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15 中共富顺县委书记邹登权:稳+优,建设与百万人口大县相匹配的经济强县《21城·21人》

四川新闻网自贡6月15日讯(江超 曾凡川)千年古县、才子之乡、豆花之城......富顺厚重的人文底蕴一直是前进的基石。

作为百万人口大县,富顺的经济发展在全省同类丘陵区县中一直位列前茅。

如何提档升级、高质量发展,建设与百万人口大县相匹配的经济强县?中共富顺县委书记邹登权讲述走在转型发展路上的富顺路径。

问:富顺是百万人口大县,建设与人口相匹配的经济强县是第一要务,如何提档升级、高质量发展?

中共富顺县委书记:近年来,富顺县积极融入省委治蜀兴川总体布局,紧扣市委“决胜全面小康、推动振兴发展”工作主题,始终保持专注发展定力,以项目引领发展,以改革驱动发展,以产业支撑发展,县域经济保持平稳健康运行态势。2016年,在全省县级经济综合评价中,富顺排在175个县(市、区)54位、69个丘陵区县25位。

总的来看,虽然富顺的发展在全省靠前,但以人口大县的角度来衡量,发展不足、发展不充分仍是最现实问题,比如人均GDP、人均财政收入,在川南地区的比较优势并不突出,与百万人口大县的发展要求是不相符的。

下一步,我们将聚焦经济高质量发展,既要保持经济总量求“稳”,也要注重经济结构调“优”,建设与百万人口大县相匹配的经济强县。具体措施上,突出转型发展、创新发展、跨越发展“三条主线”,着力“优二兴三稳一”,在发展实体经济上精准发力。

突出工业转型升级。积极发挥“一园多区”承载工业发展的主阵地作用,将切入点放在大企业和升规入统“双培育”上,围绕晨光院加快打造氟化工产业园,依托红谷皮具启动打造皮具产业园,借助国安巡飞弹项目积极打造军民融合产业园,结合现代农业发展打造农产品加工园,推动工业集群集效发展。

突出服务业提质增效。借助我们地处川南几何中心的区位优势,练好“内功”,构建新兴服务业实体。全力招引和储备一批规模大、效益好、中高端现代服务类项目,加快实施总部经济商务区建设,培育发展创意设计、节能环保、会展业等生产性服务业,在交通要道打造“小而精”风味特色综合服务点;借助自贡打造“国际旅游目的地”契机,立足资源和人文禀赋,高起点规划一批旅游项目,在文态、形态、业态“三态融合”上精雕细琢,塑造文庙·西湖、狮市·马安“文旅+农旅”等一批精品点位和经典线路,推动富顺旅游错位、特色发展,加快打造富有地域特色的旅游景区。

突出特色农业+现代农业。以乡村振兴发展为契机,以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坚持“532”发展思路,高标准推进苗仙湖等五大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建设,建成以柑桔、蔬菜、稻粱为主的100万亩粮经产业基地,打造以黑山羊、生猪为主导的两个100万头优质畜禽养殖基地,实现农业融合产值200亿元,推动农业大县向农业强县跨越。

问:经济要发展,交通需先行,交通发展与城市发展相得益彰,如何科学规划、持续发展、提升城市的品质?

中共富顺县委书记:2017年,全县交通投入和新建农村道路里程创历史新高。县域内现有3条高速公路、5个高速出入口,已形成内联外畅、高效便捷的交通网络。目前正在加快建设的川南城际铁路、启动升级改造的沱江航道和规划建设的通用机场,推动全县由“平面交通”向“立体交通”转变。这些都将为我们带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特别是在承接发达地区产业转移、扩大开放合作、融入区域协同发展等方面带来诸多利好。

我们将抢抓高等级“大交通”机遇,突出县城这个核心,为建设“经济繁荣、生态宜居、特色彰显的中等城市”奠定坚实基础。

突出规划引领,围绕建成区面积50平方公里、聚集人口50万的“双五十”城市规模,按照“东拓南移、北适西协”的思路,强化“多规合一”, 加快实施新一轮城市总规调修,统筹推进西北新城、高铁新区和沿江跨江发展。

