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特製精粉和高筋麵粉有什麼區別?

簡愛149315348


市場上面麵粉種類繁多,有特精粉,高中低筋麵粉,餃子粉,自發粉,全麥粉,富強粉等等。增加了我們選購的複雜性。下面分享一下各種粉的基本特性與食用方法供大家參考。不全面的地方歡迎下面留言補充。

先說下什麼是特製精粉:

特製精粉: 是經過多次去麥皮,反覆磨粉幾次而成的麵粉,口感好,但所含的維生素與營養價值丟失更多,長期食用特製精粉會導致維生素缺乏

下面說下面粉的分類及用途

1、麵粉按性能、用途分為:

①專用麵粉: 麵包粉,餃子粉,蛋糕粉等等


②通用麵粉: 標準粉,富強粉

③營養強化粉: 增鈣麵粉,富鐵面粉,7+1營養強化麵粉

2、按等級分為:

①特等粉: 低筋麵粉,用於製作蛋糕、餅乾等點心

②一等粉: 高筋麵粉,用於製作麵包

③二等粉:高筋麵粉,製作麵包

3、按精度分為:

特製一等粉: (富強粉)是小麥最核心的部分磨出來的麵粉,價格高,口味好,營養豐富,通常以“餃子粉”的形式出售


特製二等粉: 精度比特一粉低一些

普通麵粉: 中筋麵粉,適合製作包子、餃子、饅頭、各種中式點心

標準麵粉: 也是中筋麵粉,適合製作包子、饅頭、餃子。製作出來的食物鬆軟但帶著一點嚼勁

4、按蛋白質含量分為:

高筋麵粉: 顏色相對較深,手抓不易成團,蛋白質含量在12%-15%,延展性和彈性都高。適合做麵包、餃子、麵條、口感好的饅頭等

中筋麵粉: 顏色乳白,半鬆散狀態,一般市場出售的無特別說明的麵粉,都可以視作中筋麵粉。蛋白質含量為9%-11%,筋度中等,適合做包子、饅頭、中式麵點、餃子

低筋麵粉: 顏色較白,用手抓易成團,麩皮較少,蛋白質含量為7%-9%,筋性弱。適合做蛋糕、餅乾等需要蓬鬆酥脆口感的食物

再介紹幾種市場常見的麵粉:

自發麵粉: 大多都是中筋麵粉加入一定比例的鹽和泡打粉,無需技術使用方便只需要在此類麵粉中加入適量的水就可以蒸饅頭包子花捲、烙餅、炸油條等發酵類的食物。但不能用來做餃子、麵條。

自發粉使用時候一定要注意時效,其中的泡打粉在儲存至一定時間後,會不同程度的失去效用


全麥麵粉: 是整粒麥子碾磨而成,不篩除麩皮,營養價值很高,組織較粗,筋度不夠。食用太多會加重消化系統的負擔,可以加入一些高筋麵粉來改善口感


麵包粉: 高筋麵粉可以做麵包。但是麵包粉不等於高筋麵粉,所說的麵包粉是為了麵粉提高麵包的製作性能向麵粉中添加了麥芽,維他命,谷蛋白等增加蛋白質含量,以便於很容易製成體積更大的麵包

蛋糕粉: 低筋麵粉經過氯氣處理,使麵粉中酸價降低,利於蛋糕之組織和結構。如果買不到低筋麵粉可以用中筋麵粉調製,調製方法: 中筋麵粉和玉米澱粉比例為4:1。玉米澱粉可以降低麵粉的筋性,按這個比例就可以將中筋麵粉調成低筋麵粉。

溫馨提示:

①選購麵粉的時候要看麵粉的顏色,麵粉的自然色澤是乳白色或者略帶微黃色。如果顏色純白或者灰白就是過量使用了增白劑

②聞氣味,正常的麵粉具有麥香味,如果有異味或者是黴味,就是增白劑過量或者麵粉過了保質期,甚至是遭到汙染已經變質

③用手抓看含水量,標準的麵粉用手抓,麵粉從手縫流出,鬆手後不成團。如果水分過大,麵粉容易結塊甚至變質。含水量正常的麵粉,手捏有爽滑感,輕拍麵粉即飛揚。含水多的麵粉捏而有形,不易散,容易發黴結塊


如夢健康美食


特質精粉和高筋麵粉的差別在哪?又如何辨別?就讓壹碟廚師來為你解答吧!


