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15 掌握這些學習方法你也可以考——第一

一、要過心理關

第一人人可以佔,原來佔第一的同學也不一定就比你更聰明多少,腦細胞也不一定比你多。愛迪生不是說過“天才是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加上百分之一的靈感”嗎?!所以你第一要過心理關,就是說:要堅信你一定能成功,一定會超過現有的第一,包括現在是第一的你自已。

二、要先自己用腦,後請教別人

實踐證明,通過自己用腦學到的知識,印象深,記憶牢;即使有些問題自己用腦解決不了,再去請教別人,然而一旦弄懂,其記憶效果仍然是深刻的。“信心比天才更重要”。自己用腦解決問題,可以堅定信心,鍛鍊意志,這就是克服困難,爭取勝利的重要品質。

三、學習態度要端正

每次上課前,一定要把老師準備講的內容預習好,把不好理解的、不會的內容做好標記,在老師講到該處時認真聽講。如果老師講了以後還不會,一定要再問老師,直到明白為止。當一個問題問了兩遍三遍還不會時,一般的同學就不好意思問了,千萬別這樣,老師們最喜歡“不問明白誓不罷休”的性格了。上課時要認真聽講,認真思考,做好筆記。做筆記時一定要清楚,因為筆記的價值比課本還要大,將來的複習主要靠它。

課下首先要做的不是做作業,而是把筆記、課本上的知識點先學好,該記的內容一定把它背熟。這樣會大大提高你做作業的速度,即平常說的“磨刀不誤砍柴功”。做作業時應該獨立思考,實在不能解決的問題,再和同學、老師商量。問同學時,不要問這道題結果是什麼,而是要問“這道題究竟怎麼做?”“這道題為什麼這樣做?”有的同學總是問:“這道題是什麼意思,讀不懂。”這是低級問題。如果讀不懂題就問,能問出什麼名堂,別人講的你能聽懂嗎?所以,一定要多讀幾遍題,理解題目的內涵,大部分題其實你是會做的!

四、專心聽講

按要求教師講一節課要用四節課的時間備課,備重點難點的處理方法、備引入新課的方法、備本節課的教學方法、備如何複習和本節課有關的以往的知識、根據以往的經驗學生容易出現問題的地方等等,教師都要仔細斟酌,教師都是本、專科以上的大學生,要講好這節課還要下這麼多功夫。所以專心聽講是非常重要的,如果上課不專心聽講,下課要多用幾節課的時間也達不到這樣的結果。最近一個學生到我這裡心理諮詢,說“我上課愛睡覺,控制不了自己,怎麼辦?”,我瞭解了他的作息時間,晚上12點不睡,看書、上網,我說你本末倒置了,上課睡覺,聽不懂,晚上補,化費了時間,耗散了精力,成績提不高,你要調整你的作息時間。

五、要學會記賬

你的學習一定要有一本賬,你什麼時候做得好,記下來,什麼時候錯了題,記下來(注:賬本上只記“今天錯題為《備忘錄》××頁×題)。課下幾點幾分學了英語,記錄好;幾點幾分至幾點幾分學了物理記下來。把你生活中鍛鍊、學習的分分秒秒記錄在你的賬本上,把你每次作業和考試中的正確題數、錯誤題數和錯誤題號(《備忘錄》上的頁號題號)一一記錄在你的賬本上。把你每天學會的知識點都記錄在賬本上,以備明天、後天再檢查一下自已是否真正掌握了這些知識點。在賬本上過去了幾天的知識點,你一定要學會並能熟練掌握。

賬本記錄的是你學習、鍛鍊中每一個細節。這樣記下來,在校生活中,每天約有一頁32開紙的記錄量,不在校時可能有兩頁32紙的記錄量。在星期和假期裡千萬不能間斷。把你的賬一天天積累起來,這就是你所走過的第一之路。

