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09 粉墨傳神——用鏡頭詮釋戲曲舞臺上的芳華

戲臺上的鈿額花鬢、粉面暈眸,令多少人心馳神往,戲曲大師們舞臺上的絕代風華,即便是被定格為一瞬間,保存在照片裡,仍是美得驚心。


粉墨傳神——用鏡頭詮釋戲曲舞臺上的芳華

上世紀50年代梅蘭芳《霸王別姬》劇照

今天,小寶就來和各位戲迷朋友嘮嘮戲曲舞臺劇照那些事兒~

迄今為止,我國發現最早的戲曲照片大多拍攝於19世紀60年代。那時候,內斂的國人一般不願意將相片拿出來示人,而戲曲演員卻相反,他們正好需要這種不花錢的廣告宣傳自己。

粉墨傳神——用鏡頭詮釋戲曲舞臺上的芳華

拍攝於1860年的 戲裝男子劇照

袁世海回憶——已故京劇表演藝術家

我們常去的照相館是大李紗帽衚衕榮立照相館和廊房頭條的榮豐照相館。到那裡照相是不需花錢的,他們將我們照的戲裝像放大加印後可以出售賺錢。

粉墨傳神——用鏡頭詮釋戲曲舞臺上的芳華

北京榮豐照相館拍攝的京劇《霸王別姬》定妝照

圖為北京榮豐照相館拍攝的京劇《霸王別姬》定妝照,畫面中飾演虞姬的演員為民國京劇名伶碧雲霞

早期戲曲照片的盛行,反應了當時照相術的進步和戲曲事業的繁榮。但是由於設備和技術及其他條件限制,照片的質量受到一些的影響。首先由於設備原因,大家不能到劇場戲園中進行實地拍攝,而只能利用日光在照相館的玻璃棚或室外拍照,造成背景因陋就簡。有時用照相館的現成的佈景,或臨時借用別人家的庭院花園,甚至用一塊白布拍攝。使其既失去了演出時的氣氛,與劇情也不相符合。其二,受限於拍攝場地狹窄,多人照畫面常顯擁擠,人物表情也多呆板。

粉墨傳神——用鏡頭詮釋戲曲舞臺上的芳華

戲曲四男子坐像劇照,被拍攝者雖衣飾華麗,但失去了舞臺表演的生動感

隨著時間的推移,攝影技術的發展,如今的戲曲舞臺照片已能幾近達到登峰造極的境界,也湧現出一大批技術過硬、場景宏大、舞臺效果美輪美奐的戲曲舞臺劇照。

好了,擦亮眼睛,小寶要上乾貨了!讓我們一起來欣賞下這組美麗的戲曲舞臺劇照吧~

精彩戲曲 舞臺劇照

粉墨傳神——用鏡頭詮釋戲曲舞臺上的芳華

京劇《建安軼事》

粉墨傳神——用鏡頭詮釋戲曲舞臺上的芳華

楚劇《大別山人》

粉墨傳神——用鏡頭詮釋戲曲舞臺上的芳華

京劇《水上燈》

粉墨傳神——用鏡頭詮釋戲曲舞臺上的芳華

黃梅戲《梁山伯與祝英臺》

粉墨傳神——用鏡頭詮釋戲曲舞臺上的芳華

黃梅戲《梁山伯與祝英臺》

粉墨傳神——用鏡頭詮釋戲曲舞臺上的芳華

黃梅戲《妹娃要過河》

粉墨傳神——用鏡頭詮釋戲曲舞臺上的芳華

黃梅戲《英子》

粉墨傳神——用鏡頭詮釋戲曲舞臺上的芳華

恩施少數民族風情演出《女兒會》

粉墨傳神——用鏡頭詮釋戲曲舞臺上的芳華

恩施少數民族風情演出《女兒會》

腫麼樣?!有沒有被這些讓人大開眼界、驚歎不已的照片美到?想近距離感受更為精美絕倫的照片麼?機 會 來 了 !

