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清世祖順治最後到底是出家還是駕崩了?

赤子之心朝夕奔夢


清世祖順治帝叫愛新覺羅福臨,是皇太極的第九子,生於崇德三年,公元1638年,其母就是著名的孝莊皇后。

崇德八年,公元1643年,皇太極駕崩,而皇太極之前沒有立儲,皇太極之弟多爾袞與皇太極肅親王豪格兩人爭奪皇位,兩人實力相當,多爾袞提出由皇太極第九子福臨繼位,他和舒爾哈齊的兒子濟爾哈朗共同輔助,這個建議獲得通過。

六歲的福臨八月繼位,也就是順治帝。順治七年,公元1650年,攝政王多爾袞病逝。順治八年,順治帝親政,下詔撤銷多爾袞的爵位,諡號。順治九年,福臨下令親王,貝勒,貝子不得管理六部。

順治十三年八月,冊董鄂妃為賢妃,十二月,冊封董鄂妃為皇貴妃。董鄂妃是鄂碩的女兒,費揚古的姐姐。順治二年,鄂碩隨清軍下江南,董鄂妃跟著父親在蘇杭一帶生活了五六年,深厚江南文化的影響。

董鄂妃知書達禮,擅長琴棋書畫,性格也比較嫻靜,順治帝一見鍾情,董鄂妃的皇貴妃冊封典禮是依照皇后的標準,並且下詔書大赦天下,足可見順治帝對董鄂妃的寵愛。

順治十四年,董鄂妃為順治帝產下皇四子,順治帝十分的高興,稱這個孩子是他的第一子,但是這個孩子幾個月後就夭折了,順治帝追封其為和碩榮親王,這個顯然超過一般的禮制。

董鄂妃身子本來就比較不好,又加上喪子之痛,所以一病不起,最終於順治十七年病逝,追封為皇后,史稱孝獻皇后。順治帝傷心不已,經常懷念董鄂妃。

順治帝讓萬善殿的溪森和尚為他剃度,溪森勸阻,順治帝堅持要剃度,溪森就將順治的頭髮給剃光了。孝莊太后當然不會同意,就把溪森的師父玉林琇和尚給請過來了,玉林琇說要把溪森處死,順治帝才勉強說不出家了,才救了溪森一命。

順治十八年,順治帝得了天花,不久就駕崩了,享年只有二十四歲,他臨死前聽了湯若望的建議,傳位給得過天花的皇三子玄燁,也就是康熙帝。

也就是說,順治帝出過家,但沒成功,最後得了天花駕崩了,而鹿鼎記說順治帝到五臺山出家,那隻能是小說家言,不能當真。


歷史簡單說


順治到底是駕崩還是出家了?這個問題確實有點意思,因為在大清正史上順治是病死了,而在民間確實有傳聞是看破紅塵出家了。更有意思的事兒,筆者在北京的一座山上還找到了民間傳說中順治出家的寺廟,並且在寺廟中還有順治和尚的塑像。下面且聽我娓娓道來。

順治皇帝是清朝第三位皇帝,同時也是清朝入關後的第一位皇帝,他在最最年輕力壯的時候突然暴死,年僅23歲,成為清朝十大奇案之首。所以這就產生了傳說的土壤,其身後事有一個版本是順治並沒有死,而是剃度出家在了北京石景山的慈善寺,這個寺筆者親自探訪了。

(此照片為筆者實拍的慈善寺山門)

這個慈善寺也是一座明代的古寺,據說是明萬曆年間就建造了,筆者到達此地後發現此處是修行的絕佳之地,四周群山環抱,氣勢壯觀且荒無人煙,這個寺廟的建築佈局也很獨特,是按照北斗星的形狀,將各座殿宇依山而建,故而在寺廟的入口處就是北斗星形的勺子把處。

