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15 中共富順縣委書記鄒登權:穩+優,建設與百萬人口大縣相匹配的經濟強縣《21城·21人》

四川新聞網自貢6月15日訊(江超 曾凡川)千年古縣、才子之鄉、豆花之城......富順厚重的人文底蘊一直是前進的基石。

作為百萬人口大縣,富順的經濟發展在全省同類丘陵區縣中一直位列前茅。

如何提檔升級、高質量發展,建設與百萬人口大縣相匹配的經濟強縣?中共富順縣委書記鄒登權講述走在轉型發展路上的富順路徑。

問:富順是百萬人口大縣,建設與人口相匹配的經濟強縣是第一要務,如何提檔升級、高質量發展?

中共富順縣委書記:近年來,富順縣積極融入省委治蜀興川總體佈局,緊扣市委“決勝全面小康、推動振興發展”工作主題,始終保持專注發展定力,以項目引領發展,以改革驅動發展,以產業支撐發展,縣域經濟保持平穩健康運行態勢。2016年,在全省縣級經濟綜合評價中,富順排在175個縣(市、區)54位、69個丘陵區縣25位。

總的來看,雖然富順的發展在全省靠前,但以人口大縣的角度來衡量,發展不足、發展不充分仍是最現實問題,比如人均GDP、人均財政收入,在川南地區的比較優勢並不突出,與百萬人口大縣的發展要求是不相符的。

下一步,我們將聚焦經濟高質量發展,既要保持經濟總量求“穩”,也要注重經濟結構調“優”,建設與百萬人口大縣相匹配的經濟強縣。具體措施上,突出轉型發展、創新發展、跨越發展“三條主線”,著力“優二興三穩一”,在發展實體經濟上精準發力。

突出工業轉型升級。積極發揮“一園多區”承載工業發展的主陣地作用,將切入點放在大企業和升規入統“雙培育”上,圍繞晨光院加快打造氟化工產業園,依託紅穀皮具啟動打造皮具產業園,藉助國安巡飛彈項目積極打造軍民融合產業園,結合現代農業發展打造農產品加工園,推動工業集群集效發展。

突出服務業提質增效。藉助我們地處川南幾何中心的區位優勢,練好“內功”,構建新興服務業實體。全力招引和儲備一批規模大、效益好、中高端現代服務類項目,加快實施總部經濟商務區建設,培育發展創意設計、節能環保、會展業等生產性服務業,在交通要道打造“小而精”風味特色綜合服務點;藉助自貢打造“國際旅遊目的地”契機,立足資源和人文稟賦,高起點規劃一批旅遊項目,在文態、形態、業態“三態融合”上精雕細琢,塑造文廟·西湖、獅市·馬安“文旅+農旅”等一批精品點位和經典線路,推動富順旅遊錯位、特色發展,加快打造富有地域特色的旅遊景區。

突出特色農業+現代農業。以鄉村振興發展為契機,以深化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堅持“532”發展思路,高標準推進苗仙湖等五大現代農業示範園區建設,建成以柑桔、蔬菜、稻粱為主的100萬畝糧經產業基地,打造以黑山羊、生豬為主導的兩個100萬頭優質畜禽養殖基地,實現農業融合產值200億元,推動農業大縣向農業強縣跨越。

問:經濟要發展,交通需先行,交通發展與城市發展相得益彰,如何科學規劃、持續發展、提升城市的品質?

中共富順縣委書記:2017年,全縣交通投入和新建農村道路里程創歷史新高。縣域內現有3條高速公路、5個高速出入口,已形成內聯外暢、高效便捷的交通網絡。目前正在加快建設的川南城際鐵路、啟動升級改造的沱江航道和規劃建設的通用機場,推動全縣由“平面交通”向“立體交通”轉變。這些都將為我們帶來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特別是在承接發達地區產業轉移、擴大開放合作、融入區域協同發展等方面帶來諸多利好。

我們將搶抓高等級“大交通”機遇,突出縣城這個核心,為建設“經濟繁榮、生態宜居、特色彰顯的中等城市”奠定堅實基礎。

突出規劃引領,圍繞建成區面積50平方公里、聚集人口50萬的“雙五十”城市規模,按照“東拓南移、北適西協”的思路,強化“多規合一”, 加快實施新一輪城市總規調修,統籌推進西北新城、高鐵新區和沿江跨江發展。

