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17 馬未都:明知地攤貨,偏給300萬,古董教父確非浪得虛名!

馬未都:明知地攤貨,偏給300萬,古董教父確非浪得虛名!

猶太人安思遠稱得上是個牛人,很早就從耶魯輟學開始做生意,他的師父是美國非常著名的藝術收藏家龐耐,龐耐在100多年前就向美國人輸送中國藝術成就,有“中國藝術教母”之稱。

馬未都:明知地攤貨,偏給300萬,古董教父確非浪得虛名!

80年代安思遠在中國

安思遠有幸當了龐耐的學生,學得更多的不是藝術真諦,而是商業的真諦。安思遠在西方的中國文物界是殿堂級的人物,很多人都以和他相識為榮。儘管很早就輟學,但安思遠在學術上非常成功,尤其對中國文物造詣頗深,早在1971年就寫出了《中國古代傢俱》這本里程碑式的著作。

馬未都:明知地攤貨,偏給300萬,古董教父確非浪得虛名!

安思遠藏品拍賣會現場

安思遠終身未娶,沒有子女, 2014年8月他去世後,所有的東西都進行了拍賣,這場拍賣引起了全世界收藏界的共同關注。拍賣會一共進行了6場,佳士得所有能展的地方全部都展了。拍賣會創造了諸多記錄,中國的商人和收藏家們幾乎悉數到場,僅辦牌子的人就有500多人,有40%的買家是第一次在拍賣行登記,可見安思遠的影響力已波及到不懂行的人之中。

據馬未都先生介紹,在安思遠剩下的這批古董裡,其中也有所有人公認的贗品,東西不真,也有質量不高的,但這些都不妨礙人們對這些東西的喜歡,也不妨礙人們對安思遠的景仰,紛紛解囊競購,所以這次的藏品在拍場上的價錢至少提升了整整5倍。

馬未都:明知地攤貨,偏給300萬,古董教父確非浪得虛名!

西漢鎏金銅席鎮

第一號拍品是一個鎏金小熊,這件西漢鎏金銅席鎮賣了285.3萬美金,超出了在場所有人的預估。一堂四隻圈椅賣了968.5萬美金,現場一直人聲鼎沸,激動得不行。在拍賣會上還有一幅北宋書法家米芾的字,被書畫界的人稱為“潘貨”,就是潘家園的地攤貨,屬於公認的贗品。最後這幅字經過多輪競價,居然賣了55萬美金,摺合人民幣300多萬,當時就在現場的收藏家馬未都描述,那一刻所有的人都覺得簡直是瘋了,潘家園的地攤貨竟然能賣到如此高的價錢,真是聞所未聞破天荒的事,原因就在於這曾經是安思遠的藏品。

馬未都:明知地攤貨,偏給300萬,古董教父確非浪得虛名!

明黃花梨圈椅一套四張

這一點,和當年王世襄先生去世後,其收藏品拍賣專場的境況如出一轍,當然王世襄先生藏品全都是真品無疑。按照馬未都先生的理解,拍下這些藏品的人也不會想著再賣,一份錢買的是古董,一份錢買的是名聲,也是為留一份紀念。

馬未都:明知地攤貨,偏給300萬,古董教父確非浪得虛名!

米芾書法(配圖)

古董界有一句行話叫剩下的東西都叫“庫底子”,什麼都有。過去有的古董商死了以後,把好的藏起來不賣,留下的淨是好東西。安思遠則相反,生前把很多好東西都賣掉了,比如把淳化閣帖賣給了上海博物館,並且還捐了很多東西,曾給美國大都會博物館捐了一批畫,所以安思遠在業界被稱為有良心的古董商。

安思遠在生前和去世後都有很高的名譽,在資訊業和市場繁榮程度都不發達的過去,安思遠憑藉超凡的判斷力,對中國藝術和中國藝術未來的精準判斷,使他成為收藏界名符其實的“中國古董教父”。

馬未都:明知地攤貨,偏給300萬,古董教父確非浪得虛名!

安思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