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04 當你的苦受夠了,想改變的時候就看看此文

當你的苦受夠了,想改變的時候就看看此文

你是什麼樣的人,就會認為別人是什麼樣。你不能容忍他人的部分,就是不能容忍自己的部分。

一個品德不好的人,就會懷疑別人的品德;一個對別人不忠誠的人,也會懷疑別人對他的忠誠;一個不正直的、不正經的人,就會把別人的任何舉動都“想歪”,因為他就是那樣的人。一個對別的女人有非份之想的人,自然而然地,也會猜疑自己的女人。喜歡挑人毛病的人,其實自己才最有毛病。

諮詢中遇到的多數心理有問題的人,總會把問題歸罪於原生家庭對自己造成的傷害,因為這也是當前心理諮詢的主流,我們應該承認這種創傷,每個人都會帶著原生家庭的各種偏執的思想。無論我們認同與否,我們不是延續父母的品質,就會走到這種品質的反面。那麼我們能不能改變自己呢?或者說在這個世界我們真的是無能為力的嗎?答案當然不是,命運在我們的手裡不是一句空話,他是善用這種思想的人的一個心得,只要我們做到,我們也一樣會改變。

當你的苦受夠了,想改變的時候就看看此文

很多人總是推卸責任,這樣就永遠在自怨自艾中,只有學會承擔責任,不把責任推給別人,我們自己才會改變命運才會真正成長。當有人說男人都沒有好東西時,你會吸引來好的男人嘛。所以你是什麼想法,你就會創造你的外部世界。我們的想法和語言是有力量的,他說出什麼,就是在對世界下指令。如果婚姻出問題了,不想著怎麼解決溝通問題,而是一句男人都沒有好東西,那麼怎麼能夠解決問題呢。同樣的道理,有的人認為世界是不可信任的,那麼他就會每天帶著恐懼防範的心來應對世界。同時也會把這種方法思想傳遞給孩子,會告訴他怎麼防範外部世界,怎麼小心翼翼得去應對,慢慢孩子也會草木皆兵,更有甚者有的孩子會出現被害妄想。所以父母的過度的愛確實能傷害孩子,只是父母愛的方式不對,每個人都是第一次當父母,每個人都覺得應該給孩子最好的,有時候方式不對,才會對孩子造成傷害。

當你的苦受夠了,想改變的時候就看看此文

我們小時候父母限制我們不能做的,今天我們大了,我自己能夠做了,我就做。因為小時候我們沒有自主的權力,可是此刻我有了自主的權力,我們能夠跳出那個無形的圈子和束縛,我們能夠做真實的自己,我們能夠滿足自己的願望。

過去不管是痛苦還是磨難,都已經過去了,覺得自己已經受夠了,我們就要從此刻起來拯救自己。過去我們所有的怨恨批評內疚恐懼,只能讓我們自己越來越苦,我們要釋放掉痛苦怨恨,學會寬恕和原諒,與過去和解。能改變未來的只有自己,我們要改變自己的認知,用正念來代替負面想法,我們想要愛就先付出愛,我們想要什麼,我們就去付出那個方面。

當你的苦受夠了,想改變的時候就看看此文

匱乏吸引匱乏,索愛的人總是無度的,即使得到愛也會看不到,一切都是自己的心念,只有學會轉念,一個人才會有不一樣的人生,心理學上的黃金法則就是說,想要什麼,我們就先付出什麼,可是人們都在等著他人先付出,沒有人願意自己先付出,所以想要擁抱就自己先開始擁抱,從微笑開始,對你的孩子愛人父母鄰居開始,你開心家庭氣氛馬上就會看到改變,讓開心不需要理由,讓愛不需要理由,這樣你慢慢就會開心快樂,讓開心快樂感恩成為一個習慣,慢慢的恐懼就會消失,信任就會來臨,當信任來臨,就會形成一個新的良性的關係,你的世界就會越來越光明

當你的苦受夠了,想改變的時候就看看此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