其實,這是一組出自攝影師劉漢文的“舞臺魅影——劉漢文舞臺藝術攝影作品展覽”,該展覽已於2018年4月7日在武漢大學萬林藝術博物館開展,並將持續展出至5月2日,歡迎各位戲迷朋友們前往觀展喲~

活動詳情如下~

粉墨傳神——用鏡頭詮釋戲曲舞臺上的芳華

舞臺魅影——劉漢文攝影作品展覽

經過一年多籌備,劉漢文精選了近百幅反映湖北優秀舞臺表演劇目的經典舞臺劇照,在武漢舉辦“舞臺魅影——劉漢文攝影作品展覽”。經湖北省文聯黨組審核,該項目已被列入“2017年湖北省簽約制文學藝術創作扶持項目”。

❖ 展出時間:2018.04.07—05.02 每逢週一閉館

❖ 展覽地址:武漢大學萬林藝術博物館負一樓展廳

本次展覽由湖北省文聯文學藝術院、湖北省藝術研究院、湖北省攝影家協會、湖北省戲劇家協會、湖北省舞蹈家協會、湖北省音樂家協會、武漢大學萬林藝術博物館、湖北畫報社主辦。

此次展覽可貴之處在於舞臺表面記錄的超越。其中許多作品,定格了在全國有影響的大規模的舞臺演出,如中國藝術節、中國京劇節、全國舞蹈比賽、中博會演出、重大的國際藝術交流演出,還有湖北武漢許多經典劇目的場景和表演,如歌劇“洪湖赤衛隊”、舞劇“家住長江邊”、楚劇“大別山人”、漢劇“但願人長久”、黃梅戲“妹娃要過河”、雜技劇“西遊記”等等。讓我們有幸或看到或重溫,並記住這些精彩的瞬間,留下時代的記憶,這就是舞臺攝影的文獻價值所在。

把自己積累多年的舞臺藝術攝影作品呈現出來,這是劉漢文的願望。戲曲演員出身的他,瞭解舞臺,熟悉舞臺,拍攝起更是得心應手。此次“舞臺魅影——劉漢文攝影作品展覽”,不僅是對劉漢文從事舞臺藝術攝影30多年來的成果進行一次全面系統的展示,更是對推動舞臺藝術攝影的進步和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粉墨傳神——用鏡頭詮釋戲曲舞臺上的芳華

劉漢文

劉漢文:湖北省文聯國家一級攝影師,1971考入湖北省漢劇團學習演員和導演,歷經十年。在此期間,他先後參加了武漢市戲曲導演訓練班、中央戲劇學院、上海戲劇學院等專業院校的學習培訓。這些與舞臺有關的豐富經歷,磨礪了他對舞臺的認識和情感,也深植了他鐘愛舞臺的專業素養。1987,他從武漢大學藝術攝影專業畢業後,在《湖北畫報》社、湖北省文聯文學藝術院從事攝影記者工作達30多年。30多年來,他拍攝了近百臺舞臺表演劇目,數萬張劇照,收藏極豐。不斷的作品發表和獲獎的聲譽積累,使他成為湖北省造詣極深的舞臺藝術攝影專家。

榮譽:多年來發表的近千幅舞臺藝術攝影作品,功底深厚,形成了自己獨特的風格和特點。其中,在全國畫報類評選獲一等獎一個,二等獎一個;中南西南八省區畫報評獎:封面攝影一等獎,紀實攝影二等獎一個,專題攝影三等獎三個,文字三等獎一個;中南五省畫報評獎獨幅攝影一等獎一個,二等獎一個,專題攝影三等獎二個,文字二等獎一個;《唉,婆婆》獲得全國五省高校攝影展覽二等獎;《虹》,《景頗姑娘》入選湖北省第16屆影展;《凝》入選上海國際影展交流展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