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2 三國為什麼諸侯都搶玉璽不搶天子?只有曹操去搶了?

當時想搶皇帝的人,多的去了。問題是,天子不是菜,不是想挾就能挾;關鍵是,就算你挾住了,也未必能吃下去。

傳統歷史為了神話皇權,而且為了突出曹操的高瞻遠矚,所以就把所謂的“挾天子以令諸侯”,寫得高深莫測極了。好像這種高級戰略,只有少數高人懂得,普通人永遠也理解不了。

三國為什麼諸侯都搶玉璽不搶天子?只有曹操去搶了?

為什麼看這種歷史,人們容易有智力上的優越感呢?因為挾天子以令諸侯這種高深戰略,我們一聽就明白,在當時竟然只有少數高人才能理解。如果我們穿越回古代,那還了得?

其實呢,挾天子以令諸侯,並不是什麼高深的戰略。

董卓懂得挾天子以令諸侯,董卓控制皇帝后,就派出眾多大哥級的人物,對關東大佬發號施令。結果呢,這些替董卓傳達號令的大哥級人物,都讓關東大佬殺了。[注]

[注]:董卓遣大鴻臚韓融、少府陰、執金吾胡班、將作大匠吳、越騎校尉王安集關東,解譬袁紹等。胡毋班、吳,王至河內,袁紹使王匡悉收擊殺之。袁術亦殺陰;惟韓融以名德免。

李榷郭汜懂得挾天子以令諸侯,李榷郭汜控制皇帝后,也試圖以皇帝的名義在關東地區行使權力。[注]

[注]:汜見操使,以為關東欲自立天子,今曹操雖有使命,非其誠實,議留操使。黃門侍郎鍾繇說、汜曰:“方今英雄並起,各矯命專制,唯曹兗州乃心王室,而逆其忠款,非所以副將來之望也!”汜乃厚加報答。

王允呂布也懂得挾天子以令諸侯;所以他們控制皇帝后,一度以中興大漢帝國的架式。

[注]

[注]:以王允錄尚書事,呂布為奮威將軍、假節、儀比三司,封溫侯,共秉朝政。

更主要的是,李榷、郭汜後來火併的一塌糊塗,就是因為都想挾天子以令諸侯。最後,兩個人為此爭得要死要活,只能讓漢獻帝東歸了,因為漢獻帝不東歸,他們兩個人為了爭奪控制皇帝的權力,估計只會打得兩敗俱傷了;事實上,兩個人為此已打得都快吐血了。[注]

[注]:帝使侍中、尚書和、汜,汜不從。汜謀迎帝幸其營,夜有亡者,告。三月,丙寅,使史子暹將數千兵圍宮。以車三乘迎帝。

問題是,懂得挾天子以令諸侯,又能怎樣呢?關鍵是,你真的控制了皇帝,又能怎樣呢?董卓、李榷、郭汜、王允、呂布控制了皇帝,都也很快被淘汰出局了。

說到這裡,也許有人會問了,既然大家都懂得挾天子以令諸侯的價值,袁紹怎麼不去挾天子以令諸侯呢?

袁紹沒有與曹操爭奪挾天子的權力,一方面是因為挾天子的價值並沒有傳說中那樣大。

一切是顯然的,董卓挾天子以令諸侯,很快就失敗了;李榷郭汜挾天子以令諸侯,很快也失敗了;王允、董卓挾天子以令諸侯,更是一轉眼就是失敗了;更主要的是,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袁紹沒有挾天子以令諸侯,在官渡之戰時,誰敢說袁紹一定無法打敗曹操呢?如果當時袁紹把曹操打崩盤了,人們又會怎麼評說這段歷史呢?

袁紹沒有與曹操爭奪挾天子以令諸侯的權力,更重要的原因則是,當時漢獻帝在洛陽,袁紹不繞過曹操的地盤,就無法靠近皇帝。在這種背景下,意味著袁紹在沒有擺平公孫瓚的背景下,就得與曹操大肆火併了,否則曹操憑什麼允許袁紹越過自己的地盤控制皇帝呢?

