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15 黃劍武:從書法畢業展看書法教育的雙重困境

黃劍武

【本題話題】畢業季:如此成果,怎能交卷?

策劃:顏培大 李振偉

編者按:書法作為中華傳統文化之精髓,日益受到教育部門的重視,並已有逾百所高校相繼開設書法專業,其招生規模也在逐年擴張。近日,河南省某高校書法專業畢業展卻廣為大眾所詬病。例如,網友調侃:“是出來搞笑的嗎”“師生一起回爐重造吧”“這麼多學校的畢業展,這是我看得最仔細的一次,特別想知道老師是誰……”“試問這些老師拿著每月的俸祿都做什麼……”等。確實,該展展出的作品不僅筆法生澀稚嫩,稍可觀的幾件竟還是臨摹作品。其實,近幾年無論是專業美院還是綜合類大學的美術學院,圍繞畢業生作品展引發的話題爭議不斷。不管是展陳形式如何花樣翻新,但和作品的實際水平比起來,還是顯得雷聲大、雨點小,過於浮躁了些。那麼,我們不禁要追問,學生經過多年專業學習卻為何屢交遭質疑的答卷?僅僅是學生本身疏於練習的原因嗎?是學生水平問題,還是教育水平的問題?本期時評,特邀請相關專家展開討論:畢業展上出現如此“作品”,責任究竟在誰?應如何尋求改變?

從書法畢業展看書法教育的雙重困境

□ 黃劍武

近期,各校的書法畢業展紛紛亮相,以展示四年來的學習成果。不少院校的畢業展不但缺少掌聲,還引起了廣大書法愛好者的眾多非議。原因是這些畢業展的水平引起了大家的質疑,為什麼學習了四年,水平卻讓人感到十分沮喪,以至於某些學校的書法畢業展上,臨帖習作也拉來湊了數,創作作品的水平自然不用多說了。

黃劍武:從書法畢業展看書法教育的雙重困境

書法在中國傳統的教育中,在千餘年的傳習中逐漸形成了較為固定的研習方式,學書者往往會經過描紅、臨帖、脫帖再到創作等幾個過程,在這幾個過程中,以自學為主,老師點拔為輔,學書者各自領悟,造化由人。而書法現代教育的興起後,已不完全拘泥於此教規,那麼,教師的教學方法顯得尤為重要。

必須提到的是,書法的實用性基本被其他書寫工具所代替,尤其是電腦鍵盤的出現,書法首先在書寫的實用功能上已經基本喪失。繼而,在現代社會,書法學習者的職業選擇顯得十分逼仄。這對於在入學前便作為報考志願去選擇專業的學生來說,多少顯得有些無奈,所以在就學前便有了些許學習障礙。學為了文憑,文憑為了就業,似乎成了通識。對某些網絡跟蹤調查的就業排名相對靠後的書法專業來說,這無疑又是一個更加殘酷的現實,也是缺乏學習動力的原因之一。真正熱愛書法而報考書法的學生,可以說是非常少。當然,畢業展水平比較低,學生本身學習動力不足、荒於練習鑽研是主觀原因,就業困難才是客觀原因。

作為書法專業的學生,四年的專業集中訓練,時間並不算短。如果刻苦學習,認真研習,應該是會有很大的提高的。傳統教學通常是從研習碑帖,然後再出帖找到個人興趣進行創作,這並非易事,進去難出來更難,因此怎麼教怎麼學尤為重要。從今天看,學院教學也不全需拘泥此法,從認識方法到書寫方法(觀念),可視為教學的重要原則。在這個艱苦磨礪直至蛻變的過程中,不可忽視的是教師,教師的引導對學生的學習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好的方法可以事半功倍,不思教法則誤入歧途,難有成效。不少教師在教學之初認為書法傳統必須繼承,但是隨著對經典碑帖或名家名作研習的深入,又發現越來越沒有信心,教和學都沒有信心,發展前景也沒有信心。在傳統書法基礎上突破和創新感到太難,傳統太深距離太遠,難以超越古人,只有跟古人研習陳法求得小的融合或創新,這最後會成為一個對傳統書法的認識問題和教學障礙。這個認識制約了教學的未來發展和學生學習的積極性,這個問題的瓶頸突破需要視野的擴展和方法論的重新建立,即在古人研習方法上的再認識和創造。此外,書法專業和教師在學院裡的邊緣現象也值得關注,以就業率評價書法專業,難以申報重點學科而被弱化等,都是書法教學發展艱難和書法教師缺乏工作積極性的重要原因。

黃劍武:從書法畢業展看書法教育的雙重困境

書法畢業展上的作品折射出當下書法的兩個困境:書法的發展困境和書法教學的困境,這雙重困境,並非僅僅是學院教育的單方面問題所致,同時間接反映出目前國內對傳統藝術的認識誤區。這裡除了有傳統藝術本身發展制約的問題外,還摻雜了太多功和利的關係,正是用功利之心對待書法的發展和教育問題,才出現了諸多奇怪現象。

傳統藝術的繼承和發展普遍有一個特徵,它從來都不在人多,而在於現象實質本身,當你不經意時,它已漸行漸遠,當你回頭尋找時,已面目全非,而這種案例在近三十年的文化發展中並不少見,這依然是值得進一步關注和反思的。

查看更多藝術資訊請下載中國美術報網APP

中國美術報網網址:http://www.zgmsbweb.com/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