順著山勢前行,目前大部分建築都已經修繕如初,有山門殿、接引殿、靈官殿等等都具在,而且在寺廟中還有大量的明清石碑,見下圖。

接著前行,到達寺廟中一處叫做佛魔殿的地方,這個便是今天的主角,這個殿傳說就是順治皇帝修行的地方,在店裡目前還重塑一尊順治皇帝和尚樣貌的雕塑,各位上眼。中間的那個就是順治,而雕像後面的壁上的詩文據說是順治帝所做的七言,其中有一句非常有意思,“朕乃山河大地主,江山坐到幾時休?我今撒手歸天去,管他千秋與萬秋。不管此事是真是假,不妨礙這位皇帝的兒子康熙皇帝在歷史舞臺上風生水起。

也許,歷史上的這些迷案,正是歷史最大的魅力所在吧。

謝謝各位觀看。


老豬的碎碎念


順治帝身體羸弱,又放縱情慾,患上嚴重的神經衰弱症。睡覺時單人獨室,臨睡前讓所有的人都出去。若聽到一點動靜就一夜睡不著,睡早了不行,熬過半夜困極了方能入睡。

他為最寵愛的董鄂妃病逝,哭的死去活來,甚至尋死覓活;建水陸道場大辦喪事,讓學士撰擬祭文,命朝中大臣、皇親國戚都去哭喪;讓30名太監和宮女為董鄂妃殉葬,去陰間侍候他的愛妃;還令官員服喪一月,百姓服喪三日,真是荒唐透頂!

順治帝十分信奉佛教,與著名高僧玉林、木陳、溪森等過往甚密。董鄂妃的病逝,順治帝對她感情的創傷沒法彌合,看破紅塵,決意孑身修道,於1660年(順治十七年)請僧人溪森為他履行淨髮儀式。溪森的師傅、玉林法師聞訊趕到北京,讓徒弟們架起柴火要把溪森燒死。順治只好說我不出家了才救了溪森一命。順治帝於年底病倒,很快又染上天花。他讓玉林為他念經祈禱,又把平日最親暱的太監吳良輔送到法源寺剃度作為他的替身。

1661年(順治十八年)農曆正月初二,順治帝病情惡化。正月初六子時,順治傳召翰林院掌院學士王熙到養心殿,他說朕患痘(天花),勢將不起,速草詔書。他掙扎著將遺詔修改了三遍,天亮時才定稿,初七傍晚就死了。溪森有本書中記載了在景山壽王殿前舉行法會,將順治帝火浴(火化)之事,說明病逝。

關於順治帝出家的說法主要源於《順治演義》、《順治與康熙》等野史中,說他脫去龍袍換上袈裟,去五臺山修身向佛,說得有鼻有眼。尤其是當時著名才子吳偉業(梅村)寫的《清涼山贊佛詩》,文中影射順治帝在五臺山修行,用“雙成”的典故和“千里草” 代“董”姓,暗指董鄂妃即一代名妓董小宛。由於吳偉業的詩素有“史詩”之稱,而吳苦苦戀著的又是與董小宛齊名、才高氣傲的名妓卞玉京,所以信者眾多。(網絡圖片)

[資料源於網絡,如侵權,請告之,立馬刪掉相關部分]


天寧閣


順治作為大清朝的第一任入關皇帝,從滿祖習俗,到接受漢人文化,思想發生了天翻地覆的改變,深受漢文化的影響,這主要表現在順治人生觀的改變。他開始喜歡清靜無為的平靜生活。

在董鄂妃去世後,順治心情低落,在一個春天,因為實在想念董鄂妃,愛屋及烏,就帶著手下去了董鄂妃的家鄉。順治見了董鄂妃哥哥的女兒董小婉,與董鄂妃極為相像,愛不釋手。董鄂妃本是明朝著名畫師董其昌的後人,董其昌為官明朝,也算是前朝名門。董小婉看到順治為自己的姑姑不愛江山,被順治的真情打動,十六歲的董小婉當時就在南京小湯山的家中,以身相許。二人愛得死去活來。順治回去後的兩個月,安排完國事,從此離開江山,在安徽黃山光明頂,建【清居】,當時有正黃旗統領和九千士兵一起與順治住在黃山,在此落地生根。保護順治。

【清密錄】載:順治與董小婉居住在黃山光明頂,當時有宮女67人,太監260人,順治與董小婉生兩子,當時宮中太監海大富乃順治留在宮中的心腹,把董小婉所生兒子偷偷帶入宮中,與生下女孩的孝昭仁皇后調換。就是後來的乾隆皇帝,其實康熙與乾隆名為父子,也是同父兄弟。康熙當然不會知道。

