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18 合肥30條新政力推經濟,加快成為長三角城市群高質量發展增長極

6月15日,合肥市政府新聞辦召開新聞發佈會,正式發佈《合肥市培育新動能促進產業轉型升級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若干政策》(簡稱《高質量發展30條》)及“150條實施細則”。未來幾年,合肥市將全面落實國家戰略,加快成為全省高質量發展樣板區和長三角城市群高質量發展增長極。

關鍵詞:國家戰略全力打造高質量發展樣板區

在落實國家戰略方面,合肥市將高水平建設合肥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中國製造2025”試點示範城市、巢湖流域國家生態文明先行示範區,積極推進長三角城市群一體化發展和長江中游城市群聯動發展,加快建設世界級科技創新策源地、國家級產業創新核心區和中國製造強市。同時,全面提升經濟發展質量,加快成為全省高質量發展樣板區和長三角城市群高質量發展增長極。

值得一提的是,為全面提升發展水平,合肥市將實施市區新財政體制,優化促進工業、自主創新、農業、服務業和文化產業發展等各項政策。一方面,支持合肥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建設世界一流高科技園區、合肥經濟技術開發區建設全球知名先進製造業集聚區、合肥新站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建設世界級新型顯示產業集群示範區、安徽巢湖經濟開發區建設全國有影響的大健康產業集中區。

另外,支持瑤海、廬陽、蜀山、包河四個城區全力打造國際化都市區核心區、現代服務業集聚區、新經濟新業態發展先行區;支持肥東、肥西、長豐、廬江、巢湖全力增強新型工業化主戰場作用,成為全市發展新引擎、全省縣域發展排頭兵。同時,支持巢湖流域建設國家生態文明先行示範區,將美麗巢湖打造成為生態文明安徽樣板、綠色發展全國示範。

關鍵詞:文化強市打造一批前瞻性重大文化科技融合項目

文化是一座城市的靈魂。為高水平建設文化強市,合肥市將大力實施文化融合發展行動計劃,支持文化與科技、旅遊、體育等相關產業融合,創新文化金融產品和服務方式,降低文化企業融資成本。同時,打造一批前瞻性重大文化科技融合項目,建設一批富有特色的文化旅遊項目,培育一批功能品質俱佳的文化體育項目,單個項目最高給予1000萬元補助。

值得一提的是,合肥市將統籌規劃文化(體育)產業園區和基地佈局,加快園區(基地)專業化、品牌化、特色化發展,因地制宜培育一批新興文化(體育)創意產業園(基地)、街區、小鎮、樓宇、服務平臺、重點實驗室,最高給予1000萬元補助。

關鍵詞:科學中心形成一批國際領先的原創成果

合肥市獲批建設國家綜合性科學中心一年多來,已有不少成果。為加快建設濱湖科學城,合肥市將重點支持大科學裝置集中區、量子信息科學國家實驗室、聚變堆主機關鍵系統等重大科學基礎設施建設,在量子信息、核聚變等領域,形成一批具有國際領先水平的原創成果;在人工智能、網絡安全、生命科學等領域,形成一批引領性、顛覆性技術,全面提升參與全球科技競爭合作能力。

在創新平臺方面,積極推進院地合作,共建高端協同創新平臺。一方面,集中支持中科大高新園區、合肥北航科學城、中德合作教育示範基地等綜合性創新平臺建設;另外,重點支持中科大先進技術研究院、清華公共安全研究院、中科院技術創新院、合工大智能研究院、哈工大機器人創新院、合肥離子醫學中心、大基因中心等高端創新平臺,建立市場化運營機制。

關鍵詞:創新能力新認定的國家級創新平臺最高獎補300萬元

今後,合肥市將通過擴大天使基金規模、“借轉補”等方式,重點支持人工智能創新平臺、智慧能源創新中心等交叉前沿研究平臺建設,支持行業龍頭企業聯合高校院所爭創國家級創新平臺、聯合上下游龍頭企業共建產業創新中心。支持企業提升技術(創新)中心層級及聯合國內外研究機構開展關鍵技術攻關;支持國家專利導航實驗區、國家知識產權示範園區建設。

對新認定的國家級創新平臺最高給予300萬元獎補,考評優秀的最高再給予100萬元獎補。對新認定的“雙創”示範基地,最高給予500萬元獎補。對新認定的國家級國際合作基地給予100萬元獎補。對外資設立的研發機構最高給予500萬元獎補。對高新技術及戰略性新興產業企業研發費用,最高給予300萬元補助。對符合條件的新建新興產業關鍵共性技術研發和第三方檢驗檢測平臺,最高給予1000萬元補助。