突出功能完善,加快实施“九路三桥两隧道”建设,大力推进古城复兴、棚户区改造,高品质打造“四公园四馆”,启动实施雨污分流和地下综合管廊建设,进一步完善路网、电网、供排水、环保、公厕、停车场等基础设施和配套公共设施,提升城市承载力。

突出品质提升,加快打造“两横五纵”特色街区、沿江沿河景观道路和城市夜景,着力推进10条古街风貌塑造,将“建园”与“建城”有机融合,规划论证再建一个高品质“西湖”,打造音乐特色小镇,持续开展“三创联动”,培塑城市发展“新四态”,推动功能城市向文化城市转变。

问:根据规划,川南城际铁路富顺设两个站,富顺高铁经济“呼之欲出”,如何将资源转为生产力?

中共富顺县委书记:川南城际铁路建成通车后,富顺至内江、泸州、宜宾的车程缩短至半小时,至成都、重庆两地的车程缩短至一小时。随着高铁经济时代的到来,届时,将为富顺深度融合区域协调发展、加强与周边交流和协作、助推产业转型升级带来重大机遇,同时也将为富顺打造为川南重要节点城市提供有利条件。

我们将紧紧抓住高铁经济发展的有利机遇,着力把高铁资源转化为可靠生产力,强化与周边区县沟通与协作,在高等级“通道”中跑出发展“加速度”。

坚持开放发展,始终秉持“大开放”理念,优化亲商、安商、营商、便商环境,强化招引,推动开放合作向更大范围、更广领域、更高层次迈进,不断集聚先进发展要素、配置优化市场资源。

坚持转型发展,加快“城市开发”促进“产业转型”,聚力培育一批具有竞争力的高新技术企业,引进一批高端成长型产业和先导型服务业,支持龙头企业上市融资,实现县域传统优势产业转型升级。

坚持联动发展,找准“一干多支”富顺方位,主动融入长江经济带、成渝经济区、川南城市群一体化发展,增强区域中心延展力,着力推动高铁新区、东部新城融合发展,全力打造川南重要节点城市。

坚持内涵发展,立足“千年古县、才子之乡、豆花之城”三块牌子,高品质谋划布局一些文化项目,做精做细做响特色文化品牌,全力打造富有地域特色的文化旅游中心。

问:教育、卫生、文体、社保等民生事业,是重中之重。富顺教育一直走在同地区、同频率前茅,如何加快建设川南教育强县?如何满足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新期盼?

中共富顺县委书记:富顺自明代起享有“才子之乡”美誉,崇文重教是富顺人延续至今的优良风气。一直以来,广大群众对教育事业发展给予厚望,对教育水平提升充满期待,虽然我县教育在全市区县走在前列,但与市内蜀光中学和周边泸州高中、泸县二中、内江六中等同类学校相比,都还有较大的差距。

为了办好人民满意教育,县第十二次党代会上,我们提出加快建设“川南教育强县”目标,聚集更多人、财、物力优先发展教育事业,两年来累计投入资金23亿元,实施衡水第一中学川南分校、富顺二中改扩建、安和实验小学等教育强县系列,这些项目将在今年秋季学期同步投入使用。

下一步,我们将本着高质量发展教育的理念,倾力打造教育软实力,聚焦创品牌、树形象、扩影响谋划推动教育强县后续工作,积极探索优秀教师、优秀学生“引留培”机制,在激励考核、师德师风、“大班额”、教育均衡等问题上逐一分析、逐一解决,推动富顺教育事业发展振兴。

同时,我们将全力保障与改善民生,推动社会事业均衡发展、高质发展。坚持以增强社会服务水平为着力点,密切关注群众所想、所急、所忧、所难,加快推进县人民医院二期、妇幼保健院二期、中医院东区分院等重大项目,打造在区域内影响力强的医疗中心,加大对周边区县的辐射力和吸引力。

同时,我们还将切实加强文体、就业、社保、养老、住房等工作,把实事办好、好事办实,让群众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使群众幸福更具“质感”和“温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