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31 “開車玩手機”玩的不是手機而是雷

中國司法大數據研究院近日發佈的一份報告顯示,近年來機動車交通事故發生原因多樣,排名前三的事故誘因分別為無證駕駛26.86%、酒後駕駛18.1%、開車玩手機10.56%。(3月29日中新網)

駕駛員“開車玩手機”必然會分心,加上單手把握方向,對車速控制、車距把握、視線等都有影響。“開車玩手機”玩的已不是手機而是一顆“手雷”,稍不注意隨時有可能被引爆。輕則傷筋動骨,重則車毀人亡。然而,一幕幕血淋淋的場面卻還是讓很多人經不住手機的誘惑,心存僥倖,開車玩手機已習以為常。從中國司法大數據研究院發佈的報告來看,“開車玩手機”引發的事故佔到了10.56%。不僅是拿自己的生命開玩笑,也是拿別人的生命開玩笑。

“開車玩手機”玩的不是手機而是雷

“開車玩手機”不僅觸碰生命這顆雷,而且也碰了法律法規雷區。對於開車玩手機,我國的法律法規是“不允許”的,我國的《道路交通安全法》規定,“對機動車駕駛員行駛途中撥打接聽手持電話、觀看電視等妨礙安全駕駛的行為,可處以20元以上200元以下罰款,並扣機動車駕駛人2分的處罰。”但這樣的法規由於對“開車玩手機”處罰力度太輕,無法讓違法者產生心疼的感覺。

對於“開車玩手機”,一線交警普遍面臨執法難的問題。“開車玩手機”的現象比較普遍,而交警部門根本管不過來,加之駕駛員在車裡玩手機,一般不容易被交警當場查獲,由於監控和“人臉識別”系統還沒有完全到位,存在著取證難的問題,導致“開車玩手機”而吃罰單的駕駛員沒有幾個。於是邊開車邊玩手機的比比皆是,出租車司機一手開車一手在手機上搶單的現象更是司空見慣。

珍惜生命,平安出行,別再讓“開車玩手機”成為隨時會被引爆的“雷”,就必須拆除引爆雷的“引信”。一方面要通過修改法規,提高對“開車玩手機”的處罰標準,加大處罰力度,像懲處毒駕、酒駕那樣懲治“開車玩手機”;同時要加大投入,升級監控系統,尤其在事故易發路段、危險路段增設高清視頻監控探頭,客運部門也應在所屬車輛配備行車記錄儀等技術裝備,做到處處監控、時時監控,努力解決發現難、取證難的問題。另外,要通過常態化執法,讓駕駛員消除“僥倖”心理,通過全方位、立體化的管控,讓駕駛人不願、不敢違法。當然,更希望交管部門加宣傳力度,強化駕駛員安全行車意識,培養文明駕駛習慣,讓“開車不玩手機,玩手機不開車”成為每一個駕駛員自覺遵守的規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