峰夫婦等撮合下,他和村裡的姑娘孫曉秋喜結良緣。村裡條件艱苦分不來老師,孫曉秋便成了學校的代課老師。2013年,勤奮好學的孫曉秋通過公招成為了一名正式教師,他們夫妻二人徹底在大山深處紮下了根。

特崗教師趙剛是湖南人,剛到雞坪村小時,很不習慣。向俊峰夫婦、高方軍夫婦在生活上關心他,在工作上幫助他,還給他介紹了村裡的姑娘彭萍,並聘請彭萍到學校代課,談及是否能在這裡安心工作,趙剛開玩笑地說:“我老婆就是這個村的,我還能往哪裡跑喲!”

在朝氣蓬勃的青春歲月,他們選擇了大巴山作為青春的底色,希望用他們的愛心,換取學生的開心;用他們的耐心,換取家長的放心;用他們的操心,換取學校的振興。他們都已把自己融入了雞坪村小這個溫暖的集體,期待著為山區教育事業做出更大的貢獻。

4對夫妻教師辛勤工作在巴山大峽谷深處,社會應該厚待他們

雞坪村小是我國數萬個鄉村小學的縮影,這四對夫婦就數百萬鄉村教師的代表,他們為了山區的孩子,為了祖國的未來,貢獻了自己的青春年華,他們是令人尊敬的。正是由於像他們這樣的鄉村教師,撐起了山區教育的重擔,給那些渴望的孩子帶來知識和希望,將文化的種子灑遍了祖國的山水。

看完這則消息,我是非常感動的,他們確實值得我們敬佩。但是,除了敬佩之處,他們為社會貢獻了自己的青春,社會應該為他們做什麼呢?我覺得我們的社會應該厚待這樣一批無私奉獻的人,不能止於機器人歌頌他們的奉獻,更要給予他們實實在在的幫助和照顧,使他們能更幸福地生活,更方便的工作,更好地發展自己。

要切實提高他們的待遇,要讓他們得到與他們的付出成比例才。在教師待遇問題上,我個人的主張是在同等條件下,工作環境越艱苦的地方,待遇就應該越高。

4對夫妻教師辛勤工作在巴山大峽谷深處,社會應該厚待他們

要改善他們的辦學條件,政府要加大投入,使鄉村小學的硬件條件達到城市學校的水平,為教師和學生提供良好的學習環境,這也是鄉村振興的必要條件,美麗的鄉村一定要有美麗的學校。

要不斷提高他們的業務水平,他們的條件比較閉塞,要採取有效措施,保證鄉村教師的業務水平能夠和城市教師一樣同步更新,其實這也是鄉村學校能夠有活力、可持續發展的根本。隨著鄉村條件的改變,人們對享受優質教育意資源的要求會越來越高,如果,沒有良好的教學水平,學校是難以為繼的。

一個重視教育的社會,就是一個有希望的社會。重視教育,更重要的是重視鄉村教育,因為這是改變社會基層群體命運的重要措施。只有鄉村的教育得到充分發展,社會的整體文化素質才會得到全面提高,這樣的國家才是一個文明富強美好的國家。

4對夫妻教師辛勤工作在巴山大峽谷深處,社會應該厚待他們

引用內容和圖片來自“感動!巴山大峽谷深處,一所學校,4對夫妻教師的故事讓很多宣漢人淚目!(宣漢縣人民檢察院),特此感謝。

更多關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