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探訪海拉爾地下工事,日軍在東北建立的最大要塞,被稱為地下城市


進化日軍海拉爾軍事要塞地下工事入口。是日本關東軍為進攻蘇聯在中國東北邊境設立15處軍事工事中最大的兩處要塞之一(另一處為黑龍江省東寧要塞)。

北山陣地的地上地下工事非常複雜、規模龐大、各種設施齊全,屬於海拉爾防區的指揮中心,被稱為“地下城市”。圖為工事通道和照明。

當時海拉爾的防務隸屬於日本關東軍蒙疆駐屯軍第80混成旅團其司令官叫野村登歸江.從文獻上看北山要塞是目前我國同類遺址中規模最大、保存最完好的一處,要塞的地下軍事工事為東西走向,均為鋼筋混凝土澆鑄而成。

各種工事總面積10000平方米。地下工事由一條主幹道和多條支幹道連貫組成,通道總長約4000餘米,總面積5000平方米(現在闢為展區的面積不足其二十分之一)。圖為地下工事將校室入口。

北山陣地地面形成環行建有30餘個鋼筋混凝土明碉暗堡、各種炮陣地、永備火力點,實行輕重火力配置,碉堡結合對空火力交叉。圖為醫院入口。

整個工程耗時約四年 動用中國勞工約13萬人在工程中和完工後幾乎全部被日軍殺害,解放後找到倖存勞工僅有一人。圖為工事內的廁所。

在北山和敖包山之間的一個萬人坑中找到數以千記被鐵絲洞穿肩胛骨的勞工遺骸就是日本人殺人的鐵證! 再有據講解員介紹為了保密連參與工程的日本非軍方人員也在之後被全部遣返回國並嚴密監視。圖為地下工事病房。

1945年8月9日零點10分,蘇聯紅軍從東、西、北三個方向,在四千多公里的戰線上,越過中蘇、中蒙邊境,向關東軍發動突然襲擊。次日摧毀了敖包山,日軍守軍走出要塞投降,地面要塞被悉數摧毀,地下工事得以保留,圖為醫院入口。

此處要塞以其特殊的地位被保留下來,並作為日軍侵華的鐵證,部分對遊人開放,作為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圖為發報室。

地下工事位於內蒙古自治區呼倫貝爾市,現闢為“海拉爾要塞遺址博物館”,圖為地下工事出口臺階。

地下工事主幹道,道路兩側為排水溝。

鍋爐房用水儲備室。

地下工事有十幾個通向地面永備火力點的出入口,該軍事要塞當年就是為與蘇聯開戰修建的大後方。

轉角處的射擊孔。

13萬同胞喪命於此,參觀後的沉重感揮之不去。沒有沒來由的愛,也沒有沒來由的恨,東北人對日本人的殘暴痛徹心骨,冰冷的混凝土建築上,每一寸都沾著中國人的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