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12 尋花橋榮記不得

尋花橋榮記不得

吃過老東江米粉,走到路口左轉就是七星巖景區。售票處工作人員告訴我們電子票只能到花橋大門取。聽到“花橋”這個地名,莫名興奮,因為白先勇的小說《花橋榮記》。

“提起我們花橋榮記,那塊招牌是響噹噹的。當然,我是指從前桂林水東門外花橋頭,我們爺爺開的那家米粉店。黃天榮的米粉,桂林城裡,誰人不知?哪個不曉?爺爺是靠賣馬肉米粉起家的,兩個小錢一碟,一天總要賣百把碟,晚來一點,還吃不著呢。”

我以為花橋一定有一家米粉店叫“榮記”。即便是小說虛構,為旅遊計,為文化計……或許也會有人以此為名開店,君不見大明湖畔的夏雨荷都搞得跟確有其人了一般?

可惜問了幾個當地人,並沒有“花橋榮記”,有的甚至連白先勇都不知道。桂林會不會把白先勇甚至白崇禧作為城市的驕傲引以為自豪?

白先勇出生在桂林。有人說他的文學作品、興趣愛好,甚至是語言和思維,都離不開桂林。雖然他在桂林只生活了7年,12歲就隨父親白崇禧去了臺灣,但據說他能講一口正宗的桂林話。

如今的花橋在七星巖景區裡面。景區外林立的商鋪飯館米粉店鮮有以“花橋”命名者。

20年前《花橋榮記》曾被拍成電影,鄭裕玲飾演臺北榮記米粉店老闆娘,周迅飾演盧老師的未婚妻羅小姐。花橋的鏡頭在影片中只是一閃現,彷彿時光倏然而過。

小說《花橋榮記》結尾,盧先生死了。米粉店老闆娘惦記著他欠的飯錢,去他租的房子裡試圖找點值錢的東西做抵押,結果只看到幾幅牆上的照片。

“中間那幅最大的,可不是我們桂林水東門外的花橋嗎?

我趕忙爬上去,把那幅照片拿了下來,走到窗戶邊,用衣角把玻璃框擦了一下,藉著亮光,覷起眼睛,仔細的瞧了一番。果然是我們花橋,橋底下是灕江,橋頭那兩根石頭龍柱還在那裡……”

我沒留意橋頭是否還有兩根石頭龍柱,只看橋下灕江水依然流淌不息。

桂林山水依然是“甲天下”的山水,不知花橋是否還是白先勇記憶裡的那座?

即便是,也早已橋是人非了吧。

寻花桥荣记不得
寻花桥荣记不得

穿花裙子的女人在花橋

寻花桥荣记不得
寻花桥荣记不得寻花桥荣记不得
寻花桥荣记不得寻花桥荣记不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