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07 權威|2018各地高考作文題最全解析,不小心壓中了北京卷作文題

今天,全國975萬考生步入高考考場,迎接人生大考,今年的高考人數創下八年來的新高,2000年出生的“千禧一代”成為了高考的主力軍。語文是他們迎接的第一場“戰役”,每年的高考作文最受社會關注,也是最能引發全民參與的一道試題。

今年高考作文考的什麼?又有哪些新亮點?權威分析來了!如果是你,會從哪些方面下筆呢?

權威|2018各地高考作文題最全解析,不小心壓中了北京卷作文題

權威|2018各地高考作文題最全解析,不小心壓中了北京卷作文題

適用:河南、河北、山西、山東、湖南、湖北、江西、廣東、安徽、福建

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要求寫作。

2000年 農曆庚辰龍年,人類邁進新千年,中國千萬“世紀寶寶”出生。

2008年 汶川大地震。北京奧運會。

2013年 “天宮一號”首次天空授課。

公路“村村通”接近完成;“精準扶貧”開始推動。

2017年 網民規模達7.72億,互聯網普及率超全球平均水平。

2018年 “世紀寶寶”一代長大成人。

……

2020年 全面建成小康社會。

2035年 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

一代人又一代人的際遇和機緣、使命和挑戰。你們與新世紀的中國一路同行、成長,和中國的新時代一起追夢、圓夢。以上材料觸發了你怎樣的聯想和思考?請據此寫一篇文章,想象它裝進“時光瓶”留待2035年開啟,給那時的18歲的一代人閱讀。

要求:選好角度,確定立意,明確文本,自擬標題,不要套作,不得抄襲,不得洩露個人信息;不少於800字。

解析:這道題瞄準今年考生的特點,聚焦這代人“與新世紀的中國一路同行、成長,和中國的新時代一起追夢、圓夢”的整體特徵,仿年表形式選編材料、創編引導語,通過任務設定,讓生於新千年和新時代開啟之年的兩代青年在18歲成人之際進行跨時空“對話”,從而激發考生的寫作熱情和想象力,引導考生強化代際身份感,認識個人成長與國家、民族、時代的深刻關聯。

權威|2018各地高考作文題最全解析,不小心壓中了北京卷作文題

權威|2018各地高考作文題最全解析,不小心壓中了北京卷作文題

適用:青海、甘肅、新疆、寧夏、重慶、陝西、遼寧、吉林、黑龍江、內蒙古、海南(語數英)

"二戰"期間,為了加強對戰機的防護,英美軍方調查了作戰後倖存飛機上彈痕的分佈,決定哪裡彈痕多就加強哪裡,然而統計學家沃德力排眾議,指出更應該注意彈痕少的部位,因為這些部位收到重創的戰機,很難有機會返航,而這部分數據被忽略了。事實證明,沃德是正確的。

要求:綜合材料內容及含意,選好角度,確定立意,明確文體,自擬標題;不要套作,不得抄襲;不少於800字。

解析:這道題取材於“二戰”期間的真實事件。材料明白曉暢、饒有趣味,又耐人尋思;事理邏輯嚴密,又有“留白”;含意明確,又有開放性,引導考生從不同角度認識問題、深化思考,並聯系社會生活中的相關現象,進行分析和闡述。本題強化了對考生信息加工、邏輯推理和獨立思考等關鍵能力的考查,素質教育導向顯著,也拓展了命題的選擇空間,更好地引領教學與備考。

權威|2018各地高考作文題最全解析,不小心壓中了北京卷作文題

適用:貴州、廣西、雲南、四川、西藏

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要求寫作。(60分)

1981年深圳特區時間就是金錢,效率就是生命;

2005年浙江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

2017年雄安走好我們這一代的長征路。

要求:圍繞材料內容及含意,選好角度,確定立意,明確文體,自擬標題,不要套作,不得抄襲,不得洩露個人信息;不少於800字。

解析:這道題精選三條標語口號創編為一則材料,既借重標語口號言簡意賅、反映時代的特點,為四十年改革開放書寫了高潮迭起的發展三部曲,又發揮標語口號自身的思想力量和彼此間的思維張力,啟發並鼓勵考生從所知所聞、所感所想出發,在對宏大話題的把握中,理性思辨、感性敘說、暢所欲言,展示他們的理想信念、精神狀態與綜合素質。

權威|2018各地高考作文題最全解析,不小心壓中了北京卷作文題

大作文:從下面兩個題目中任選一題,按要求作答,不少於700字

1.今天,眾多2000年出生的考生走進高考考場。18年過去了,祖國在不斷髮展,大家也成長為青年。

請以“新時代新青年——談在祖國發展中成長”為題,寫一篇議論文。

要求:觀點明確,論據恰當充實,論證合理。

2.生態文明建設關乎中華民族的永續發展,優美生態環境是每一箇中國人的期盼。

請展開想象,以“綠水青山圖”為題,寫一篇記敘文,形象展現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美好圖景。

