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16 對於財務來說,是做外賬有前途還是做內賬有前途?

經常有剛入行的新人私信問我:做內賬好還是做外賬好?那個更有發展前途?

解釋這個問題之前我們先要了解清楚,什麼是內賬,什麼是外賬。

對於財務來說,是做外賬有前途還是做內賬有前途?

​外賬

外賬是指以發票作為原始憑證入賬的財務報表,這個報表每一個科目都對應著可以查實的憑證。外賬用於報稅,填納稅申報表就是按照公司的外賬來填寫的。

內賬

內賬=外賬+未開具(取得)發票業務科目,體現公司“全盤”的業務和錢銀往來,主要用於公司老闆股東查看,私募基金和投資者也是更關注公司的內賬的 。

內賬也可以細分,比如專門針對銀行的內賬,做的漂亮點可以更容易的拿到貸款;專門面向老闆股東的內賬,做的好看點,好對“主子”交代;專門秀給投資人看的內賬,做的真實且漂亮更容易拉到投資,等等。

不敢說全部,但相當比例的民營企業是有兩套賬存在的,一套是給稅務局準備的,俗稱外賬;一套是給自己看的,又叫內賬。外賬是給外人看的,五臟俱全,該有的都有,除了少了一塊業務的收入利潤,其他都是真的。內賬會記錄一些零售或不開票的銷售業務,這部分業務通常利潤豐厚,有時也會處理一些不宜公開的費用。

一般情況外賬要比內賬鍛鍊人,因為外賬全面正規,干時間長了可以攢經驗,但外賬缺點也很明顯,就是很難掌握公司的整體情況,明知是假的,做起來難免提不起勁。

內賬通常都是老闆的自己人在做,不計較你有多少能力,關鍵是可不可靠,所以公司對內賬形式要求不高,你正正規規記賬當然好,但開支不規範,有的費用根本就沒票可報,你想正規也正規不起來。實在不行,內賬記成流水賬的也有,長此以往內賬會計水平提升有限。

對於很多會計來說,做內賬還是做外賬不是自己能選擇的,老闆不信任你,做個外賬還要看人眼色,更談不上財務監管,提管理建議了。做內賬的人固然得到了老闆信任,說不定還能得到老闆發的紅包(封口費),但做了那麼多違規的事,心裡總有點七上八下。

如果你剛畢業,起點低,要找份工作,做外賬無可厚非,但你要記住,長期內外有別的公司很難有大的發展,個人更難有好的前途,有了工作經驗,找到合適機會就可以走人了,老闆不重視你,你就沒有必要保留什麼忠誠度了。

如果你因為某些原因取得了老闆信任,記上了內賬,我建議儘可能把不正規的賬當成正規的做,崗位是公司的,技能才是自己的。由於掌握信息全面,每個月可以把內外賬合併形成一個全面完整的報表,如果能提供更多的管理報表就更好了,沒有那個老闆拒絕內控管理,只是認識程度不同。

有人說做內賬就是會做假賬了,到那都吃香,這是個誤解,內外賬分開,每一部分都真的,談不上誰真誰假。只有內外賬同時掌握的人才能稱得上會做假賬,當然,這也不是什麼光榮的事。

現在金稅三期大數據投入了使用,它會從企業的收入、成本、利潤、庫存、銀行賬戶、發票、應納稅額和供應鏈上下游企業等維度來對你進行全方位“監控”,一旦發現異常就會預警,要是查證屬實,就會以逃稅漏稅罪論處。

所以現在公司搞內賬和小金庫風險特別高。另外,你還要面對審計、財政部門定期的查賬,要是被發現內賬,也是要面臨處罰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