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14 一家人来北京旅游孩子受伤,在急诊医生说一句家长怼一句

一家人来北京旅游孩子受伤,在急诊医生说一句家长怼一句

2018年北京的夏天,比往年来得都晚些。

几场大雨,把北京的最低温度,又拉低到了20度上下,春天虽然走了,但夏天还是有点心不在焉。

今天定焦大叔在国家儿童医学中心的急诊外科,也有这样的感觉。

很多爸爸妈妈抱着孩子来了,但是人在诊室,心却在别处。

这样导致的结果就是医生对他们三番五次地交代治疗,却视而不见,充耳不闻,让旁边看着的定焦大叔着急上火。

一家人来北京旅游孩子受伤,在急诊医生说一句家长怼一句

今天出诊的是急诊外科医生陈龙。早上八点,陈医生刚上班,一个爸爸抱着一岁的娃来复查头CT。奶奶缓缓地跟在后边。

不让回家也得回家,什么都没带,这一晚冻死了,尿不湿也没有了。奶奶不断重复着这句话。

原来昨晚孩子头部磕伤,妈妈和奶奶赶紧带孩子来了急诊。CT显示头骨骨折并颅内出血,出血如果继续发展,可能会形成颅内高压威胁孩子的生命。夜班医生建议输止血药,必须住留观室观察情况三天,不能离开这里。

昨晚家长陪着孩子一直在留观室。

到了白天,妈妈赶着开会上班去了,爸爸和奶奶在医院继续陪着孩子。

下午2点半,爸爸抱着熟睡的孩子来到诊室。妈妈也回来了,手里拿着孩子新拍的片子。

颅内出血没有新的进展,陈医生建议再输一天的液。因为颅内高压的危险并没有解除。

没想到爸爸急了。

就是不输也没事呗!爸爸看起来非常不耐烦,突然接了这么一句话,急哄哄的就向门口走去。

等会,等会。眼看着爸爸抱着孩子已经走到了门口,被妈妈一把叫住了。妈妈又转向陈医生问,这个头骨骨折几天能好啊?

伤筋动骨一百天,三个月都要养着。

那我们三个月后再来复查就好了,为什么神经外科要我们十天回来复诊呢?妈妈一脸的疑问。

不是复查骨折,是查这个颅内出血情况。骨折不会有大问题,这个颅内出血却是有可能要命的。陈医生耐心的解释,希望他们能听话留下。

别问了,赶紧走了,根本就没事!听着孩子妈和医生的对话,爸爸在门口极度的不耐烦。

我再问一个问题。医生,孩子脸上出现一个小红点,是拍CT辐射造成的吗?

陈医生笑的有点尴尬,额......这个我可以确定,不是。

最后家长抱着孩子还是走了。

一家人注意力都在细枝末节的问题上。尿不湿、冷,吃东西不方便,红点什么的,这些都不是最重要的问题,最重要的问题是血肿造成的颅内高压对孩子形成的生命威胁,他们反而并不在意。

当然不是他们对孩子的生命不重视,而是一天一夜在急诊的各种不便,让他们把精力过多地放在了自身的感受上,真正的焦点问题,却偏移了。

一家人来北京旅游孩子受伤,在急诊医生说一句家长怼一句

中午12点,一位妈妈抱着孩子跑进了诊室,后面跟着妈妈的闺蜜。孩子右脸磕到抽屉角上,形成了一个0.5厘米大小的洞。

医生,怎么最好怎么治!妈妈坐在医生旁边气喘吁吁的说。

陈医生给孩子检查完,正要交代病情和医嘱的时候,妈妈的手机响了。

喂,是啊,快把我急死了!

妈妈开始旁若无人地接电话。声音非常大,从对话里可以猜出是孩子爸爸打来的。妈妈大声地和孩子爸爸说她是多么的紧张,一路上多么着急。

陈医生只好向妈妈这个闺蜜交代医嘱,两人都把身子往前凑,但还是听不太清楚。

你等会再打电话,我们先听医生。闺蜜伸手去拿妈妈耳边的手机,妈妈竟然松开抱着孩子的那只手去阻挡了一下。随后打电话的声音略小。

医生交代完了,妈妈还没放下手里的电话,全程都没有听到医生的一句话。

当孩子缝完针,拿了药后妈妈又跑回诊室。这时候陈医生已经开始给别的孩子看病。因为药的用法问题,这个妈妈屡屡打断正在看诊的医生。陈医生只好说,你先等一下,等我看完这个病人。

其实当初在下医嘱的时候,药的用法陈医生已经说过了。

陈医生就着药盒表面的用法又说了一遍,妈妈还是没听懂,又让医生在每个盒子上写了一次。

看得出来这个妈妈很着急,但是她急的点不在孩子该怎么治,而是自己内心的焦虑和感受,急切地需要有人平复自己的不安。

手里抱着孩子,心里却抱着自己

一家人来北京旅游孩子受伤,在急诊医生说一句家长怼一句

下午,一对年轻的夫妇带着5岁的女儿来到急诊,三个人头上都戴着白色小帽子,一看就是是来北京旅游的。

孩子的下巴磕了一条4厘米的裂口,伤口包扎着纱布,血隐隐的渗了出来。

陈医生说,打开纱布我看看。

打开纱布干什么?你直接处理不就可以了吗。

我需要看看伤口什么样子才能处理。陈医生平静的回答,看完伤口陈医生说,这个伤口得缝一下。

包扎一下不行吗,我们不想缝。

我建议缝一下吧,小女孩以后脸上有一片疤不好看,缝上的话就是一条线,疤会小一点。你们先想想要不要缝,但是破伤风针一定要打。

破伤风针是什么东西?爸爸说完叹了口气,听得出来爸爸在压着火气。

防止感染破伤风杆菌的。先打针换药吧,你们再考虑下缝不缝。

我们不想缝了,我们自己换药不行吗?怎么换药啊?

不缝的话每天换药,缝的话,三天一换。一会缴费去隔壁换药打针。

还不如不来,一会去这一会去那的,麻烦死了。夫妻俩嘴里嘟囔着。

开缝针的单子了吗。妈妈快走到门口的时候突然回头问。

陈医生有点懵住了,你不说不缝吗?

你难道没听到,刚才明明跟你说要缝的,怎么这样?夫妻俩的怒火几乎全部要爆发出来。

从头到尾,定焦大叔在旁边看到的,是爸爸妈妈的不耐烦,对突然打断旅游行程的恼怒。医生提出的每一个要求或者方案,第一反应都是“怎么这么麻烦”。

人虽然到了医院,但心可能还在故宫,还在北海公园。

孩子受了伤,看在眼里,疼在心上。但是爸爸妈妈们要提醒自己,真正疼的人是孩子,自己的心再疼它毕竟没有外伤。要尽快把注意力从自己的感受中脱离出来,从不接受孩子受伤的抗拒中解脱出来,面对现实,优先解决问题,而不是解决情绪

一家人来北京旅游孩子受伤,在急诊医生说一句家长怼一句

策划:国家儿童医学中心 北京儿童医院 余易安

医学专业校稿:国家儿童医学中心急诊外科 刘婷婷 陈龙

感谢:黄艾茜的帮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