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14 美經濟學家:芝加哥大豆期貨面臨下行壓力

華盛頓6月15日消息:美國伊利諾伊大學香檳分校農經學家託德·哈伯斯(Todd Hubbs)撰文稱,近期芝加哥期貨交易所(CBOT)大豆期貨持續下跌,因為貿易爭端令人擔憂,大豆作物進入生長季節後狀況良好,也對價格構成下跌壓力。目前大豆市場沒有任何的積極消息來支持豆價,不管是供應面還是需求面。大豆產量的潛在規模以及貿易不確定性仍是大豆市場疲軟的主要原因。

從需求面看,4月份美國大豆壓榨量為1.72億蒲式耳,而本年度迄今為止的大豆壓榨量為13.65億蒲式耳,比上年同期增加約6%。目前的壓榨步伐意味著本年度剩餘四個月的壓榨量需要達到6.25億蒲式耳,比上年同期增加2%,才能實現美國農業部的全年目標19.9億蒲式耳。就出口而言,截至6月7日,美國大豆出口檢驗數量為17.44億蒲式耳。美國統計調查局的數據顯示,2017年9月到2018年4月期間大豆出口量比美國農業部的出口檢驗總量高出4200萬蒲式耳。如果3月底差距保持下去,那麼截至6月7日的出口量可能達到17.86億蒲式耳。本年度剩餘12周,每週的出口量需要達到2330萬蒲式耳,就能實現美國農業部的全年目標。過去六週裡,平均每週大豆出口檢驗數量為2400萬蒲式耳,不過5月3日當週只有1960萬蒲式耳,而5月17日當週高達3330萬蒲式耳。截至5月31日,已銷售未裝運的數量為3.32億蒲式耳,高於實現全年出口目標20.65億蒲式耳所需的水平。

雖然本年度的形勢仍在一定程度上影響價格走向,但是新豆產量未來一個月對價格的影響可能更大。大豆豐產的潛力目前對價格構成下跌壓力。初期的作物週報顯示大豆作物優良率為75%,是2010年以來同期最高。近來玉米種植帶天氣形勢顯示未來幾周大豆作物狀況不會惡化。從歷史角度來看,最終單產與初期作物狀況的關係不大。夏季天氣將決定單產,不過目前的天氣形勢看起來提振大豆豐產的前景。雖然過去幾週一些地區天氣乾燥,但是截至6月5日,美國約10%的大豆產區處於中度乾旱。美國國家海洋和大氣管理局氣候預測中心發佈的未來8到14天氣象預報顯示,玉米種植帶大部分地區的降雨量將高於正常水平,溫度將會上升。

截至6月3日,美國大豆播種已完成83%,遠遠高於五年平均水平75%。由於玉米種植帶的播種問題,目前沒有任何播種規模出現顯著變化的跡象。自1997年以來,3月播種意向報告到6月播種面積報告期間的平均波動是上調23.7萬英畝。最顯著的上調幅度是在2014年,當時上調了335萬英畝。2007年下調了306萬英畝,是最大的降幅。美國農業部將於6月29日發佈播種面積預測報告,屆時將顯示播種面積的波動。

未來幾周天氣以及貿易問題將會決定大豆市場價格走向。作物狀況良好,缺少貿易談判的信息,加上播種規模不明,將繼續在近期內壓制大豆價格。大豆價格要想飆升,就需要天氣或貿易談判出現變化,而這兩個因素均難以預測。

聲明:中國飼料行業信息網刊登的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並不構成投資建議,據此操作,風險自擔。如果轉載文章涉嫌侵犯您的著作權,或者轉載出處出現錯誤,請及時聯繫文章編輯進行修正。中國飼料行業信息網原創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及作者。感謝您的支持和理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