關鍵詞:製造業加快建設世界級“智慧+”產業集群

為建設世界一流產業集群,合肥市將大力支持新型顯示、集成電路、智能語音及人工智能等核心產業,加快建設世界級“智慧+”產業集群;大力支持新能源汽車、光伏等核心產業,加快建設具有國際競爭力的“綠色+”產業集群;大力支持家電、工程裝備等優勢產業,推動高端製造、智能製造、綠色製造、精品製造和服務型製造,加快升級成為具有國際影響力和競爭力的先進製造業基地。

而在推進製造業轉型升級時,合肥市將鼓勵企業開展智能化改造提升整體制造水平,對技改項目最高按固定資產投資額的20%給予獎補。對新建重點項目,按固定資產投資額的5%給予獎補,對通過國家智能家用電器技術認定的產品給予最高100萬元獎補。實施增品種、提品質、創品牌“三品”戰略,對國家級、省級消費品工業“三品”戰略示範企業,最高給予100萬元獎補。

打造一批單項冠軍、隱形冠軍企業

今後幾年,合肥市將推動產業基地成為支撐經濟高質量發展的主力軍。對新認定的國家級、省級、市級重大新興產業基地(試點)給予補助,年度績效評估優秀的,加大獎補力度。對市級重大新興產業工程購置研發、生產設備最高給予3000萬元補助。對市級重大新興產業專項研製費用給予連續3年、最高3000萬元補助。

合肥市還將加快培育行業領軍企業、龍頭企業,以及填補國內行業空白、快速成長的行業骨幹企業,打造一批製造業單項冠軍企業和隱形冠軍企業。對大企業上臺階最高給予600萬元獎勵。實施“專精特新”中小企業培育和民營經濟提升行動,扶持小微企業提檔升級。對企業新建戰略性新興產業項目購置關鍵設備最高給予2000萬元補助。對國家級試點示範,最高給予500萬元獎補。

關鍵詞:服務業大數據企業最高一次性獎勵100萬元

除了要提升金融服務水平,合肥市還將做強生產性服務業。一個重要方面就是推動生產性服務業向專業化和價值鏈高端延伸,支持大數據、雲計算、物聯網等高技術服務業發展。去年,合肥市數據資源局成立,意在打通數據壁壘,意在“讓數據多跑腿、群眾少跑路”。為此,合肥市將鼓勵新認定大數據企業做大做強。

今年,對市級新認定的當年實際到位資本金達500萬、800萬、1000萬的大數據企業,視企業運營情況和貢獻程度等,分別給予50萬、80萬、100萬元的一次性獎勵。此外,經市級認定的大數據企業,從事數據採集、加工處理、交易等數據資源服務,年度數據資源服務收入總額累計達500萬元、700萬元、1000萬元的,將分別給予50萬元、60萬元、70萬元一次性獎補。

關鍵詞:對外開放推動汽車等優勢產能和裝備“走出去”

對外開放方面,合肥市將支持開放通道、平臺高標準建設、高水平運營、高質量發展,推動構築大通關方式,形成陸海空聯動、東西雙向互濟的開放發展新格局。一方面,加快合肥航空港一類口岸、合肥水運港二類口岸開放步伐。加快合肥國際內陸港建設,積極申建合肥國家鐵路對外開放口岸。進一步打響合肥中歐班列國際品牌的同時,將航空港打造成為安徽省口岸門類最多、檢驗最便捷的口岸高地。

另外,促進外向型經濟提質增效。合肥市將鼓勵重點企業提升競爭力,支持中小企業開拓國際市場,支持出口企業加強防範收匯風險體系建設,積極承接加工貿易產業轉移,擴大先進設備和關鍵零部件進口,提高外資利用水平;鼓勵企業加強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務實合作,推動汽車、家電、新能源等優勢產能和裝備“走出去”。

關鍵詞:人才保障創業類引進人才最高資助500萬元

人才是合肥市高質量發展的保障,合肥市將實施“雙引雙培”計劃,大力引進海內外創新創業領軍人才和高層次人才創業團隊,大力培育“廬州英才”和“廬州產業創新團隊”。對創業類引進人才最高給予500萬元資助,創新類引進人才最高給予100萬元資助。對引進的高層次人才創業團隊,最高給予1000萬元專項資金或2000萬元創業引導基金扶持。

在新一代信息技術、新能源、智能製造、生物產業、節能環保、新材料和現代服務業等產業領域,支持企業大力引進發展急需的技術骨幹和緊缺人才,每年重點資助3000人左右,3年內最高給予每月3000元生活補助。

圍繞戰略性新興產業、高端裝備製造業、裝配式建築業、現代服務業等領域,實施高技能人才培養工程。按省定高級技師5000元/人、技師3500元/人、高級工2000元/人標準,給予研修提升補助。推行“名師帶高徒”、“技能大師工作室”等新型學徒制,每位名師給予一次性2萬元帶徒津貼,每個市級技能大師工作室給予一次性10萬元補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