康熙曾九次去黃山見他父親順治,黃山迎客松就是康熙種下的。順治活到103歲,無疾而終,黃山附近至今有滿祖,董小婉墓就葬在黃山落鳳坡,有乾隆御筆親書墓碑。乾隆皇帝曾來黃山祭母21次。


白這個顏色


順治皇帝,名愛新覺羅福臨(1638~1661)滿族,順治帝是愛新覺羅皇太極太宗文皇帝的第九子,母親名博爾濟吉特氏,為永福宮莊妃,既孝莊文皇后。愛新覺羅福臨六歲登基,繼承皇位,是清代歷史上有名的多情少年天子,大清第三個皇帝,被稱為清世祖順治皇帝。

順治是一個既任性又脆弱,既多情又傷感的人,在他上位以來,接連受到情感上的打擊,少年得子不幸夭折,最心愛的愛妃也撒手人寰離他而去,極度憂傷的順治曾經一度想過出家,他骨瘦如柴的身軀也徹底垮了。



那麼後來順治皇帝到底是出家還是駕崩了?

據歷史文獻資料顯示,順治皇帝應該是患天花後醫治無效,駕崩於養心殿的。有人懷疑說順治當年在董鄂妃去世後並沒有死,而是出家當了和尚。當這個是沒有事實依據的,只是人們的猜測而已。順治帝患天花是有歷史記載的,在史料(王熙自定年譜)上對這事有過敘述,說當年順治帝在病危時,召翰林院清孝陵掌院學士王熙起草遺詔,恰逢正月初六,順治皇帝突然病倒,情況十分危急,順治帝還曾對王熙說:“朕患痘,勢將不起,爾可詳聽朕言,速撰詔書。”於是王熙便退到乾清門下西圍屏內,根據順治帝的意思,一條一條的開始撰寫詔書。順治皇帝折騰了一天一夜後,經過三次進覽 ,三蒙欽定 ,最後在初七晚上(遺詔)最終修改完畢。順治也在當晚去世。



順治皇帝死後,在四月十七日,由溪森和尚主持在景山壽王殿順治遺體被秉燭火化。後來據說這個溪森和尚死後,他的門徒在他留下的一本(救賜圓照溪森禪師語錄)書中,對這件事還有明確記載。

由此看來我們得到的結論就是,順治皇帝當年確實是死了,而不是後人議論的出家了。


順治皇帝在他的愛妃董鄂妃死後剛過百日,就駕崩於養心殿。足以證明順治皇帝與董鄂妃的感情那可真是情投意合,心心相印。可謂是“長信宮中,三千第一,昭陽殿裡,八百無雙。”

由此可見順治皇帝確實是一個名副其實的“痴情天子”。


任馳贏天下


他是堂堂大清皇帝,卻生來命短,在順治帝短短的一生中,一共取了19個妻妾,他與其他皇帝不同,他只專情於一人。這個人就是董鄂妃,在順治帝眼裡,董鄂妃就是他的唯一。雖然他們兩個人不曾有過任何海誓山盟,但是那種感情是任何人都比擬不了的,能感天動地泣鬼神。甚至在董鄂妃死後,順治帝放棄大清皇位,毅然決然的削髮為僧,這樣的愛情真是令人羨慕。

順治17年的時候,皇貴妃董鄂氏,生了嚴重的病,順治帝很是著急,請全天下的名義為他醫治,聲稱若能醫好愛妃者,重重有賞。可是天總不盡如人意,董鄂妃沒過多久,便死了。順治帝痛不欲生,為悼念董鄂妃,他五日足不出戶,不理朝政,整日借酒消愁。更是按照皇后的禮儀追封董鄂妃,要知道這是如此大的禮節,並且他在籌備董鄂妃的葬禮時,要求禮部要認真詳細,不管是哪一個細節都要,上報並且親自審閱。做完這些之後,順治帝便出家了。