要求:立意積極向上,敘事合理。時間、地點、人物、敘事人稱自定。有細節、有描寫。

權威|2018各地高考作文題最全解析,不小心壓中了北京卷作文題

解析:大作文第①題“新時代新青年——談在祖國發展中成長”,意在引導考生回顧自己成長的經歷,思考祖國發展與個人成長之間的關係。

在成長的過程中,考生經歷過2008年的汶川地震,搶險救災的場景會在他們心靈上留下印記。2018年是汶川地震十週年,10年過去了,汶川重新站了起來,他們會感受到在廢墟上崛起的不僅僅是建築,還有眾志成城的精神和堅強不屈的意志。考生還經歷了北京奧運會,在體驗奧運會的過程中,他們能夠初步感受民族自豪感。

特別是進入新時代後,青年學子們日益成長,國家各方面呈現了飛速發展的態勢並取得了輝煌的成就,例如神舟十號與天宮一號對接,航天員王亞平在太空為中小學生講課;蛟龍號、“復興號”高鐵、大飛機、航母出海試航等重大科技成果問世;一帶一路、京津冀協同發展顯著;城市更加宜居、鄉村更加美麗、文化更加繁榮;在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過程中,我國的國際地位日益提高等,這些都會影響學生的發展和成長;尤其是那些為取得這些輝煌成就而艱苦奮鬥、創新奉獻的建設者們的精神世界,已成為學生理想信念發育的精神營養。

因此,在這樣一個特殊的年份,引發考生回顧自己成長的經歷,認識自己的成長與祖國發展的關係,將個人的成長自覺融入祖國發展的偉業之中,這是很有意義的。題目引導考生思考家事國事天下事,思考個人發展與國家發展的關係,寫作背景廣闊,寫作內容貼近考生生活,學生會有話可說,有議論可發。

大作文第②題“綠水青山圖”,要求考生展開想象,用記敘文描繪自己嚮往的生態文明圖景。生態文明建設是關乎中華民族永續發展的根本大計。生態興則文明興,生態衰則文明衰。題目可寫內容很多,如消除空氣汙染,治理水汙染,防止土壤汙染,整治環境;吃得放心,住得安心;青山綠水,鳥語花香等。

考生可以編寫故事,也可以寫散文;可以適當虛構,也可以在寫實的基礎上適當展開想象。寫作要求符合18歲青年喜歡想象的思維特點,寫作內容符合學生嚮往美好生活的思想實際,寫作題目畫卷感強,富有審美性和文學意味,利於有特長的考生髮揮。

權威|2018各地高考作文題最全解析,不小心壓中了北京卷作文題

閱讀下面材料,根據自己的體驗和感悟,寫一篇文章。

生活中有不同的“器”。器能盛納萬物,美的形制與好的內容相得益彰;器能助人成事,有利器方成匠心之作;有一種“器”叫器量,兼容幷包,彰顯才識氣度;有一種“器”叫國之重器,肩負榮光,成就夢想……

要求:①自選角度,自擬標題; ②文體不限(詩歌除外),文體特徵鮮明; ③不少於800字;④不得抄襲,不得套作。

解析:“器”:兼容幷包 意蘊深弘

今年天津高考語文卷作文題要求考生圍繞有關“器”的一段材料展開寫作。該作文題由人們熟悉的“器”入手,引導考生結合自身體驗,探究“器”在形制和內容、物質和精神或功能和象徵等層面的豐富內涵,寫出自己的思考與感悟。

“器”無時不在我們的生活之中,無論是作為工具的功能之“器”,還是體現才德、審美的象徵之“器”,都和我們息息相關。“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器”是成就事業的實用利器;“玉不琢,不成器”,人必須經受磨礪才能成為美器;“器”是器量,是包舉洪纖的大氣;“器”又是擔當大任的國之棟樑,是造福民生、保家衛國的大國重器。“器”承載著深厚的文化底蘊,也體現著積極的現實意義。

天津卷作文題注重發掘中國傳統文化的優秀因子,緊扣“立德樹人”的育人使命,啟迪考生對成才成器及國之重器的認識與思考。作文題平實中見深刻,為考生提供了多向的思維路徑,有利於考查觀察、想象、審美和邏輯思維等能力。該作文題立意角度多元,層級鮮明,不同層次的考生都能發現屬於自己的寫作空間。

考生可以寫實物的“器”,或思考形制與內容的關係,或思索器與道之辨;可以寫個人的器量、才識、氣度,探究“器”在才德風範方面的含義;可以寫作為工具的“器”,探討利器推動科技發展、社會進步的作用;還可以寫大國重器,體悟“器”對於國家、民族發展的重大意義……作文可以說理、議論,也可以記敘、抒情、描寫、說明。

