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16 古錢幣的收藏投資以及歷史文化價值,自身價高,價值到底在哪?

古錢幣的收藏投資以及歷史文化價值,自身價高,價值到底在哪?

大清銀幣的發行是按個來技術,尤其是宣統三年的大清銀幣。因為,其不和有不相同版式,其間有大銀幣長鬚龍、大清銀幣短鬚龍、大清銀幣大尾龍、曲須龍等,最具資價值的是大尾龍。

古錢幣的收藏投資以及歷史文化價值,自身價高,價值到底在哪?

改革開放以後隨著中國經濟的高速發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古玩市場也是一片繁榮,古錢幣作為古玩的一種,一直以來就是各收藏家關注的熱點。

古錢幣的收藏投資以及歷史文化價值,自身價高,價值到底在哪?

袁大頭銀元在貨幣收藏界被稱為銀元之寶,它是中國近千種近代銀幣中流傳最廣、影響最大的銀元品種,也是近代中國幣制變革中的一個重要角色。

古錢幣的收藏投資以及歷史文化價值,自身價高,價值到底在哪?

光緒元寶無紀年版老龍江南省造七錢二分——南京造幣廠鑄造的機制“光緒元寶”系列銀幣,系清代正式鑄行的法定流通銀幣。但鑄造江南省造銀幣的清末,已無江南省建制。江南省造銀幣系我國貨幣史上唯一有名無實的省份銀幣。

古錢幣的收藏投資以及歷史文化價值,自身價高,價值到底在哪?

戶部大清銀幣中字一兩銀元——極少見近未使用品戶部丙午中字大清銀幣壹兩,天津造幣總廠於光緒三十二年(1906年)鑄造,系戶部設計鑄造的清代標準銀幣之一。

古錢幣的收藏投資以及歷史文化價值,自身價高,價值到底在哪?

奉天省造癸卯光緒元寶庫平壹兩銀元——為迄今我國錢幣在世界拍賣會上價格最高的銀元。此幣於光緒二十九年奉天省(今遼寧)造幣廠鑄造,直徑4.05毫米。正面上方為“奉天省造”,中間為“光緒元寶”,背面為蟠龍圖案,四周環繞英文“奉天省·庫平七錢二分”。其試鑄後發行極少,十分稀罕。

古錢幣的收藏投資以及歷史文化價值,自身價高,價值到底在哪?

奉天省造庫平銀 一兩光緒元寶:光緒二十九年(公元1903年)鑄,孤品,現藏臺灣鴻禧美術館,1991年6月在美國加州拍賣會上以18.7萬美元落槌,現市場估價150-200萬元人民幣。

古錢幣的收藏投資以及歷史文化價值,自身價高,價值到底在哪?

自20世紀起,人們就有意去收藏錢幣,瞭解背後的人文價值,歷史價值,還有它巨大的經濟價值。盛世興收藏,如今,錢幣在拍賣市場上嶄露頭角,高歌猛進,在這一過程中,出現了很多價格不菲的錢幣,下面來盤點下,哪幾種錢幣最值錢,還有在拍賣場上最值錢的錢幣有哪些。

大清銀幣長鬚龍壹圓,清宣統三年(1911)天津造幣總廠鑄。清政府擬訂了《整頓圜法章程》十條,其中提出銀幣專由造幣總廠製造,保留南洋(江南)、北洋、廣東、湖北四局為分廠。

在製造銀元的同時,許多人提出了製造金幣的主張,進入20世紀,興起了關於建立本位制度的討論,有人主張中國實行金本位制,在黃金儲備不足的情況下,可以先實行金匯兌本位制(亦稱“虛金本位制”)。

這種幣制以黃金定價格標準,但國內實際流通的是銀元,銀元按黃金價值流通,是黃金的價值符號。在金本位制尚無實行條件時,當時普遍主張先實行銀本位制,在此前提下,又產生了貨幣單位的“兩元之爭”。有人主張銀元重一兩,有人主張重七錢二分,即以元為單位。

宣統三年大清銀幣反龍版壹圓樣幣

天津造幣廠鑄造,39.25mm 26.9g 正面有精緻的淡灰色和縹緲的琥珀色調包漿,背面均勻之淺灰和琥珀色的極美包漿,經pcgs評鑑,這枚得到極優的specimen-63。評級更高的僅有5枚。

古錢幣的收藏投資以及歷史文化價值,自身價高,價值到底在哪?

