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荷蘭統治印尼300年為何不說荷蘭語?

一顆糖29306181


因為荷蘭在統治印尼時期,沒有大規模的移民或者說沒有完成種族替代。放眼全球,從15、16世紀開始,歐洲列強西班牙、葡萄牙、荷蘭、英國以及後來的意大利、德國等開始在世界“跑馬圈地”,美洲、非洲、大洋洲、亞洲等大部分地區淪為歐洲列強的殖民地。首先說美國,美國是英國在北美大西洋沿岸的“十三塊殖民地”為發端的,1607年,大約100多英國人來到了今天弗吉尼亞州中部河流詹姆斯河河口處建立了定居點,這是英國在北美所建的第一個永久性殖民地。此後的150年中,在北美洲大西洋沿岸地區陸續形成了十三塊殖民地,這就是美國的前身。以英國人為主的歐洲移民成為了居民主體,英語自然就是官方語言了。作為英國前殖民地加拿大、澳大利亞、新西蘭也是如此,但是加拿大面積第一大省魁北克省(面積166萬平方公里),官方語言為法語,因為魁北克最開始為法國的殖民地,法國移民佔主體,現在該省超過80%的人口為法國後裔。

在殖民時期的拉丁美洲,除了葡萄牙統治的巴西,拉丁美洲大部分地區為西班牙的殖民地,在拉丁美洲說以西班牙為官方語言的國家中,大部分是白人和印歐混血人佔多數,說葡萄牙語的巴西也是如此。

那問題來了,那為啥英語是印度的官方語言之一呢?另一個官方語言是印地語。在英國統治印度時期,英國也是和荷蘭統治印尼時期一樣,基本沒有往這些殖民地移民過。印度的南北無論語言和人種均差異較大,把英語作為官方語言各邦容易溝通,南方牴觸較小。並且英語是世界上使用地區最廣泛的語言,有67個國家把它作為官方語言,把英語作為官方語言是有好處的,印度軟件行業發達的一個重要原因恐怕就是英語的普及。而荷蘭語無論從影響力還是使用人口上與英語不是一個檔次,把荷蘭語做為官方語言有荷蘭、比利時、蘇里南等,也是南非的11種官方語言之一。

那為啥非洲的很多國家的官方語言是前宗主國家的語言呢?如英語、法語。這裡有一個很大問題就是非洲很多國家的邊界都是殖民時代歐洲列強人為劃定的,所以在很多國家並不存在一個人數上處於主導地位的民族,民族部族眾多,很多語言都沒有文字系統,把前宗主國的語言作為官方語言就成為一種理所當然。

印度尼西亞就顯得十分獨特,荷蘭在印尼的殖民時間大約是350年。在這麼漫長的時間裡,荷蘭沒有積極的推廣荷蘭語,而是實行了語言歧視政策,認為自己的文化和語言是高人一等的,不讓印尼人學習,人為地製造殖民政府與當地的障礙。並且1945年,印尼獨立時與荷蘭比較敵對,選擇了印尼語作為全國通用語言和官方語言。

說來也奇怪,印尼有300多個民族,其中爪哇族占人口總數的45%,巽他族佔14%,馬都拉族佔7.5%,馬來族佔7.5%,華人約佔人口總數的5%,其中爪哇族、巽他族、馬都拉族主要集中於爪哇島以及其附近的小島馬都拉島上。但是印尼語是以廖內方言為基礎的一種馬來語,大約總人口的7%作為母語使用,其他民族一般是以本民族語言作為母語,而把官方語言印尼語作為第二語言。其實印尼語與馬來西亞的馬來語的區別只是政治上的,類似於英語與美語的區別。這種語言結構簡單,易學易用,這恐怕也是其作為官方語言的原因之一吧。


十三叔看歷史


主要原因

第一,荷蘭殖民者的刻意

荷蘭人稱雄海上的時候,是世界上最富有的國家之一,而當時的東印度群島(印度尼西亞)大多都還是比較落後的地區,荷蘭人自認為高人一等,不願意教授被他們認為野蠻的當地土著人學習荷蘭語。同時,荷蘭人認為學習了荷蘭語容易開發當地人的智慧,不利於統治,所以也非常限制當地人學習荷蘭語。


第二,印度尼西亞環境所限制

荷屬東印度由上萬個大大小小的島嶼組成,領地支離破碎不形成一片,即便是比較大的婆羅州、蘇門答臘、爪哇島、蘇拉威西島,也是河流、熱帶雨林密佈,眾多的部落數不勝數,語言推廣起來非常困難。不僅僅是荷蘭語,就是如今印尼也有很多地區不說印尼語。

第三,印尼本身文化

在荷蘭殖民者到來之前,當地土著的馬來語就已經比較成熟,形成了穩定的語言。就好像印度很多人會說英語,但是自己的印地語仍舊流傳著,而荷蘭人又不願意教荷蘭語,印尼人自然也就繼續使用著馬來語。