權威|2018各地高考作文題最全解析,不小心壓中了北京卷作文題

花解語,鳥自鳴,生活處處有語言。生命也可以用語言來解讀,雕塑、基因……都可以用語言來傳遞。語言豐富生活,語言詮釋生命,語言傳承文明。

請根據所給材料作文,自己擬題,問題不限,詩歌除外,不少於800字。

解析:關注日常生活,引導考生感悟生活哲理,激發考生寫作興趣。

權威|2018各地高考作文題最全解析,不小心壓中了北京卷作文題

生活中,人們不僅關注自身的需要,也時常渴望被他人需要,以體現自己的價值。這種“被需要”的心態普遍存在,對此你有怎樣的認識?請寫一篇文章,談談你的思考。

要求:(1)自擬題目;(2)不少於800字。

解析:句中“對此”指的是“‘被需要’的心態”。這是對於寫作範圍的限定,也就是所謂的“語境”,需要考生去探討“‘被需要’的心態”,而不是“需要”或“不需要”,也不存在“物我”矛盾,整篇文章必須以“‘被需要’的心態”作為寫作範圍或背景,而不能跑出這種心態的探討之外。

其次,關注第一句話:生活中,人們不僅關注自身的需要,也時常渴望被他人需要,以體現自己的價值。

此句中,命題人給出了“‘被需要’的心態”產生的目的:“體現自己的價值”,因此在此基礎上多說一句話:怎麼做到被需要時體現自己的價值?抑或在哪些方面被需要時體現自己價值?即可成為一個略為深刻的觀點。

如果考生具備一些心理學的基礎,也可以從“‘被需要’的心態”與“體現自己價值”之間的具體聯繫入手,寫到更加專業的層面,就能夠獲得更高的分數。

總之,上海今年的考題依然是不給考生太多審題難度,同時加入語境提高了一些區分度,比之去年的考題“預測”有更窄的範圍,比之前年的考題“評價他人生活”又略微降低了審題難度,是一道不錯的作文題。

權威|2018各地高考作文題最全解析,不小心壓中了北京卷作文題

浙江大地,歷史上孕育過務實、知行合一、經世致用等思想,今天又形成了“幹在實處、走在前列、勇立潮頭”的浙江精神。

在與時俱進的浙江文化滋養下,代代浙江人書寫了一個又一個浙江故事,創造了一個又一個浙江傳奇。作為浙江學子,站在人生新起點,你有怎樣的體驗和思考?

【注意】1.角度自選,立意自定,題目自擬。2.明確文體,不得寫成詩歌。3.不得少於800字。4.不得抄襲、套作。

解析:基於對“浙江精神”的提煉與概括,回望歷史,緊貼時代主題,引導考生站在人生新起點,在宏觀視野中找到個人意義,思考未來人生。

權威|2018各地高考作文題最全解析,不小心壓中了北京卷作文題

權威|2018各地高考作文題最全解析,不小心壓中了北京卷作文題

2018年高考語文試卷作文題共9道,其中3道由教育部考試中心命制,6道由北京、天津、上海、江蘇、浙江等省市命制。試題以材料作文為主,總體上以厚重感與鮮活性兼具的材料、新穎而靈動的形式,直接而策略地反映時代主題,正面而巧妙地傳遞價值觀念。

今年的作文題目有以下幾個重要的特點:

一、增強“四個自信”,落實立德樹人

今年的作文試題命制充分調動文化積澱,融會新思想,將“四個自信”貫穿其中,並著力畫龍點睛,在關鍵處破題,形成點面結合、精神深蘊的格局。

全國I卷作文試題“世紀寶寶中國夢”精選7個年份,既集中展示中國新世紀的標誌事件和新時代的重大規劃,又精準對接這一代考生成長史的重要時刻,具有強烈的時代感與歷史感,引導考生在體會國家進步、民族振興的同時,感受大國風采、民族精神和時代品格,不斷增強自己和同代人的榮譽感、責任感,更充分認識個人成長與國家、與民族、與新時代的深刻關聯,更切實感受“四個自信”,在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實現中國夢的生動實踐和激情奮鬥中放飛青春夢想。

天津卷作文要求考生圍繞“器”展開聯想和思考,注重發掘中國傳統文化的優秀因子,引導考生對成才成器、國之重器等進行深入思考,啟迪考生爭做大國棟樑,落實高考“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

