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遊戲史上有哪些著名的打臉事件?

任天堂大電影


生化危機4的移植算是老生常談的梗了,今天就再提一次。當初三上真司與任天堂關係不錯,為了保證任天堂新世代主機ngc的銷量超過ps2,任天堂與卡普空進行了一系列的合作,並於ngc首發之際進行了卡普空獨佔大作五連發,其中就包括了大名鼎鼎的生化危機4。


生化危機4的製作人三上真司親口承諾,生化危機4肯定是ngc獨佔,不會移植任何其他平臺的主機,如果移植就切腹自盡。然而卡普空卻沒有三上真司那般重情重義,由於ngc實在裝機量太少導致開發成本極高生化4銷量一般,為了擴大最大利益,卡普空不久後就將生化危機4移植到了ps2平臺。不少生化危機粉絲正是聽聞三上真司的承諾才購買ngc,沒想到不到半年就移植了ps2,自然對三上真司怒噴不已。後來三上真司憤而離職,而玩家們自然也知道了這一切都是卡普空的計劃,於是卡婊一詞正式由來。至今為止,生化危機4共登錄過除ngc外的ps2,ps3,ps4,xbox,xbox360,xboxone,以及pc平臺,甚至安卓平臺,估計三上真司也不敢隨便許諾了。

小島秀夫與潛龍諜影。潛龍諜影,國內俗稱合金裝備,是玩家們公認的第一部戰術諜報潛入遊戲。其製作人也是享譽海外的天才小島秀夫。每一次潛龍諜影新作發佈會上,小島秀夫基本都會說,這是我最後一次製作metal gear(合金裝備)了。但是大家卻總是希望他可以食言,因為只有他製作的才是真正的mgs。可惜mgsv之後,他選擇離職konami,“這是我最後一次製作mgs了”一語成箴,只留下玩家唏噓不已。

說到索尼和任天堂,當初本應該是一對合作的朋友,不過最終沒有走到一起,任天堂撕毀了與索尼的磁碟機合作讓索尼十分惱怒,於是產生了製作遊戲主機並進軍遊戲業的想法。於是初代play station誕生了。任天堂社長山內傅聽聞此事後忍俊不禁的說道“一個做電器的也敢搞遊戲機?這玩意能賣50萬我以後倒立走路。”咳咳,後來play station賣了一個億,可惜沒看到山內老爺子倒立的風采啊。


遊戲頑竹


我來說一個,在任天堂第四任社長巖田聰還在世時,他就不止一次公開表示過任天堂絕對不會做手遊,如果做了,那就不是任天堂了。

2015年8月,由Genius Sonority開發,任天堂及其子公司Pokemon Company授權發行的遊戲精靈寶可夢消消樂上線,任天堂初步嘗試手遊。

2016年3月,以Mii人物為虛擬角色,融入了社交、換裝等遊戲元素的Miitomo上線

2016年4月,精靈寶可夢:棋盤之星上線。

2016年7月,精靈寶可夢GO上線,全球宣起一撥利用手機攝像頭將現實與虛擬地圖結合來找尋和捕捉精靈的狂潮。

2016年12月,超級馬里奧酷跑上線,首日下載量達到精靈寶可夢GO10倍。

2017年2月,火焰紋章:英雄上線。

2017年5月 ,以任天堂精靈寶可夢中毫無攻擊力的鯉魚王為主角,憑藉唯一的招式“跳躍”來挑戰不同的關卡跳躍吧!鯉魚王上線。

2017年11月,動物之森:口袋營地上線。

我是任粉……大家全當一樂呵。


老蟾遊記


打過臉的遊戲公司與作品:

CAPCOM 生化危機4(2001年的豪言,02年 “doooom!”移植PS2!索飯笑慘。歷史性事件)

tecmo 忍者龍劍轉西格瑪(2006年PS3發售,作為首發問世,硫酸臉從此抑鬱,一蹶不振,最後揮淚離開。)

square 最終幻想13國際版(2009年,索飯噩耗。當時,那個A9vg論壇哀嚎片地,大地顫唳,六月飛霜……哇………。歷史性事件。)

以上游戲是全平臺化的開端

Sega 莎木3

這款遊戲當時藍圖宣傳巨大,記得一期什麼雜誌來著?我這記性現在…… 電子遊戲軟件?說要開發46年才能完成所有章節(2001年某期),結果讓我們等了17年啊!第三章才問世………,哦18年,19年才會問世。什麼從高中生時代就苦苦等待,如今娃已幼兒園小班,黃天不負有心人,等上了。


真阿納金原力繼承者


生化危機4的製作人三上真司曾說,如果遊戲移植到其他平臺就把腦袋砍下來……

2005年,生化4首發於任天堂主機NGC平臺,預訂獨佔。但是隨著NGC銷量大滑坡,業界盛傳遊戲要移植到當時風頭正勁的PS2上。為了闢謠,三上說出了上面這番話。

後來頂不住銷量的壓力(也是卡普空一貫的作風),公司高層在三上不知情的情況下宣佈要出PS2版。後來,估計也是這個原因,三上離開了卡普空。不過好在也正因為如此,我們才能玩到惡靈附身。

