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29 閒話德意志第二帝國(26)威廉二世怎麼把真強國得罪完的

威廉二世登基時,世界上最大的殖民帝國是“日不落帝國”英國,佔有3000多萬平方公里的殖民地。德國想要擴張,就必然和英國發生衝突。

在過去,俾斯麥儘量避免和英國矛盾激化,必要時候放慢擴張步伐,就算從英國嘴裡搶肉,也不忘打一巴掌揉兩揉,衝突歸衝突,友好傳統不能破壞。

威廉二世卻不管這些。俺們德意志要求自己的“陽光下的地盤”,不能你們吃肉俺們啃骨頭。

他先和英國搶非洲。當時英國佔了南非和埃及,德國佔了西非和東非,兩家都想打通自己的地盤,就在中非撕咬起來。恰好這時南非的布爾人(荷蘭移民)發動了反抗英國的布爾戰爭,威廉二世出錢出槍支持布爾人,給英國添了不少麻煩,並且趁機搶了英國太平洋上的兩個島嶼。

威廉二世還宣佈自己是穆斯林的朋友,企圖勾結土耳其,在中東地區擴張勢力,這也踩到了英國的痛腳。威廉二世還試圖奪取海洋霸權,高呼“海神的三叉戟必須握在我們手中!”這更是犯了英國的大忌。

閒話德意志第二帝國(26)威廉二世怎麼把真強國得罪完的

(威廉二世畫像,手持海神三叉戟)

19世紀最後幾年開始,英國和德國展開了瘋狂的海軍擴張計劃,大批新式戰艦不斷下水。十幾年下來,德國雖然沒有超過英國,卻已經成為世界第二大海軍強國。與此同時,英德之間的矛盾迅速上升,成為歐洲乃至全世界的主要矛盾。

德國支持奧匈帝國,在巴爾幹半島擴張勢力,這又得罪了俄國。在過去,俾斯麥竭力走一條鋼絲,安撫俄國,避免徹底翻臉。如今威廉二世可不管這麼多。咱要奪取世界霸權,誰耐煩看你老毛子的臉色?當俄德雙方的“再保險條約”到期後,威廉二世竟然拒絕了續約,徹底把俄國推到對立面。

小貼士:再保險條約

再保險條約是俾斯麥在1887年與俄國簽訂的密約,約定兩國之間任何一國與第三國發生戰爭,另一國將保持“善意的中立”。俾斯麥藉此密約防止法俄結盟夾擊德國。1890年密約到期後,威廉二世拒絕續約,以保留支持奧匈對付俄國的權力,這一結果直接推動了法俄結盟。

閒話德意志第二帝國(26)威廉二世怎麼把真強國得罪完的

(威廉二世和沙皇尼古拉二世)

至於老對頭法國呢?俾斯麥當年鼓勵法國在北非摩洛哥等地擴張,既分散法國精力,也是挑起法國和英國、意大利的矛盾,便於德國從中周旋。威廉二世可沒這個耐心。他乾脆自己衝進去,跟法國一起搶摩洛哥。這下子反而把英法給擠到了同一戰線上,聯手抗擊德國。末了,德國扛不住英法的壓力,灰溜溜從摩洛哥撤退。這事兒又在德國掀起了反英的浪潮,讓英德、法德矛盾都進一步激化。

1908年威廉二世在接受媒體採訪時,曾經大放厥詞。他談到德國和英國最近一些矛盾時,首先說德國和英國確實並不友好,又說是俄國和法國煽動德國對抗英國的。至於說到德國擴張海軍,他回答說,這不是對付英國,是對付日本的。這樣一來,威廉二世一番話把英、法、俄、日四國都得罪光了。

當年俾斯麥竭力在歐洲列強之間維持脆弱的平衡,威廉二世則是大刀闊斧地“簡化局面”。通過威廉二世不懈的“努力”,原本矛盾重重的英國、法國、俄國開始越走越近,最終在1907年結成了“三國協約”。德奧意“三國同盟”和英法俄“三國協約”,在歐洲形成了兩大軍事集團的對峙。

閒話德意志第二帝國(26)威廉二世怎麼把真強國得罪完的

未來的歷史證明,在三國同盟中,奧匈帝國是豬一樣的隊友,而意大利則是比豬還不如的隊友。威廉二世想靠這倆活寶,和英、法、俄這三個都曾經稱霸歐洲的大國對抗,實在是給自己選擇了艱難的遊戲模式。

同時,德國還不忘入侵中國。1897年,德國強佔膠州灣,次年逼迫清政府簽訂《中德膠澳租界條約》,將整個山東變成德國勢力範圍。1900年德國借鎮壓義和團之機,出兵入侵中國。德國參謀總長瓦德西擔任八國聯軍總司令,侵華德軍約7000人,在八國中兵力僅次於日本。

閒話德意志第二帝國(26)威廉二世怎麼把真強國得罪完的

(瓦德西在中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