荷蘭在印尼的殖民活動,主要維持在各種殖民掠奪方面,長期維持著商業壟斷與殖民擴張的雙重政策。英國等國在世界各地不斷輸出文化,而荷蘭卻似乎是個“不合格的老師”。當年作為荷蘭殖民地的很多地區,如今基本都找不到荷蘭統治的影子,荷蘭語也是幾個殖民大國母語中少有的小語種。


澹奕


最近才深入瞭解了一下印尼的納土納群島,也被荷蘭統治了300多年,也沒有說荷蘭語,這實際上與荷蘭的殖民政策有關。

首先,荷蘭是各大洋的馬車伕,也就是說荷蘭佔領殖民地的主要目的是為了商業貿易,因為荷蘭這個國家本身就是由一群商人建立的國家,所以商業貿易才是荷蘭人的重中之重。

其次,荷蘭是個小國,不像英國那樣建立龐大的殖民帝國,並對殖民地進行教化。由於國家人少,沒有那麼多的人才去殖民地從事文化教育事業,這也不是商人願意做的,無利可圖。

再次,印尼是千島之國,島嶼太分散,不利於進行語言教化。

第四,除了島嶼分散以外,荷蘭殖民印尼的時候,印尼很多部落還比較原始,很多土著部落有自己的語言,對於這麼落後的地區,荷蘭不想他們學習荷蘭語。

第五,由於荷蘭人口少,大部分到殖民地的人都是做生意的,所以荷蘭未進行大規模移民,單靠這些商人,很難使印尼學會荷蘭語。


銘蘇先生


還有回答者倒是談到了荷蘭,不過卻認為荷蘭不教印尼人學荷蘭語的原因是荷蘭怕印尼人學會了歐洲語言會不利於統治,可是英國、法國,葡萄牙,西班牙統治的殖民地比印尼大多了,他們怎麼不怕殖民地民眾學會了本國語言來反抗統治,可見這個邏輯是有問題的。

要搞清楚印尼不說荷蘭語的原因,還是要從荷蘭出發,荷蘭這個國家在近代歐洲扮演的角色比較獨特,他是最早的資本主義國家之一,無論是銀行,股票市場都是全世界最先建成的。荷蘭這個國家本身就是由很多省組成的聯邦國家,特別擅長遠洋商業貿易,因此被稱為“海上馬車伕”。近代荷蘭商人的唯利是圖是出名的,即使在和法國交戰,荷蘭商人也有向法國出售商品牟利的權力,國家利益觀念相當淡漠。

統治印尼的荷屬東印度公司這是由這樣一群大商人組成的。他們統治印尼的政策一切都是圍繞著荷蘭是否能夠從中盈利。推廣荷蘭語,還是用當地語言也是從此出發來考慮的。

其實,推廣荷蘭語好處是顯而易見的,首先是降低荷蘭人和當地人的溝通成本。其次是有利於荷蘭運用自己的文化影響當地土著居民。第三,通過荷蘭語,引進歐式教育可以提高印尼本地人的素質,促進殖民地的開發和發展。


這一切聽上去都很好,也是英法在殖民地推廣語言的原因,但只有一個問題,這個方案荷蘭拿來用在印尼的話,代價太高昂了。印尼是一個千島之國,種族繁多,人口眾多,語言複雜。要推廣荷蘭語,要從荷蘭的歐洲本土派出大量的荷蘭語教師前往印尼去教學,而且還要建立許多所語言學校來吸引印尼本地人來就學。這一切對於一個大國來說都是一個沉重的負擔,必須以舉國之力而為之。但偏偏荷蘭是個小國,今天人口只有印尼6%左右,就算是找那麼多荷蘭語教師前往印尼教學都是一件不容易辦到的事情。何況統治印尼的是荷屬東印度公司,他們的股東是大商人,很難做出拿出如此鉅額的投資去幹一件收效緩慢的事。

印尼語言地圖,僅圖上就表示出8+17+1共計26種語言,此外還有西巴布亞的巴布亞語族(不止一種語言),可見印尼本地語言的複雜程度

荷蘭人為了便利統治,很快找到了替代辦法。就是和現狀妥協,要求去殖民印尼的荷蘭人學習通用馬來語。印尼和美洲印第安人社會不同,雖然島嶼林立,但不同島嶼見的交往和貿易長期存在,在長期交往中形成一種基於馬來語的通用商業語言。

雖然印尼有那麼多種族和語言。但每個島嶼上的居民為了對外交往,總有部分人會通用馬來語。荷蘭人選擇採納和推廣這個語言作為殖民地通用語言。通用馬來語因此成為了印尼殖民地學校的標準語言,因為它相對於荷蘭語,在印尼更加通行,和各民族方言也更加接近,容易學習和推廣。

讓少數荷蘭殖民者學習通用馬來語,還是教會那麼多印尼人學荷蘭語,顯然第一種選擇對荷蘭東印度公司而言成本更低,見效更快。

因此,印尼被殖民三百年卻不通行荷蘭語,卻用不是任何民族母語的通用馬來語,是荷蘭東印度公司出於自身利益的選擇,是基於荷蘭和印尼國情而降低統治成本的理性措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