二、講好改革故事,凸顯時代主題

今年是改革開放40週年。改革開放不僅深刻地改變了中國,而且深刻地影響了世界。高考作文充分發揮積極導向功能,致力於講好改革故事,凸顯時代主題。全國III卷作文“改革開放三部曲”以三條標語口號濃縮改革開放不平凡的四十年曆程,折射出發展階段的演變和發展方式的變遷。分開來看,三條標語口號分別奏響了各自階段的歷史任務與時代精神的主旋律。

合而觀之,三條標語口號則為改革開放四十年書寫了波瀾壯闊的發展三部曲,可以引導考生在完成寫作任務的過程中,深刻領會當代青年的使命與挑戰,時刻銘記改革前輩的光榮與夢想,不忘初心,接力奮鬥,砥礪前行,將改革開放進行到底。

浙江卷作文基於對“浙江精神”的提煉與概括,回望歷史,緊貼時代主題,引導考生站在人生新起點,在宏觀視野中找到個人意義,思考未來人生。

北京卷作文“綠水青山圖”要求考生展開想象,用記敘文描繪自己期待的生態文明圖景,貼近中國人民嚮往美好生活的時代主題。

三、提升思維品質,助推素質教育

2018年高考作文加大對思維品質的考查力度,對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形象思維能力等進行了全面的測量。

全國Ⅱ卷作文“倖存者偏差”引導考生從不同角度認識問題,鼓勵學生主動思考。考生可以通過聚焦思維方式來立論,如全面地、綜合地看問題;抓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透過現象看本質;遵循認識事物的規律進行理性分析;跳出思維慣性,以逆向思維挖掘被隱藏的事實真相等。

天津卷作文要求考生圍繞“器”展開聯想和思考,在提供多向思維路徑的同時,又有一定的思維梯度,需要考生通過想象和思辨,達到敘述或論證的深度與高度。

上海卷作文“被需要”為考生的寫作內容提供了豐富的邏輯關係與層次,較容易激發考生的思維主動性。江蘇卷作文“語言”內涵深刻,涵蓋有形與無形、有聲與無聲、具體與抽象、藝術與科技等維度,可以引導考生拓展思維空間,充分施展寫作才華。

四、貼近學生生活,激發寫作熱情

貼近考生生活實際,使考生感到熟悉、友好、親切,進而產生思想、情感的共鳴,是作文試題命制的不懈追求。今年參加高考的考生主要出生於2000年前後,2018年是他們步入成年、接力“追夢”的開始,高考則是他們開啟這段人生新徵程的“成人禮”。

全國I卷作文“世紀寶寶中國夢”瞄準今年考生的特點,選取與考生情感體驗密切相關的材料,直接向考生髮聲,點明他們的獨特身份,直接揭示他們與國家、與時代的深刻關聯,鼓舞他們增強榮譽感和責任感,這有助於激發他們的寫作激情。

北京卷作文“新時代新青年”也努力體現了這一追求。

上海卷作文題“被需要”取材於生活實際,能引導考生結合生活體驗或社會現象提煉事例,使考生有話可說,有話想說。

江蘇卷作文“語言”關注日常生活,引導考生感悟生活哲理,激發考生寫作興趣。

總體而言,2018高考作文精準落實“立德樹人”,凸顯時代主題,提升思維品質,助推素質教育,貼近考生實際,激發寫作興趣,也更有利於人才選拔與教學引導。

此外,英才君通過梳理往年考題發現,從1977年高考重啟到2017年,縱觀四十年的高考作文題,都和中國的發展變遷、時事熱點密不可分,一道小小的“作文”,串聯起幾代人的記憶。請大家跟英才君一起看看過去40年的高考作文題,重溫屬於你的那份青春記憶。

一、70年代

1977年

1977年,中斷了十餘年的中國高考制度得以恢復,這次不同尋常的考試,改寫了無數人的人生軌跡。

那年高考是分省考試,北京卷的作文題目是《我在這戰鬥的一年裡》。

1978年

將《速度問題是一個政治問題》,縮寫成一篇五百至六百字的短文。

1979年

將《第二次考試》改寫一篇《陳伊玲的故事》。

二、80年代

1980年

寫讀後感,讀《畫蛋》有感(達·芬奇故事)。

1981年

仔細閱讀《毀樹容易種樹難》,寫一篇讀後感。

1982年

《先天下之憂而憂 後天下之樂而樂》。

1983年

根據漫畫《這下面沒有水,再換個地方挖》,寫一段300字以內說明文字;寫一篇議論文,800字以內。

1984年

有的同學說:“每逢寫作文,自己常常感到無話可說,只好東拼西湊,說一些空話套話,甚至編造一些材料。”

有的老師說:“每次學生作文,我都辛辛苦苦地批改講評,但是學生往往只看分數,不注意自己作文中存在的問題,所以提高不快。”