突出功能完善,加快實施“九路三橋兩隧道”建設,大力推進古城復興、棚戶區改造,高品質打造“四公園四館”,啟動實施雨汙分流和地下綜合管廊建設,進一步完善路網、電網、供排水、環保、公廁、停車場等基礎設施和配套公共設施,提升城市承載力。

突出品質提升,加快打造“兩橫五縱”特色街區、沿江沿河景觀道路和城市夜景,著力推進10條古街風貌塑造,將“建園”與“建城”有機融合,規劃論證再建一個高品質“西湖”,打造音樂特色小鎮,持續開展“三創聯動”,培塑城市發展“新四態”,推動功能城市向文化城市轉變。

問:根據規劃,川南城際鐵路富順設兩個站,富順高鐵經濟“呼之欲出”,如何將資源轉為生產力?

中共富順縣委書記:川南城際鐵路建成通車後,富順至內江、瀘州、宜賓的車程縮短至半小時,至成都、重慶兩地的車程縮短至一小時。隨著高鐵經濟時代的到來,屆時,將為富順深度融合區域協調發展、加強與周邊交流和協作、助推產業轉型升級帶來重大機遇,同時也將為富順打造為川南重要節點城市提供有利條件。

我們將緊緊抓住高鐵經濟發展的有利機遇,著力把高鐵資源轉化為可靠生產力,強化與周邊區縣溝通與協作,在高等級“通道”中跑出發展“加速度”。

堅持開放發展,始終秉持“大開放”理念,優化親商、安商、營商、便商環境,強化招引,推動開放合作向更大範圍、更廣領域、更高層次邁進,不斷集聚先進發展要素、配置優化市場資源。

堅持轉型發展,加快“城市開發”促進“產業轉型”,聚力培育一批具有競爭力的高新技術企業,引進一批高端成長型產業和先導型服務業,支持龍頭企業上市融資,實現縣域傳統優勢產業轉型升級。

堅持聯動發展,找準“一干多支”富順方位,主動融入長江經濟帶、成渝經濟區、川南城市群一體化發展,增強區域中心延展力,著力推動高鐵新區、東部新城融合發展,全力打造川南重要節點城市。

堅持內涵發展,立足“千年古縣、才子之鄉、豆花之城”三塊牌子,高品質謀劃佈局一些文化項目,做精做細做響特色文化品牌,全力打造富有地域特色的文化旅遊中心。

問:教育、衛生、文體、社保等民生事業,是重中之重。富順教育一直走在同地區、同頻率前茅,如何加快建設川南教育強縣?如何滿足群眾對美好生活的新期盼?

中共富順縣委書記:富順自明代起享有“才子之鄉”美譽,崇文重教是富順人延續至今的優良風氣。一直以來,廣大群眾對教育事業發展給予厚望,對教育水平提升充滿期待,雖然我縣教育在全市區縣走在前列,但與市內蜀光中學和周邊瀘州高中、瀘縣二中、內江六中等同類學校相比,都還有較大的差距。

為了辦好人民滿意教育,縣第十二次黨代會上,我們提出加快建設“川南教育強縣”目標,聚集更多人、財、物力優先發展教育事業,兩年來累計投入資金23億元,實施衡水第一中學川南分校、富順二中改擴建、安和實驗小學等教育強縣系列,這些項目將在今年秋季學期同步投入使用。

下一步,我們將本著高質量發展教育的理念,傾力打造教育軟實力,聚焦創品牌、樹形象、擴影響謀劃推動教育強縣後續工作,積極探索優秀教師、優秀學生“引留培”機制,在激勵考核、師德師風、“大班額”、教育均衡等問題上逐一分析、逐一解決,推動富順教育事業發展振興。

同時,我們將全力保障與改善民生,推動社會事業均衡發展、高質發展。堅持以增強社會服務水平為著力點,密切關注群眾所想、所急、所憂、所難,加快推進縣人民醫院二期、婦幼保健院二期、中醫院東區分院等重大項目,打造在區域內影響力強的醫療中心,加大對周邊區縣的輻射力和吸引力。

同時,我們還將切實加強文體、就業、社保、養老、住房等工作,把實事辦好、好事辦實,讓群眾學有所教、勞有所得、病有所醫、老有所養、住有所居,使群眾幸福更具“質感”和“溫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