如今生化4已經移植到了我們已知的幾乎每一個平臺上,連手機都沒有放過 。

如果三上真的兌現了諾言,恐怕現在已經死了N次了……堪稱遊戲界最強打臉。


我是一個喜歡分享遊戲經驗的非資深老玩家,覺得這個回答有幫到你就點個贊吧,順便關注一下。


核遊


PS2版本的《生化危機4》。

《生化危機》是PS時期的原創作品,是PS打贏SS的重要功臣之一,也是CAPCOM成功轉型並擺脫財務危機的重要里程碑作品。《生化危機》在PS上面出了正統的三作,所以到了次世代,世嘉就極力拉攏CAPCOM將《生化危機》續作的外傳作品《生化危機 代號:維羅妮卡》爭取到了世嘉的DC上發售。

開始說好了是獨佔,由於DC主機銷量太低,最後DC上只售出了區區40萬份。前三作都是百萬大作,CAPCOM顯然容忍不了這樣的銷量,隨後就推出了PS2版本的《生化危機 代號:維羅妮卡完全版》,自食其言,成為業界一個天大的笑話,“卡婊”這個詞大約也是從這時起流傳開來。

到了任天堂的NGC上市時,由於《生化危機》系列的製作人三上真司對NGC極力的推崇,加上任天堂對於CAPCOM極力優惠的政策,最後CAPCOM宣佈在NGC上獨佔《生化危機》全系列,其中包括正統續作《生化危機4》、本來打算在N64上發售的《生化危機0》以及重啟的《生化危機1重製版》三部新作,以及復刻的《生化危機2》、《生化危機3》、《生化危機 代號:維羅妮卡完全版》三部冷飯。

在當年公佈消息的E3上,連宮本茂都親自到CAPCOM現場為其站臺,《生化危機》系列也是當時NGC上最重要的遊戲。在《生化危機1重製版》發售時,遊戲的高素質震驚了所有人,得到了Fami通39分的高評價,要知道當時歷史上40分滿分遊戲只有三個。然後接連發售的《生化危機0》以及《生化危機4》也都得到了極高的評價。

CAPCOM自信滿滿,儼然覺得自己就是當年的史克威爾,成為了可以左右主機大戰成敗的遊戲廠商。可最後的結果是NGC的三作僅僅是剛過百萬銷量(後來的統計),在當時甚至不足百萬。

導致的結果就是CAPCOM又一次自食其言,在《生化危機4》發售的同年就宣佈了PS2版《生化危機4》的移植計劃。

雖然PS2的光影效果根本無法媲美NGC,但伴隨著巨大的主機銷量,PS2版《生化危機4》在畫面明顯不足的情況下依然取得了362萬的傲人戰績。而NGC獨佔的僅有《生化危機0》和《生化危機1重製版》,當然隨著CAPCOM的復刻之路的無窮無盡,所謂“獨佔”在CAPCOM這裡基本上就變成了一個笑話。


唐草大魔王


這裡想說一個,那就去《巫師3》了,在當初14年11月的時候製作人馬爾欽還宣佈《巫師3》將延續《巫師2》的武器啊,服裝啊這些小型dlc不收費傳統



然而到最後還是發佈了兩款的收費dlc,可以說也算一次打臉吧,不過總體來說《巫師3》也已經非常良心了,因為之前發佈了16個免費的dlc給玩家遊玩,不過嘛,當聽到這個消息後還是難免有點心理落差,不過其實也可以理解,畢竟一個出色的3A遊戲開發的成本和時間實在付出很多也不容易。


小陳00318


《Flappy Bird》

是一款類似於憤怒的小鳥的休閒遊戲,在2013年5月24日上線,但是好景不長,在2014年被開發者自己給下架了,原因令人苦笑不得,是因為這款遊戲太火爆了,他自己都控制不住,每天沉迷於遊戲,玩上癮了,最後無奈只好自己下架這款遊戲。

我覺得這款遊戲很好玩,但是這款遊戲太容易上癮了,玩一次需要花費幾個小時,還有這個遊戲好像涉嫌抄襲,這些負面因素導致這款遊戲下架。很可惜。


明軒雅溪


我所印象深刻的大事件:

1、《永遠的毀滅公爵3D》,一個被跳票了十五年的大作,因為前作的極其成功,這個遊戲從90年代末宣佈,一直到201X年才完成上線,結果品質極其糟糕,自絕後代……

2、最終幻想電影版,SQUARE因為最終幻想系列遊戲起死回生,成為日本頂尖遊戲大廠,也因為電影版差點破產,製作人也因為離開SQUARE另行創業。

3、其他想到再慢慢補充……


遊樂場Joyland


我也來一個,當年WE隊員微笑在鬥魚直播的時候,出了一個搞笑事件,直播的時候顯示有13億人正在觀看,也就是說當時所有的中國人都在看微笑直播了,雖然說直播平臺刷量是大家都知道的,可你這也刷的太狠了。

鬥魚之後又輪到了戰旗平臺,LOL選手Gogoing在戰旗首秀就引發了軒然大波,數據顯示觀看人數竟然是59億,我了個去,感情全世界人民都來看大哥的比賽了。

鬥魚佔領了全中國的人口,戰旗已經佔領了全世界的人口,這數據刷的不服不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