針對上面兩段話所反映的情況,聯繫自己和周圍同學的現狀,以對中學生作文的看法為中心,寫一篇800字左右的議論文,題目自定。

1985年

以“澄溪中學學生會”的名義,給《光明日報》編輯部寫一封信,反映情況、申訴理由、呼籲儘快解決(化工廠排放廢水、有害氣體、汙染)問題。

1986年

《樹木·森林·氣候》,從現實生活中選擇一個有意義的話題,發表自己的見解,全文不少於600字。

1987年

1、根據提供的材料寫一篇簡訊《育民小學辦起了游泳訓練班》;

2、結合材料,就理論對實踐的指導意義這個問題寫一篇短文,題目自擬,字數400至600字之間 。

1988年

《習慣》,除詩歌以外,文體不限,不少於600字。

1989年

你的好朋友是某重點中學高三年級裡中上水平的學生,他想立志報某重點大學歷史系,班主任、父母各持己見。

他為此感到困惑、苦惱,他寫了一封信,想聽你的意見,你給他寫封回信。

三、90年代

1990年

母親帶著兩個女兒去玫瑰園,一個女兒告訴母親,“這裡不好,每朵花下都有刺”;另外一個女兒告訴母親,“這裡真好,每個刺上面都有花”。

根據這一材料展開描寫,寫一篇議論文。

1991年

1、描寫圓的想像物;

2、就“近墨者黑”或“近墨者未必黑”寫一篇發言稿參加辯論。

1992年

清理路旁的髒物:

1、根據提供的材料加以設想,記敘他們中的誰又怎樣回來清理這個地方;

2、選擇所提供材料中的一個或幾個人物(包括“我”)的思想行為,進行分析,展開議論,寫一篇議論文。

1993年

1、一段圓規的說明文(200字)

2、根據下面的材料,寫一篇記敘文,題目自擬,不少於500字。

夏日的夜晚,院子裡,梧桐樹下……

啪!隨著細微而清晰的一聲爆裂,梧桐樹的一塊老皮剝落了,露出鮮嫩的新皮。

女兒對老樹皮發出一串讚歎……

兒子對新樹皮發出一串讚美……

父親聽著,看著,深有感觸地說:“我希望人世間一切都能像你們倆所說的那樣……”

要求:①對環境和氣氛加以具體描寫;②寫出女兒、兒子的具體話語和父親未說完的話,寫出人物神態。

1994年

以《嘗試》為題寫一篇記敘文,不少於700字。

1995年

閱讀寓言詩《鳥的評說》:

1、任選寓言詩中的兩種鳥,展開想像,以《××與××的對話》為題,寫一個200字左右的對話片斷;

2、根據《鳥的評說》,自選角度,自擬題目,聯繫生活實際,展開議論,寫一篇不少於600字的議論文。

1996年

仔細觀察《給六指做整形手術》和《截錯了》兩幅漫畫,完成兩道作文題。

1、用說明文字介紹兩幅漫畫的畫面內容;

2、以“我更喜好漫畫《××× 》”為題寫一篇議論文。

1997年

材料1:小新背雙腿癱瘓的同學小牧到1公里外的學校上學,從小學五年級到現在高中一年級,一背就是6年,1000多個日子。

材料2:某雜誌社作調查:“你對同學最讚賞的品質是什麼?”調查結果,排在第一位的是“樂於助人”。

材料3:某單位在一些青少年中作不記名問卷調查:“你如果遇到別人碰上麻煩事時會怎樣對待?”回答“悄悄走開”的人不少。

根據材料1描寫背同學上學的情景;根據材料2和材料3,自選角度,自擬題目,聯繫實際,寫一篇議論文。

1998年

現在中學生心理承受力差異較大,有的像雞蛋殼那樣脆弱,有的卻很堅韌,那麼你是怎樣的呢?

從後面兩個題目中,選擇一個適合你的情況的題目,舉出實例,寫一篇關於你自己的心理承受力的文章。

《堅韌——我追求的品格/戰勝脆弱》。

1999年

隨著人體器官移植獲得越來越多的成功,科學家又對記憶移植進行了研究。據報載,國外有些科學家在小動物身上移植記憶已獲得成功。

他們的研究表明:進入大腦的信息經過編碼貯存在一種化學物質裡,轉移這種化學物質,記憶便也隨之轉移。

當然,人的記憶移植要比動物複雜得多,也許永遠不會成功,但也有科學家相信,將來是能夠做到的。

假如人的記憶可以移植的話,它將引發你想些什麼呢?

