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15 端午安康,養生攻略:端午節怎麼過怎麼吃,看這個就夠了!

農曆五月初五,端午節。在此,祝大家端午安康!

端午節是中華民族古老的傳統節日之一,有著豐富的民間傳說和文化內涵。

幾千年的光陰裡,從避瘟驅邪到愛國孝親,端午節一路走來,給我們的民族以健康、信仰和力量。

端午由來,眾說紛壇

端午節起源於中國,是古代吳越地區(長江中下游及以南一帶)崇拜龍圖騰的部族舉行圖騰祭祀的節日,在農曆五月初五以龍舟競渡形式舉行部落圖騰祭祀的習俗之說。

端午安康,養生攻略:端午節怎麼過怎麼吃,看這個就夠了!

戰國時期的楚國(今湖北)詩人屈原在該日抱石跳汨羅江自盡,統治者為樹立忠君愛國標籤將端午作為紀念屈原的節日;部分地區也有紀念伍子胥、曹娥等說法。

端午習俗,特色鮮明過端午節,是中國人二千多年來的傳統習慣,由於地域廣大,民族眾多,加上許多故事傳說,於是不僅產生了眾多相異的節名,而且各地也有著不盡相同的習俗。

其內容主要有:"女兒回孃家,掛鐘馗像,迎鬼船、躲午,帖午葉符,懸掛菖蒲、艾草,遊百病,佩香囊,備牲醴,賽龍舟,放風箏,比武,擊球,盪鞦韆,給小孩洗苦草麥藥澡,塗雄黃,飲用雄黃酒、菖蒲酒,吃五毒餅、鹹蛋、粽子和時令鮮果等等。"

端午養生端午節是一個多民族的全民防疫祛病、避瘟驅毒、祈求健康長壽的大節日。此時天氣日漸炎熱,蚊蟲蒼蠅滋生,被稱為“惡月”或“百毒月”。古人也把五月端午稱作“衛生月”,可以說端午節蘊藏著豐富的養生保健知識。那麼端午節該如何保健呢?

今天,我們來聊一聊如何健康吃粽子

以及艾草養生。

一.粽子,怎樣吃更健康

端午安康,養生攻略:端午節怎麼過怎麼吃,看這個就夠了!

每逢端午節糯香甜蜜的粽子便成了餐桌上的寵兒,肉餡、水果餡、果醬餡、棗餡、栗子餡等等琳琅滿目,讓人不知吃哪種,怎樣吃才能更健康。

粽子大都是用糯米做成的,黏度高、不易消化,且缺乏纖維質,含過多的脂肪、鹽、糖。例如一個普通的鹹肉粽子,含米量約一至一碗半的飯,熱量約為400~500卡路里。

因此,專家建議,吃粽子,女性一天最好不要超過3個,男性最好不要超過5個。吃粽子的同時,搭配蔬菜、水果可幫助腸、胃蠕動,而且可以避免因吃粽子引起的腸、胃道消化不良。

此外,睡前兩小時最好別吃粽子,不要碰含水分很多的寒性瓜果類,比如西瓜,以免造成腹瀉或腹痛。

粽子的三大營養功效

1、利尿消腫

粽子中一般含有紅豆,紅豆不僅內含豐富的蛋白質及多種營養物質,而且具有利水除溼、和血排膿、消腫解毒等功效。人體常為溼熱阻遏,紅豆能夠利水溼,解熱毒,與綠豆相輔相成,堪稱消夏良藥。

2、補中益氣

粽子中一般含有紅棗,紅棗能補益脾胃和補中益氣。所以對於脾胃虛弱和腸胃不佳的人士,如消化不良、經常吐瀉或便秘人士都有好處,多吃紅棗能改善腸胃功能。此外,紅棗又能補氣血,對於中氣不足及氣血虧損人士特別有幫助,能減少平日氣促氣喘的情況,又能針對肌肉無力等症狀,增加體力。

3、開胃健脾

芒種過後,天氣日益炎熱,身體表面血流增加,腸胃功能逐漸下降,人容易苦夏消瘦。吃糯米正好能夠改善這一問題。且不說其中的配料,僅就清香的葉子和柔軟的糯米,就足以讓人食慾大開。