在史料中是這樣記載的,順治帝離家出走,清朝宮廷上下都驚慌失措,並且派大量兵力尋找,但是無果。為了不引起世人的非議,只好對外宣佈,順治帝駕崩了。但是這畢竟是謊言,瞞得了一時瞞不了一世,沒過多久,便被外界得知了真相,堂堂大清皇帝,竟為了一個女人削髮為僧,真是丟人,這件事情鬧得舉國上下盡人皆知。

其實順治帝一生好佛,早在董鄂妃還沒有死的時候,他的公眾便供奉木降,佛像,還曾在自己的印章上刻著道人稱號,由此可以看出,他早就有了削髮為僧的念頭,還曾叫他最寵幸的內監也去出家當和尚,再加上寵愛的董鄂妃突然死亡,他倍受打擊,並以此為藉口皈依了淨土。

據說在康熙皇帝親政後,曾經以去寺廟進香為理由,多次來到五臺山,看望順治帝,並且希望他能從陰影中走出,回到皇宮中,但是順治帝不為所動,康熙還曾為此寫下了,哀怨悼念的詩文。在康熙年間的時候,平常的地方是無法,看到宮廷的器物的,有人卻在五臺山上找到了,宮廷器物,這便足以證明順治帝曾經在五臺山出家。堂堂皇帝為了一人,甘願出家當了和尚,這樣的感情,也是與尋常人有很大不同的!


傲嬌的小農人


公元1661年順治突然之間就駕崩了,在清廷的檔案中對順治的死只寫了一句話,就寫什麼時候死,什麼原因,怎麼死的都沒有提,這麼簡單的寫法很讓人懷疑,這就產生了很多猜測了!

有一種說法是順治很喜愛的董鄂妃死了,順治很傷心,他萬念俱灰決定出家,後來就在五臺山的寺廟出家了!這種說法經不起推敲,董鄂妃的死是讓順治很傷心,但也不至於要到出家的地步,順治在董鄂妃死後也照常處理政務接見大臣,如果順治真有出家的想法,就不會有這樣的事情了。再者順治能拋下自己的母親孝莊太后獨自離去嗎,要知道他們孤兒寡母相依為命度過多少個日日夜夜,經歷過多少的政治爭鬥啊,順治能拋下自己的母親去出家,實在不合情理吧!因為順治和孝莊太后曾經幾次去五臺山禮佛,所以民間就有順治出家的留言,還有就是順治死後是採取火葬的方式入葬的,和佛家入葬有相似的地方。

順治也許是死於天花病毒吧,雖然正史沒有詳細記載,不過可以推測出來。順治的兒子康熙就曾經得過天花,不過幸運的是挺了過來。可見當時的皇族感染天花是常見的,以前滿族沒有入關的時候還好,一旦入了關,面對不同的氣候條件,水土不服也是常見,容易感染細菌就不奇怪了,畢竟李自成攻打北京城時候死了不少人到順治入關離的時間不是很長,感染了細菌病毒就不奇怪了。順治染上了天花,病情迅速惡化,來不及救治,在一兩天之內,順治就不治而亡了,面對突發的情況,孝莊也來不及作出反應,只好對順治的死模糊簡單處理,把順治遺體用火燒了,除了有滿族的風俗以外也有防止病菌傳染的危險吧!

順治在24歲壯年的時候突然間死亡,的確為後人留下很多想象的空間,至於真相是什麼,誰也說不清了!


歷史神秘人282698251


順治帝是清朝的第三位皇帝,也是清朝入關後的第一位皇帝,是皇太極的第九子;自六歲登基以來,在位十八年。

在順治帝的身上有很多的謎,比他是否出家之謎,以及最後是出家老死還是在宮中得疾病去世了?

1660年,宮中的一場天花奪去了順治帝的愛妃董鄂妃的生命,順治帝傷心不已,同時紛亂的朝務也讓他一時難以承受,這時只有佛法能讓他有所寄託,因此,他生了出家的念頭,但是孝莊太后知道後勃然大怒,於是在他母親孝莊以及眾多大臣的勸說壓力下,順治帝收起了出家的念頭,重新當起了皇帝。可是這個時候的福臨雖然身體沒有出家,但是思想已經出家了,但是因為沒能真的出家,令他苦不堪言,最終內心受到了重創。

所以在真實的歷史上福臨沒有真的出家,但是他的心已經出家了。

遺憾的是,福臨只在位了18年就在24歲的時候離開了人世,對於他的死因一直是中國歷史上的一大懸案,那麼福臨是怎麼死的呢?