請以“假如記憶可以移植”為作文內容的範圍,寫一篇文章,除詩歌外,其他文體不限。

四、00年以後

2000年

世界是千變萬化的,疑問是層出不窮的,答案是豐富多彩的。

在生活中,看問題的角度,對問題的理解,解決問題的方法以及問題的答案不止一個的事例很多。

請以“答案是豐富多彩的”為話題寫一篇文章,文體不限,題目自擬。

2001年

有一個年輕人跋涉在漫長的人生路上,到了一個渡口的時候,他已經擁有了“健康”、“美貌”、“誠信”、“機敏”、“才學”、“金錢”、“榮譽”七個背囊。

渡船開出時風平浪靜,說不清過了多久,風起浪湧,小船上下顛簸,險象環生。

艄公說:“船小負載重,客官須丟棄一個背囊方可安度難關。”看年輕人哪一個都捨不得丟。

艄公又說:“有棄有取,有失有得。”年輕人思索了一會兒,把“誠信”拋進了水裡。

寓言中“誠信”被拋棄了,它引發你想些什麼呢?請以“誠信”為話題寫一篇文章。

2002年

有一位登山者,在途中遇上暴風雪。他深知不盡快找到避風處,非凍死不可。他走啊走啊,腿已經邁不開了。

就在這時,腳碰到一個硬硬的東西,扒開雪一看,竟然是個快凍僵的人。

登山者犯難了:是繼續向前,還是停下來援救這個陌生人?

心靈深處翻江倒海之後,他毅然作出決定,脫下手套,給那人做按摩。

經過一番按摩,陌生人可以活動了,而登山者也因此暖和了自己的身心。

最後,兩個人互相攙扶著走出了困境。

也許不是人人都會碰上這種生死的抉擇,但是每個人卻常常遇到、見到、聽到一些觸動心靈需要作出選擇的事情。

那時,我們大家是怎樣選擇的呢?又應該如何選擇呢?請以“心靈的選擇”為話題寫一篇作文。

2003年

宋國有個富人,一天大雨把他家的牆淋壞了。他兒子說:“不修好,一定會有人來偷竊。”

鄰居家的一位老人也這樣說。晚上,富人家裡果然丟失了很多東西。富人覺得他兒子很聰明,而懷疑是鄰居家老人偷的。

以上是《韓非子》中的一個寓言。直到今天,我們仍然可以在現實生活中聽到類似的故事,但是,也常見到許多不同的甚至相反的情況。

我們在認識事物和處理問題的時候,感情上的親疏遠近和對事物認知的正誤深淺有沒有關係呢?是什麼樣的關係呢?請就“感情親疏和對事物的認知”這個話題寫一篇文章。

2004年

全國卷Ⅰ:閱讀下面的文字,根據要求作文。

①走你自己的路,讓別人去說吧!(但丁)

②常問路的人不會迷失方向。(波蘭諺語)

③應當耐心地聽取他人的意見,認真考慮指責你的人是否有理。(達·芬奇)

④相信一切人和懷疑一切人,其錯誤是一樣的。(塞納克)

面對各種說法,有人想:我該相信誰的話呢?也有人想:還是相信自己最重要。

請以“相信自己與聽取別人的意見”為話題,自擬標題,寫一篇不少於800字的文章。

2005年

全國卷Ⅰ:閱讀下面的文字,根據要求作文。

有一次,人們問丹麥物理學家玻爾教授:“您創建了一個第一流的物理學派,有什麼秘訣?”

不料玻爾卻回答說:“因為我不怕在學生面前顯露我的愚蠢。”聽到這個回答,大家都感到十分詫異和不解。

玻爾的回答確實出人意料,但仔細想想又在情理之中。

生活中,我們常常會遇到類似的情況,請以“出人意料和情理之中”為話題,自擬標題,寫一篇不少於800字的文章。

2006年

全國卷Ⅰ:

一隻老鷹從鷲峰頂上俯衝下來,將一隻小羊抓走了。 一隻烏鴉看見了,非常羨慕,心想:要是我也有這樣的本領該多好啊!於是烏鴉模仿老鷹的俯衝姿勢拼命練習。

一天,烏鴉覺得自己練得很棒了,便哇哇地從樹上猛衝下來,撲到一隻山羊的背上,想抓住山羊往上飛,可是它的身子太輕,爪子被羊毛纏住,無論怎樣拍打翅膀也飛不起來,結果被牧羊人抓住了。

牧羊人的孩子見了,問這是一隻什麼鳥,牧羊人說:“這是一隻忘記自己叫什麼的鳥。”孩子摸著烏鴉的羽毛說:“它也很可愛啊!”