對於那些胃酸少消化能力差,傳統稱為“胃寒”的人來說,糯米是非常好的食品。糯米味甘性平,有益氣健脾、開胃消食的作用。如果因為貪吃螃蟹大蝦之類胃裡發涼,趕緊吃一個熱粽子,或者喝碗熱糯米粥,馬上就會舒服不少。

哪些人不宜多吃

1.心血管病患者:粽子的品種繁多,其中肉粽子和豬油豆沙粽子所含脂肪較多,屬油膩食品。患有高血壓、高血脂、冠心病者若進食過多,可增加血液粘稠度,加重心臟負擔和缺血程度,誘發心絞痛和心肌梗塞。

2.胃腸道病患者:粽子蒸熟後會釋放出一種膠性物質,吃後會增加消化酶的負荷。粽子中的糯米性溫滯氣,合植物纖維多且長,吃多了會加重胃腸的負擔。患十二指潰瘍的病人若貪吃粽子,很有可能造成潰瘍穿孔、出血。

3.糖尿病患者:粽子中常有含糖量很高的紅棗、豆沙等,吃時通常還要加糖,假如不加節制,會損害胰島功能,引起患者血糖和尿糖迅速上升,加重病情,搶救不及時有生命危險。

4.老人和兒童:粽子多用糯米制成,粘性大,老人和兒童如過量進食,極易造成消化不良,並由此產生的胃酸過多、腹脹、腹痛、腹瀉等症狀。

二.手執艾旗招百福,門懸蒲劍斬千邪

端午安康,養生攻略:端午節怎麼過怎麼吃,看這個就夠了!

端午是入夏後第一個節日,氣溫上升,正是疾病多發的時期,所以端午節人們往往會在門口掛艾草、菖蒲,就像貼上一道靈符,可以趨利避害。

艾草,作為中醫常用到的中草藥,性溫,具有散寒除溼、溫經止血等功效。

它的莖、葉都含有揮發性芳香油,可提神醒腦、驅蚊蠅、淨化空氣。

艾葉煙燻時產生的煙氣,可抑制病毒和細菌在空氣中傳播。

內服以艾葉為主要成分的中成藥,如艾附暖宮丸、當歸調經丸可治療月經不調、宮冷不孕等婦科病。

將艾葉搗成絨,製成艾條、艾柱,外灸能散寒止痛,溫煦氣血。

艾草好處多

1.艾葉泡腳

端午安康,養生攻略:端午節怎麼過怎麼吃,看這個就夠了!

材料:艾葉30克,肉桂10克,花椒20克、紅花5克

做法:四種藥材煮沸5分鐘,去除艾葉、肉桂、花椒與紅花,待水溫降至40度後,浸泡雙腳,水沒及膝蓋,浸泡20分鐘左右。

方解:

艾葉味辛、苦,性溫,歸脾、肝、腎經,芳香溫散,具有溫經、散寒、止痛、降溼等功效。

肉桂性大熱,味辛、甘。治腎陽不足,畏寒肢冷,腰膝痠軟,陽痿遺精諸證。

花椒味辛、性熱,歸脾、胃經,有芳香健胃,溫中散寒,除溼止痛之功效。

紅花性溫、味辛,有活血通經、散淤止痛的功效。

功效:溫補腎陽、祛寒、通絡,改善血液循環。

2.艾葉泡澡

端午安康,養生攻略:端午節怎麼過怎麼吃,看這個就夠了!

做法:艾葉30克洗淨放入布袋中,放入鍋中大火煮滾後改小火煮 15 分鐘後取出,將藥液混入洗澡水中,調好溫度,身體入藥水中泡 5~10 分鐘即可。

若是不便泡浴,可將其放入水中煮半小時,然後用水擦身即可。

功效:

艾葉浴對毛囊炎、溼疹有一定療效,全家老小都能用。

3.艾草驅蚊

有“神仙草”美譽的艾草,具有抗病毒作用。其薰香效果良好,可以驅蚊,還能除溼脫臭,淨化空氣,有益人體支氣管保健並幫助免疫力提升。

4.艾草薰香

端午安康,養生攻略:端午節怎麼過怎麼吃,看這個就夠了!

