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明朝萬曆年間播州楊應龍叛亂時,雲南沐氏有什麼行動嗎?

小旦122


根據明朝相關史料記載,明萬曆十八年(1590年)至二十八年(1600年)六月,四川、貴州、湖廣三省官軍聯合平定四川播州宣慰使楊應龍叛亂。雲南沐府沒有參加此次平叛。

播州楊應龍叛亂總共分為幾個階段

第一階段:楊應龍於隆慶六年(1572年)襲為播州宣慰使後,數從征戰,恃功而驕,陰生割據四川之謀。萬曆十八年,貴州巡撫葉夢熊、疏請發兵進剿,但四川撫、按竭力主撫,征剿未果。二十一年正月,巡撫都御史王繼光至重慶調查,楊應龍公開對抗,遂與總兵劉承嗣、參將郭成等議分三軍,全力進剿,並檄請貴州兵北上增援。兩軍戰於婁山關(今貴州遵義北)一帶,官軍死傷大半,被迫撤兵。萬曆二十二年三月,兵部侍郎邢玠總督貴州,主撫之議又起。明廷因朝鮮戰爭吃緊,無力分兵攻剿,遂暫緩對播州的征討。楊應龍趁機攻城略地,擴充實力。

這段時間,明廷正在進行萬曆三大徵裡規模最小的朝鮮戰爭,無暇抽出手對付土著楊應龍,因此雙方修生養息沒有戰爭。

第二階段:萬曆二十八年,徵兵大集,二月,在總督李化龍指揮下,明軍分兵八路進發,每路約三萬人。劉綎進兵綦江,連破楠木山、羊簡臺、三峒天險。又敗應龍之子朝棟所統苗軍。其他幾路明軍也取得勝利。三月底,劉綎攻佔婁山關,四月,楊應龍率諸苗決死戰,又敗。綎進佔楊應龍所依天險之地龍爪、海雲,至海龍囤(今遵義西北),與諸路軍合圍之。六月,劉綎又破大城。應龍知大勢已去,與二妾自縊,子朝棟等被執,明軍入城,播州平。後分其地為遵義、平越二府,分屬四川、貴州。

從上圖我們可以看到,紅圈的位置是原本的播州位置,而畫藍圈的是雲南的首府昆明的位置,也就是說,沐府所在的位置是在播州楊應龍的後方,也就是黔西南的位置,按照貴州地理形勢來說,黔西南道路難行,多山不利於行軍,這是第一,第二我們來看一下萬曆二十二年至二十八年的歷史記錄

萬曆二十一年,緬人復入寇,昌祚逐之。連戰俱捷,遂傅於緬,會群蠻內亂乃還。

從萬曆十三年開始,沐府就從昆明移駐洱海,為的就是防備緬甸從廣西,雲南兩個方向侵略中國內地,明緬戰爭曠日持久,邊境不得有失。這場戰爭一直持續到萬曆三十四年,緬軍30萬進攻木邦(原屬明朝的地方),明軍救兵不至,木邦失陷。至此以後,明朝與緬甸之間的戰爭基本上停止了,這是因為:明朝方面,明朝廷的統治已陷於危機,再也無力收復被緬甸佔領的廣大地區。

以上


打拳擊的貝吉塔


萬曆皇帝蕩平播州,雲南沐氏派出滇軍參戰,其中就包括特色兵種——象兵。滇軍的統兵人物為沐粲,官職管守備事指揮,歸屬於原任貴州總兵童元鎮的麾下。

播州相當於現在的遵義市,叛逆的土司(播州宣慰使)楊應龍擁兵10多萬,曾先後2次挫敗明軍的征伐。一方面是因為楊應龍驍勇善戰(多次為明朝立下戰功),播州土兵勇猛異常;另一方面,“萬曆三大徵”的寧夏之役、朝鮮之役正在進行,明朝分身乏術。

最終解決是明軍的第3次征伐播州,調集官兵多達24萬,從四川、貴州、湖廣方向,分8路進剿播州。沐粲屬於貴州方向的烏江路,萬曆二十八年(1600年)二月,率領滇軍出戰。可惜,這次滇軍的表現不佳,出現“河渡關慘敗”,而當時各路兵馬基本都打了勝仗。

當童元鎮領著眾兵將出動的時候,曾是明朝正二品“驃騎將軍”的楊應龍,不屑一顧地說到:“謝遊擊不曉兵事,沐家公子乳臭未乾,雖有岑紹勳,但也不足為慮。”

沐家公子乳臭未乾,真的假的?戰場交鋒自然見分曉。三月十五日午時,播州兵劫營,河渡關附近的滇軍兵營首當其衝。滇軍趕忙出動“古代坦克”——象兵,不幸的是播州兵悍不可當,他們衝向象陣射殺象奴,結果大象受驚後逃。

這樣一來,滇軍的陣地被大象橫衝直撞,很快就陷入混亂。播州兵軍勢大振,全力攻進明軍營盤,交鋒之間明軍火藥誤燒自家營盤,大軍遂崩潰。

滇軍不能支撐,跟隨其他明軍欲退回對岸老營,不料潰兵登上浮橋過多,橋繩斷裂、浮橋毀壞。沒辦法,不想在岸邊被斬殺,就只能遊過河……水性好的將士還能登上彼岸,水性差的、不識水性的將士皆成“落水鬼”,可以說明軍損失慘重。

童元鎮也是觸黴頭,他分兵兩翼前進,一部河渡關遭劫營,另一部烏江關遭劫營。兩部人馬命運相似,皆擋不住播州兵的進攻,退兵都發生浮橋斷裂時間,將士溺水者甚多。事後統計,童元鎮的3萬人是十不存一,隨後童元鎮被押解入京。

從側面可以看出,雲南沐氏派出的滇軍在潰敗中蒙受巨大損失,之後的播州軍事行動中難以有出彩的表現,畢竟已經是兵少將寡。


子屠龍


說沐氏沒行動的那些答主可以說是對播州之役瞭解的還不夠透徹。答案是有的,雲南沐家參與過明政府的平播之役,還帶了象兵過去,歸屬於八路明軍中的童元鎮麾下。

萬曆二十八年正月,管守備事指揮沐粲以雲南兵至平播主帥李化龍麾下待命。楊應龍對沐氏所部兵馬十分輕視,並表示:“沐家公子乳臭未乾。”

萬曆二十八年三月十四日這天,河渡關附近的明軍捕獲播軍探子,得知了播軍將來劫營的消息。次日,播州軍果然前來劫營,首當其衝的便是雲南兵兵營。當時明軍擺開象陣迎敵,不料敵軍將象奴射倒,矢石交衝之間,受驚的大象往反方向逃竄,衝撞上了自己人。而且交鋒之中,明軍拋擲火磚不得其法,反燒自己營寨,陣勢遂亂。此役明軍慘敗,但沐粲並不是造成慘敗的罪魁禍首。罪魁禍首童元鎮後逮送至京。

此後播州之役中關於沐氏的記載不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