要求:全面理解材料,可以選擇一個側面、一個角度構思作文。自主確定立意,確定文體 ,確定標題。

2007年

全國卷Ⅰ:閱讀下面的圖畫材料,寫一篇不少於800字的文章。

要求:選擇一個角度構思作文,自主確定立意,確定文體,確定標題;不要脫離材料內容及含意的範圍作文。

2008年

全國卷Ⅰ:根據一段汶川特大地震的文字材料,選擇一個角度構思,自主確定立意,確定文體,確定標題,寫一篇不少於800字的文章。

2009年

全國卷Ⅰ:

兔子是歷屆小動物運動會的短跑冠軍,可是不會游泳。一次,兔子被狼追到河邊,差點被抓住。

動物管理局為了小動物的全面發展,將小兔子送進游泳培訓班,同班的還有小狗、小龜和小松鼠等。

小狗、小龜學會游泳,又多了一種本領,心裡很高興;小兔子和小松鼠花了好長時間都沒學會,很苦惱。

培訓班教練野鴨說:“我兩條腿都能遊,你們四條腿還不能遊?成功的90%來自於汗水。加油!呷呷!”

評論家青蛙大發感慨:“兔子擅長的是奔跑!為什麼只是針對弱點訓練而不發展特長呢?”

思想家仙鶴說:“生存需要的本領不止一種呀!兔子學不了游泳就學打洞,松鼠學不了游泳就學爬樹嘛。”

根據材料,選準角度,明確立意,自選文體,自擬標題,寫一篇不少於800字的文章。

2010年

全國卷Ⅰ 漫畫作文:有魚吃還捉老鼠?

餐桌,許多貓吃魚,就一隻貓捉老鼠,別的貓說:“有魚吃還捉老鼠?”

要求:選準角度、明確立意、自選文體、自擬標題。

2011年

全國卷Ⅰ :《期待長大》。

2012年

全國大綱卷:

週末,我從學校回家幫著幹農活。今春雨多,道路泥濘,我挑著一擔秧苗,在溜滑的田埂上走了沒幾步,就心跳加速,雙腿發抖,擔子直晃,只好放下,不知所措地站在那裡。

媽媽在田裡插秧,看到我的窘態,大聲地喊:“孩子,外衣脫了,鞋子脫了,再試試!”我脫了外衣和鞋襪,捲起褲腳,重新挑起擔子。

咦,一下子就覺得腳底下穩當了,擔子輕了,很快就把秧苗挑到媽媽跟前。

媽媽說:“你不是沒能力挑這個擔子,你是擔心摔倒,弄髒衣服,注意力不集中。脫掉外衣和鞋襪,就甩掉了多餘的顧慮。

根據材料選好角度,確定立意,明確文體,自擬標題,寫一篇不少於800字的文章。

2013年

全國大綱卷:

某機構就“同學關係”問題在幾所學校作了一次調查。結果顯示,60%的人表示滿意,36%的人認為一般,4%的人覺得不滿意。

如果同學關係緊張,原因是什麼?

有人認為是自我意識過強,有人認為是志趣、性格不合,也有人認為緣於競爭激烈,等等。

根據材料選好角度,確定立意,明確文體,寫一篇不少於800字的文章。

2014年

全國大綱卷:

農民工老王突發胃穿孔,被送進醫院。為救治這名貧困患者,醫院開通“綠色通道”給他做手術,又進行了十天治療。

雖然老闆主動送來5000元,老王仍欠下4000多元醫療費,而醫院默許他出了院。

老王剛一康復就回到了工地:“哪怕打工還錢再難,我也得努力。是醫院和老闆救了我。”

可欠款還是像石頭一樣壓在他心上,最終,老王鼓足勇氣找到醫院,說出了想在醫院打工抵債的心思。院方深受感動,聘他為陪檢員,老王也特別敬業,作為曾經的患者,他格外懂得怎樣幫助病人。

根據材料選好角度,確定立意,明確文體,自擬標題,寫一篇不少於800字的文章。

2015年

全國新課標卷Ⅰ:

因父親總是在高速路上開車時接電話,家人屢勸不改,女大學生小陳迫於無奈,更出於生命安全的考慮,通過微博私信向警方舉報了自己的父親,警方核實後,依法對老陳進行了教育和處罰,並將這起舉報發在官方微博上,此事贏得眾多網友點贊,也引發一些質疑,經媒體報道後,激起了更大範圍、更多角度的討論。

對於以上事情,你怎麼看?請給小陳、老陳或其他相關方寫一封信,表明你的態度,闡述你的看法。

2016年

閱讀漫畫材料,寫一篇不少於800字的文章。

2017年

全國卷

全國卷一:選擇關鍵詞呈現你所認識的中國

據近期一項對來華留學生的調查,他們較為關注的“中國關鍵詞”有:一帶一路、大熊貓、廣場舞、中華美食、長城、共享單車、京劇、空氣汙染、美麗鄉村、食品安全、高鐵、移動支付。

請從中選擇兩三個關鍵詞來呈現你所認識的中國,寫一篇文章幫助外國青年讀懂中國。要求選好關鍵詞,使之形成有機的關聯;選好角度,明確文體,自擬標題;不要套作,不得抄襲;不少於800字。

全國卷二:讀了六句材料,你有怎樣的感觸與思考?