特精麵粉是常見面粉,高筋麵粉加了強筋小麥。

高筋麵粉顏色較深,用手抓不容易成團,可以用來製作麵包。

多用於製作泡芙和千層酥。

特精麵粉雜質少,顏色比較白,多用於製作包子、餃子、餛飩。

所以這差別就很明顯了,首先是顏色上,其次是用途上。

麵粉食用用途主要從蛋白質上來看,而不是麵粉的名稱。而筋這個字,指的也是蛋白質含量。

首先高筋麵粉,蛋白質含量是10.5%到13.5%,屬於蛋白質含量最高的麵粉,所以它的用途是餃子、麵包、泡芙、油條、千層餅。

其次中筋麵粉,也叫特精粉,蛋白質含量是8.0%到10.5%,其用途為麵條和點心,適合做包子、饅頭、烙餅、麻花等中式點心。


最後是低筋麵粉,蛋白質含量為6.5%到8.5%,其用途為點心、菜餚,適合做鬆散、沒有韌性、酥脆的點心。


用手握住麵粉時,成團的就是低筋麵粉了,而且中、低筋麵粉顏色偏白。


建議購買時可以查看外包裝上的蛋白質含量。


碟哥遊天下


由本老頭來回答一下吧!

特製精粉和高筋粉是不應該在一起進行比較的,因為這是業內對小麥粉的兩種完全不同的分類,而且都不是國家標準的分類。

先說高筋粉,這是相對於中筋粉和低筋粉而言的,其分類標準是麵粉中麵筋含量的多少。麵筋含量多少與小麥品種有關。這個標準目前尚無國家標準,只是按照行業慣例進行區分。食品工業上區別起來比較麻煩,老百姓識別方法比較簡單,就是看面口袋上營養成分表,每100g麵粉蛋白質含量在12g以上的為高筋粉(也叫“強筋粉”),蛋白質含量在9-12g之間的為中筋粉,蛋白質含量在9g以下的為低筋粉(也叫“弱筋粉”)。

再說特製精粉,這是相對於精粉、標準粉、全麥粉而言的,其分類標準是看麵粉加工的精細度及麥麩含量的多少,而與小麥品種及麵筋含量關係不大。

再解釋一下,就是高筋小麥可以加工成特精粉,也可以加工成標準粉等;中筋、低筋小麥也是如此。而特精粉既可以是高筋粉,也可以是中筋粉或低筋粉,精粉、標準粉、全麥粉也同樣!

看看實例:

香雪特精粉,蛋白質含量為9g,屬中筋粉,接近低筋粉。



香雪全麥粉,蛋白質含量11g,屬中筋粉,接近高筋粉。

香雪高筋特精粉,蛋白質含量12.2g,屬高筋粉。





按照國家標準及行業標準,我國小麥粉大致有以下幾種分類:

一、按照小麥粉加工精度對面粉的分級,這也是現行國家標準(GB 1355)的分級標準,為特製一等、特製二等、標準粉、普通粉四個等級,分別對應本老頭小時候就有的對白麵的分級:特製一等對應特精粉,特製二等對應精粉、富強粉,標準粉原名不變,普通粉對應黑麵、全麥粉。

二、按照小麥粉的筋力強度和食品加工適應性能對面粉的分類,也是國家組織有關部門正在論證的對現國標修改的分類。擬將小麥粉分為三類:

強筋小麥粉——主要作為各類麵包的原料和其他要求較強筋力的食品原料。即現在常說的高筋粉。

中筋小麥粉——主要用於各類饅頭、麵條、麵餅、水餃、包子類麵食品、油炸類麵食品等。 由於中筋小麥粉對應的筋力強度和食品加工適應性能較廣,又擬將中筋小麥粉分為南方型中筋小麥粉和北方型中筋小麥粉。

弱筋小麥粉——主要作為蛋糕和餅乾的原料。即現在常說的低筋粉。

普通小麥粉——考慮到有些特殊產品無法按強筋、中筋和弱筋小麥粉進行分類,統一歸併在普通小麥粉中,該類小麥粉只規定其常規指標,不涉及小麥粉的筋力強度。

三、按照行業標準對小麥粉的應用進行分類。如麵包粉,餃子粉,蛋糕粉,饅頭粉,自發粉等等。

四、現階段小麥粉的選購

由於上述內容尚未得到國家批准,因而小麥粉名稱混亂的局面還將延續一段時間。那麼,現階段我們消費者應該如何選購小麥粉呢?

1.從麵食賣相、口感上選,雪花粉最佳,以下依次為餃子粉、特精粉、麥芯粉、精粉、砂子粉、標準粉、全麥粉等。各地飲食習慣不同,名稱各有不同,僅供參考。

2.從麵筋強度及適用範圍來選,有面包專用粉、高筋粉,餃子粉,中筋粉,蛋糕粉等。看小麥粉面筋高低,不能僅看商品名,最重要的是要會看麵粉包裝袋上印製的《營養成分表》,其中最重要的指標就是每100g麵粉中蛋白質的含量。

此處敲黑板、畫重點:蛋白質含量低於9g的為低筋粉,主要用於製作蛋糕、曲奇、餅乾等;蛋白質含量在9-12g之間的,為中筋粉,我們日常使用的最多,主要用於製作饅頭、餃子皮、烙餅等;蛋白質含量在12g以上的為高筋粉,主要用於製作麵包、油條、麵條等。

在大型超市裡,低筋粉、高筋粉一般在烘焙專櫃有售;中筋粉在糧食區有售。


留鬍子的帥老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