若要拿艾草來當作薰香使用的話,最簡單方便的就是直接點燃艾條,既能驅蚊,還能強身。

艾葉之溫通經絡、散寒止痛,通過火的溫熱緩緩滲入皮膚,入於經絡,而能調經絡、肌腠、臟腑之沉寒痼冷。有溫補陽氣,又能散寒活血之功效。

5.艾草消毒

端午安康,養生攻略:端午節怎麼過怎麼吃,看這個就夠了!

艾灸,除了在艾灸方面卓越的表現之外,在廣大農村地區都有燃燒艾草驅蚊、殺菌的習俗。

以野艾葉、艾條或艾絨煙燻,可用於室內消毒。

6.艾草食用

端午安康,養生攻略:端午節怎麼過怎麼吃,看這個就夠了!

嫩艾當作食物,可以治痢疾以及瀉血。

《本草綱目》有曰:“春月採嫩艾做菜食,或和麵做餛飩如彈子。吞三五枚,以飯壓之,治一切鬼惡氣,長服止冷痢。又以嫩艾做幹餅子,用生薑煎服,止瀉痢,及產後瀉血,甚妙。”

(1)艾粄

端午安康,養生攻略:端午節怎麼過怎麼吃,看這個就夠了!

艾粄加有艾草,有消食健胃,散寒除溼,消腫散結,平喘、鎮咳、祛痰、護肝利膽的作用。

(2)艾草茶

端午安康,養生攻略:端午節怎麼過怎麼吃,看這個就夠了!

艾草茶,採摘的嫩艾草經過脫水乾燥處理而成,與泡茶葉一樣,用沸水衝開即可。喜歡甜一點的話,可以加入少許蜂蜜調味。對慢性咽炎的人來說,簡直是年度最佳飲品。

它不僅能祛除體內寒涼之氣,還能促進血液循環,增強人體抵抗力,有效預防空調病等現代病。

(3)艾草食療方

①艾葉煮老母雞

端午安康,養生攻略:端午節怎麼過怎麼吃,看這個就夠了!

材料:老母雞一隻、老艾根250克

做法:取幹艾葉50g用布包,與老母雞一起煮兩三個小時。

②艾葉滾瘦肉

材料:瘦肉50克、鮮艾葉100克

做法:瘦肉50g,切片放鹽,加生粉醃好;開水下鮮艾葉煮開,再放醃好之瘦肉滾成湯,味道是鮮甜之中稍帶甘味。

③艾葉煮雞蛋

端午安康,養生攻略:端午節怎麼過怎麼吃,看這個就夠了!

材料:雞蛋一隻、鮮艾葉100克

做法:將雞蛋打碎跟艾葉一起煮成蛋花湯,或者直接用艾葉水煮帶殼雞蛋。

功效:上面三個食療方都用到了艾葉,祛除體內寒涼之氣,還能促進血液循環,增強人體抵抗力,有效預防空調病等現代病。

端午安康,養生攻略:端午節怎麼過怎麼吃,看這個就夠了!

艾葉的用法很多,艾葉掛於屋門前或用艾葉燃燒可以祛溼化濁。

艾葉曬乾做成艾條,能溫經散寒;艾灸足三里,能延年益壽;艾灸神闕(肚臍),可以溫脾胃,治脾虛、腹痛、腹瀉;艾灸三陰交,還可以調經血而補肝腎,治婦女月經紊亂等。

另外,艾葉做成艾枕艾袋或艾墊,對於老人虛寒頭痛、腹痛、腰痛、寒溼腳氣、腳腫等都有一定的療效。

總的說來,在端午節之際,養生就需要注意:

起居以夜臥早起,養陽氣;

食療以健脾祛溼,調氣血;

運動以強身健體,防疾病;

掛艾蒿以清潔消毒避邪。

這一份超全的端午養生攻略,送給每一位朋友,祝願大家端午安康,全身少病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