事實上,曹操可以取得挾天子以令諸侯的權力,也是因為各種機緣巧合才實現的。

第一、當時控制漢獻帝的軍閥,是楊奉、韓暹;事實上,漢獻帝能從關中回到洛陽,就是因為這兩個軍閥一直追隨在身邊。[注]

[注]:庚子,楊奉、韓暹奉帝東還,張楊以糧迎道路。

這兩個軍閥千里迢迢護送漢獻帝回到洛陽,絕不是因為他們是活雷鋒,想方便曹操挾天子以諸侯。他們這樣作,就是因為他們自己想玩挾天子以令諸侯的把戲。

所以,漢獻帝回到洛陽後,曹操想派軍接近洛陽,直接讓董承率軍擋了回去。[注]

[注]:操乃遣揚武中郎將曹洪將兵西迎天子,董承等據險拒,洪不得進。

後來,曹操可以控制漢獻帝,是因為控制漢獻帝的幾個軍閥發生了內訌,於是曹操坐收漁人之利,終於有機會控制漢獻帝了。[注]

[注]:韓暹矜功專恣,董承患之,因潛召操;操乃將兵詣雒陽。既至,奏韓暹、張楊之罪。暹懼誅,單騎奔楊奉。帝以暹、楊有翼車駕之功,詔一切勿問。

第二、從地緣上,曹操就擁有優先的權力。

公孫瓚是沒有機會控制皇帝的,因為公孫瓚想接近洛陽,需要越過袁紹、曹操的地盤;而袁紹、曹操是不會給他這種機會的。

袁紹也是沒有機會控制皇帝的,因為他想接近洛陽,需要越過曹操的地盤,而曹操是不會他這種機會的。如果袁紹一心控制洛陽,就意味著在沒有擺平公孫瓚的背景下,就要和曹操展開決戰了。

事實上,挾天子以令諸侯的主要價值,並不是因為可以藉著皇帝的名義做事,而是因為漢獻帝身邊有一個影響力巨大的團隊,你只要把漢獻帝接到自己地盤,就可以與這個影響力巨大的團隊實現了合作;並且更容易的把自己的影響力滲透到關中地區。對此,只要看看曹操利用鍾繇輕易實現關中的控制權,就可以知道了。[注]

[注]:曰:“關中將帥以十數,莫能相一,唯韓遂、馬騰最強,彼見山東方爭,必各擁眾自保,今若撫以恩德,遣使連和,雖不能久安,比公安定山東,足以不動。侍中、尚書僕射鍾繇有智謀,若屬以西事,公無憂矣。”操乃表繇以侍中守司隸校尉,持節督關中諸軍,特使不拘科制。繇至長安,移書騰、遂等。為陳禍福,騰、遂各遣子入侍。

總的來說,曹操能挾天子以令諸侯,是機緣巧合的結果,絕不是因為曹操能認識到挾天子以令諸侯的價值,其它人無法意識到。

至於說到玉璽,玉璽其實是一個扯淡而又扯淡的東西。

玉璽的存在,只是為了神話皇權。

因為玉璽到底長得什麼樣?本身就沒有人能給出標準的答案。

關鍵是,劉邦奪取天下,君臨天下,也從來沒有依靠過什麼玉璽的神力;當然了,劉秀奪取天下時,也沒有依靠過玉璽的神力。曹操、劉備、孫權在爭奪天下時,誰也沒有把玉璽當過回事。.....

玉璽在誰手裡?誰有權,玉璽就在誰手裡!

舉一個最簡單的例子,劉邦奪取天下後說,玉璽就在我手裡,誰敢說玉璽不在他手裡?

劉邦拿出一塊玉印,說這就是傳說中的玉璽,誰敢說這是假的?

這就好像,劉邦說自己老媽當年讓怪物姦汙過,誰敢說這是胡扯呢?當然了,這就好像,劉邦說自己未發跡時,曾有這過樣那樣的神蹟,誰敢說這是胡扯呢?

總的來說,權力是來源於現實的博弈,而不是某種神又而神、玄而又玄的東西。但是隻是有宣揚這些神而又神、玄而又玄的東西,才會讓人們對皇權產生神秘、神聖的念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