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11 不要拿阿里收購和騰訊投資對比,基因完全不同

4月2日,阿里巴巴集團、螞蟻金服集團與餓了麼聯合宣佈,阿里巴巴已經簽訂收購協議,聯合螞蟻金服以95億美元對餓了麼完成全資收購。餓了麼也成為阿里巴巴“航空母艦”上的一環。

對於那些對戰略發展有利的公司,阿里巴巴可以不惜重金全資收購,甚至阿里巴巴連做大股東都覺得沒意思,多個收購中,擴股只是全資收購的第一步。

不過,千萬不要這麼想騰訊。騰訊大錢小錢都會出。看IT桔子的一個總結圖。從2014年開始,騰訊的投資變得活躍了起來。

不要拿阿里收購和騰訊投資對比,基因完全不同

看看2017年騰訊投資的那些公司,哪個階段進入的都有,投資額大小的都有,而且大多沒有控股權。

不要拿阿里收購和騰訊投資對比,基因完全不同

騰訊的投資做法大多數時候更像是一個風險投資公司,覺得一個公司有前景,就可以投點錢試試水,賠了損失也不大,做得好的話,可以繼續投。希望能有協同優勢,項目好的話,不能協同也可以,要有知情權、發言權,但不要求控股。甚至,騰訊可以同時投資一個行業內的兩個活躍的競爭對手,這樣無論哪個在競爭中勝出,騰訊都是受益者。

被投資對象,會被打上騰訊的烙印。但根據投資情況,就想著騰訊干預被投資對象的日常運營,這一說法大多數時候是不成立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