掌握這些學習方法你也可以考——第一

六、要學會解決疑難

通過作業發現問題,及時糾正,或和同學們討論,或問老師,或再看一遍課本,當天問題當天解決,不留知識缺陷。通過課前預習,專心聽講,及時複習,獨立作業不會做的作業就不會太多了。就好像認識一個人一樣,第一次見面剛認識;下次見面,點點頭認識,見過面;第三次見面是朋友了;第四次見面是老朋友了。學習新知識也是這樣,經過四遍的學習,一般的沒有問題了,但如果這作業和以前的知識有聯繫,比較綜合,或者這個類型的題你沒有見過,需要自由發揮、創造,可能你還會有疑難的問題,這時就要馬上解決。如果不及是解決疑難,使知識缺陷不斷增加,產生惡性循環,必然導致學習無法有效地進行下去。要備一個疑難記事本,把出現的問題都記錄下來,考試前再集中複習一遍,考試中就不會做錯了。你不要認為糾正了,就不會在出錯了,大腦記憶東西有一個反覆的過程,過了一段時間,糾正的疑難又模糊了,如果考試前再集中複習一遍,考試就萬無一失了。

七、要重視循序漸進

循序漸進是掌握知識的規律,也是學習文化知識的捷徑。在學習中,要像攀登臺階一樣,步步穩重拾階而上,不斷地藉助“舊知”去獲得“新知”,溫故而知新,慢中求快,穩中求好。如盲目追求速度和數量,其結果必須是“欲速而不達”,多學而不獲,事倍功半。

八、系統小結

學完一章一個單元后,以教材為依據、參照課堂筆記、作業和有關資料進行系統小結,把本章所學的知識總結出一、二、三個大問題,大問題中又有幾個小問題,用幾句精煉的語言準確地表述出來;或者用列表總結法或者用繪製學習地圖法總結,在原有的知識基礎上形成一個知識體系。系統小結是學習者把課本知識轉化成自己的知識,深刻地理解知識、牢固地記憶知識和靈活地應用知識的過程,可以達到發展智力、增加能力的目的。系統小結和課前預習一樣都是培養能力的最重要的措施之一,堅持下去,你會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九、惜時如金

被譽為“發明大王”的美國科學家愛迪生從來不讓自己空閒一會兒,只要腦子裡出現一個新的想法,無論吃飯吃到一半時,還是半夜一覺醒來時,他都會立即抓住不放。他每天工作十幾個小時,直到實在疲倦,才在實驗室內稍睡一會。由於他每天工作時間比一般人長得多,相當於延長了生命,所以在他79歲時,就宣稱自己是135歲的老人了。時間就是生命,時間可以創造奇蹟!道理雖然十分簡單,然而在現實生活中,真正懂得珍惜時間的人卻不是很多。所以,有志者就應當像那些科學家一樣惜時如金,分秒必爭。

十、要養成自我總結的習慣

每做完一個習題,要總結本習題有哪幾種類型,每種類型的一般解法或證法是什麼,在運用基礎知識方面有哪些重要技巧,通過練習對基礎知識有哪些新的認識等等,從而提高綜合運用知識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十一、要學會繪製知識網

在學完一章或一單元后,應會根據教科書的內容,以某一原理或某一概念為線索,繪製知識網(也叫知識結構網),從而使自己能更加全面更加深刻地理解和掌握已學的知識。

十二、要編制複習提綱

每學完一單元,要在認真看書的基礎上,對本單元基礎知識總結出簡單的複習提綱,然後離開課本順題綱默想或重點默寫,力求把課本知識變成自己的東西,做到融匯貫通、準確熟練。對重要思路和推理方法及運用技巧等,要歸類對比,轉變為自己的實際技能。

雖說在素質教育的今天學校不排名次,但學習出類拔萃是我們努力的目標,是我們考上高一級學校的必要條件,也是我們走向社會後,做好每一件工作的資本。同學們,去爭取第一吧。如果你一年年按上面的要求做,你一定能佔第一。如果大家都這樣去做,即使你佔不了第一,一定也能成為出類拔萃的學生,因為大多數的同學沒有這樣的毅力,沒有這樣好的學習方法和生活方式。同學們,為美好的明天奮鬥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