這裡有兩種說法:

第一種說法是史料有所依據的:自從董鄂妃死後,順治心裡的依託沒了,無心朝政,整天鬱鬱寡歡,身體也越來越差,後來他染上了天花而死。對於這種說法,中國第一歷史文件館的文件是支持的,也是現在史學界一致認同的說法。

第二種說法與第一種不同,只是廣泛的流傳於民間的。順治帝因為愛妃董鄂妃的去世,所以出家隱遁了,這種說法雖然常常被小說戲曲採用,但是史學界已經考證這種說法是錯誤的,同時這種說法將董鄂妃和董小宛視為一人也是不真實的。

福臨去世之後,康熙皇帝繼承了皇位,中國也歷經了滄桑發展至今,但是對於福臨的死因,至今都還是一個謎。


丫丫說史


關於清朝入關的首位皇帝順治,他的一生可謂是一個傳奇。

我們都知道,按照正史的記載順治帝卻實是駕崩了,並且被葬在清東陵——孝陵。但是關於他的謎團,可以說是難以找尋。為什麼呢?我們一起來看一下!

順治帝雖說是清朝入關以來的第一位皇帝,但是本身卻不想做皇帝,在他心裡有比當皇帝還要重要的事,那就是出家。有人說他是因為董鄂妃病逝才選擇看破紅塵出家當和尚的。當然那不否認這是一大原因,但是最主要的還是皇帝本身的想法。繁雜沉重的國家大事,剛剛建國很多東西都還沒有建設好,所以自己此時的壓力是最大的,即便有自己的母親孝莊在,但是自己已經是身心俱疲。

於是順治帝終於忍受不住,在大和尚行森的勸說下毅然而然不顧眾臣和孝莊的反對出家為和尚。但是不就就傳來暴斃的消息。實際上呢?沒有人知道他是不是暴斃!在野史中,康熙帝繼位以後還去找過自己的父親,還和他談論國事。但是這個在位十八年的年輕皇帝最終還是去世了,而我們知道也是正史中真正記載的死亡時間:1661年。

所以,完美的解釋應該就是,先當皇上——當和尚——去世;


藝軒文學社


順治應該是出家未遂,幾天後得病駕崩。

電視劇是這樣演繹的:順治最喜愛的董鄂妃死了,帶走了他對塵世的唯一眷戀,他找來師傅茆溪森(電視劇裡叫行森)為他剃度出家。



順治要出家,孝莊太后當然不幹,於是找來茆溪森的師傅玉林秀出面制止。玉林秀在宮中架起一堆木柴,澆上油,把茆溪森放到柴堆上,逼茆溪森放棄為順治剃度,結果茆溪森對死無所畏懼,坐在熊熊燃燒的柴堆上,大聲對順治喊,將衣缽傳給順治,並賜法號“行痴”。茆溪森死也要為順治剃度。順治出家心意一已決。事已至此,孝莊只好同意,對外宣稱順治駕崩。私下裡放順治到五臺山出家去了。

真實的情況,茆溪森並沒有被燒死。當大火即將點燃的時候,順治就乖乖地投降了,他不能因為自己出家把師傅燒死,他答應不出家。最後安排一個貼身小太監替自己出家,這事就這麼了結了。



順治出家未遂,五天後就駕崩了。順治二十出頭,身體還可以,五天前還好好的,怎麼五天後就死了呢?因為得了不治之症。

順治的女人並不少,但他獨愛董鄂妃。他是因為董鄂妃的死,看破紅塵要出家的。董鄂妃是得了天花死的。天花傳染,得了天花是需要隔離的。順治這個情種,可以為董鄂妃出家,也可以不顧自身安全去照她,傳染天花就不足為怪了。

天花在當時是不治之症,史料記載,順治就是得天花死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