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要求寫作。

1.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周易》)

2.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杜甫)

3.何須淺碧深紅色,自是花中第一流。(李清照)

4.受光於庭戶見一堂,受光於天下照四方。(魏源)

5.必須敢於正視,這才可望,敢想,敢說,敢做,敢當。(魯迅)

6.數風流人物,還看今朝。(毛澤東)

中國文化博大精深,無數名句化育後世。讀了上面六句,你有怎樣的感觸與思考?

請以其中兩三句為基礎確定立意,併合理引用,寫一篇文章。要求自選角度,明確文體,自擬標題;不要套作,不得抄襲;不少於800字。

全國卷三:以“我的高考”或“我看高考”為副標題

今年是我國恢復高考40週年。40年來,高考為國選材,推動了教育改革與社會進步,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

40年來,高考激揚夢想,凝聚著幾代青年的集體記憶與個人情感,飽含著無數家庭的淚珠汗水與笑語歡聲。

想當年,1977的高考標誌著一個時代的拐點;看今天,你正與全國千萬考生一起,奮戰在2017的高考考場上……

請以“我的高考”或“我看高考”為副標題,寫一篇文章。要求選好角度,明確立意;明確文體,自擬標題;不要套作,不得抄襲;不少於800字。

北京卷

大作文題為二選一

1、紐帶是能夠起聯繫作用的人或事物。人心需要紐帶凝聚,力量需要紐帶彙集。當今時代,經濟全球化的發展、文化的交流、歷史的傳承、社會的安寧、校園的和諧等都需要紐帶。

請以“說紐帶”為題,寫一篇議論文。要求:觀點明確,論據充分,論證合理。

2、2049年,我們的共和國將迎來百年華誕。屆時假如請你拍攝一幅或幾幅照片來顯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輝煌成就,你將選擇怎樣的畫面?

請展開想象,以“共和國,我為你拍照”為題,寫一篇記敘文。要求:想象合理,有敘述,有描寫,可以寫宏大的畫面,也可以寫小的場景,以小見大。

天津卷

圍繞“重讀長輩這部書”寫一篇作文

請根據下面的材料,寫一篇文章。

我們在長輩的環繞下成長,自以為了解他們,其實每一位長輩都是一部厚書,一旦重新打開,就會讀到人生的事理,讀到傳統的積澱,讀到時代的印記,還可以讀出我們自己,讀出我們成長時他們的成長與成熟,讀出我們和他們之間認知上的共識或分歧……

十八歲的我們已經長大,今天的重讀,是成年個體之間平等的心靈對話、靈魂觸摸,是通往理性認知的幽徑。請結合自己的生活閱歷深入思考,圍繞“重讀長輩這部書”寫一篇作文。

要求:①自選角度,自擬標題; ②文體不限(詩歌除外),文體特徵鮮明;③不少於800字; ④不得抄襲,不得套作。

上海卷

跟“預測”相關

預測,是指預先推測。生活充滿變數,有的人樂於接受對生活的預測,有的人則不以為然。請寫一篇文章,談談你的思考。

要求:1,自擬題目;2,不少於800字。

江蘇卷

生活中離不開車

生活中離不開車。車,種類繁多,形態各異,車來車往,見證著時代的發展,承載了世間的真情;車來車往,折射出觀念的變遷,蘊含著人生的哲理。

請根據材料,選取角度,自擬題目,寫一篇不少於800字的文章。文體不限,詩歌除外。

浙江卷

對作家的看法加以評說

有位作家說,人要讀三本大書:一本是“有字之書”,一本是“無字之書”,一本是“心靈之書”。

對此你有什麼思考?寫一篇文章,對作家的看法加以評說。題目自擬,不得少於800字,不得抄襲、套作。

山東卷

閱讀材料,根據感悟和聯想寫作

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自己的感悟和聯想,寫一篇不少於800字的文章。

某書店開啟24小時經營模式。兩年來,每到深夜,當大部分顧客離去,有一些人卻走進書店。

他們中有喜歡夜讀的市民,有自習的大學生,有外來務工人員,也有流浪者和拾荒者。

書店從來不驅趕任何人,工作人員說:“有些人經常看著看著就睡著了,但他們只要來看書,哪怕只看一頁、只看一行,都是我們的讀者;甚至有的人只是進來休息,我們也覺得自己的工作是有意義的。”

要求:①選準角度,自定立意;②自擬題目;③除詩歌外,文體不限;④文體特徵鮮明。

立思辰·百年英才高考升學規劃研究院壓中北京卷高考作文題:高考作文預測——激發愛國情懷和民族自信心的題目:中國走進新時代(請關注公眾號:“百年英才志願填報專家”查看此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