這種罕見的板式稱為“反龍”,龍身自頭部向右再轉往左旋,呈現“乙”字相撞環繞,龍尾隱藏在有刺的雲飾中,與標準往左側的模式相反而得名。細分時,還可自兩側的花葉脈紋的雕刻方式有兩種變化。這枚的外葉陽刻的“二型”

正面設計的漢滿銘文包含左右必要信息。中央漢文“大清銀幣”四字。馬齒狀外緣和內珠圈之前。上端四個字的滿文與底部的四個漢字都是“宣統三年”(1911)。背紋圖案都是華麗威武的蟠龍飛騰在雲中,龍鬚呈破浪形,帶有火嵌的龍珠安排在底部。中央直列“壹圓”兩個字。下緣是英文 ONE DOLLAR。

這是效能低羅的清政府試圖推動的貨幣改革方案的試作樣幣之一。可以說,在各省總督視為地方重要的財源,統一貨幣有損其權力和財富而加以抵制,相對弱勢的中央政府卻無法收回造幣權。

大清銀幣長鬚龍

大清銀幣長鬚龍直徑39毫米,厚2.1毫米,重26.7克,直齒邊。該幣正面珠圈內為漢文“大清銀幣”四字,珠圈外上下為滿、漢文“宣統三年”字樣,左右兩側分列長枝菊花紋飾。背面“壹圓”二字坐中,外圍是巨龍騰空,自上至左向右環繞一週,七根尾須向上,龍頭置上,兩根長鬚下垂,鼻樑突起,兩眼炯炯有神,龍紋精細,火球在下,下方邊緣是英文“壹圓”。

古錢幣的收藏投資以及歷史文化價值,自身價高,價值到底在哪?

大清銀幣短鬚龍

大清銀幣短鬚龍直徑40毫米,厚2.1毫米,重26.9克。該幣正面珠圈內為“大清銀幣”四字,珠圈外緣上下分別為滿、漢文“宣統三年”字樣,兩邊分列長枝菊花紋飾。背面中心為“壹圓”計值,外圍蟠龍環繞,龍頭居上,高鼻突眼,兩根短鬚自然下垂,龍尾在右,下方為英文“壹圓”,直齒邊。

古錢幣的收藏投資以及歷史文化價值,自身價高,價值到底在哪?

大清銀幣大尾龍

大清銀幣大尾龍直徑40毫米,厚2.1毫米,重26.7克,直齒邊。該幣正面上下緣為滿、漢文“宣統三年”字樣,珠圈內漢字“大清銀幣”四字,兩邊分列長枝菊花紋飾。背面中間為漢字“壹圓”二字,下緣是英文“壹圓”,蟠龍沿邊緣自左向右騰雲而起,龍頭居上,大尾十二須向上,龍珠在“圓”字下方,龍眼凹突,鼻樑俏上。

大清銀幣長鬚龍壹圓,清宣統三年(1911)天津造幣總廠鑄。當時清政府欲統一幣制,聘請海外高級技師精心設計製造了這套宣統三年大清銀幣,計有六、七種版式,長鬚龍是其中之一。新幣剛試鑄成功,正逢武昌起義,於是大部分新版銀幣胎死腹中,只留有少量樣幣。長鬚龍因背面龍首之須特長而得名,屬於試樣性質,因圖案精緻、存世稀少而受人重視。

宣統三年大清銀幣長鬚龍壹圓金制樣幣銀元

此係恭呈朝廷御覽之金質試樣幣,存世僅二枚,頗為珍貴(另一枚原為埃及法魯克國王珍藏,1954年經蘇士比公司拍賣才流落民間,後被臺灣鴻禧美術館從英國拍回。

大清銀幣中字丙午戶部壹兩光緒年造銀元

天津戶部造幣總廠於光緒三十二年(1906年)鑄造,系戶部設計鑄造的清代標準銀幣之一。由於庫平一兩銀幣在實際流通中與當時通行的壹圓型流通銀幣(重庫平七錢二分)兌換不方便,所有沒有大規模鑄行,鑄額較小。戶部丙午中字大清銀幣銀幣正面中央珠圈內鐫漢文“大清銀幣”四字,四個字中間的空心圓圈內鐫一個“中”字。珠圈外上鐫滿文“大清銀幣”四個字,滿文兩側分鐫干支紀年“丙午”兩個漢字。珠圈外左右兩側分鐫“戶部”兩個字。下鐫“壹兩”兩個字。銀幣正面的邊緣鐫精美的水波紋。銀幣背面中央珠圈內鐫盤龍圖,珠圈外上鐫“光緒年造”四個漢字,周圍環鐫英文“TAI-CHING-TI-KUO SILVER COIN”,中文意思為“大清帝國銀幣”。最後一個英文詞“COIN”後面鑄有一圓點。

從2015年錢幣的市場價值持續升溫,光緒元寶的價格就一直居高不下。說到錢幣,很多人首先想起的必定是光緒時期的銅幣。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的古錢幣收藏越來越活躍,更多人注意起古錢幣的價值。其中尤以大清銀幣帶領了整個錢幣市場的價格。大清銀幣其做工精美,龍紋更是栩栩如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