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為什麼你不相信自己?

ez是主角


經常看到年輕人自我勵志“相信自己,堅持做自己”。

但我卻有個擔憂,如果你已經是個傻逼了,這是要將傻逼做一輩子的節奏嗎?

你可能會說,我不是傻逼他們才是,可其他人也是這樣想的。那該如何判斷自己是不是傻逼呢?我的個人經歷值得您參考。

我是個愛思考的人,年少時讀了不少奇奇怪怪的書,對世間萬物和社會百態都有著自己的看法,在頭腦裡建立了很多觀念和原則,並非常相信它們,然後認為自己是一個有獨立思想的人。

那時候覺著自己啥都懂,什麼也敢點評,覺得那些掌權的人都是傻逼,換我上去肯定比他們幹得好得多。

走向社會後,我越來越感到世事艱難,做個好老師搞點科研,帶領一個教學團隊,這就耗盡了我幾乎全部的才智和精力,但還有很多不盡人意之處,甚至有不少是我根本無力解決的問題。

上世紀八十年代神州大地盛行各種氣功,我對此非常相信,有著一整套的信任邏輯,在大學裡跟不信氣功的同學發生過激烈爭辯。後來突然醒悟了,覺得自己無地自容,這樣的自我否定有過很多次。

為什麼會這樣呢?我後來想明白了原因,我年少時的頭腦就像海綿吸水那樣,吸取了大量精華和糟粕的觀念,但並沒有能力分辨,於是它們就先入為主地成為了我的觀念,並誤以為這是自己獨立思考後的結果,而實際上這都是人家植入到我頭腦中的,甚至可以說我被洗了腦。

那怎樣才能意識但自己的傻逼之處呢?關鍵在於建立一個理性思維方式。

例如,我當學生的時候,經常反感一些教授的言論,甚至在內心裡對他們的觀點判了死刑。 但理性思維方式告訴我,我現在只是一個學識和見識都遠遠不夠的學生,完全不具備評價教授的水準,教授當然可能是錯的,但我必須掌握了他完整的論據後,才有可能證明他真的錯了。

然後我就會研究他的論據,但發現很多論據我根本不懂,這時我就會犯嘀咕了,如果將來我把這些都搞懂了,會不會得出跟教授一樣的結論呢?

會的!而且經常會這樣!社會經驗告訴了我一個道理,當你不完全掌握高位人士的全部論據時,不要輕易認定對方是傻逼,其實傻逼的更可能是自己。

看到沒有,這種理性思維方式的核心就是“不堅信自己”,不把自己的執念作為判斷標準,避免“我認為你是錯的,所以你就是錯的”思維方式,而是在客觀理性的思維框架中去思考。

我現在經常接到一些反對我觀點的學生的私信,“你在我心中已經不是教授了”,類似的活法很多,核心就是“我認為”。

其實你覺得我是不是教授並不重要,我對這種學識不足以理解我觀點的學生看法也根本不關心,其實他應該知道我是真不關心的,但為什麼還是要強調自己的態度呢?源於他對自己的堅信。

“堅信自己”已經成為了他前進道路上的絆腳石,成為了其智慧的天花板,讓他沉迷於自己的執念,以一個在讀學生的學識,居然認為自己具備了評判教授水平的能力。

那他真心覺得這個教授說的不對,那該怎麼辦呢?正確的姿勢是擺事實講道理“教授您好,我反對您的觀點,理由123……”。

科學為什麼這麼可靠?核心原因之一就是它的可錯性,任何科學理論都不是永恆不變的真理,都存在著被推翻的可能。

我們人的思想更是如此,沒有誰的觀念是永恆正確的,我們的觀念是在不斷試錯中前行的。“我可能是錯的”這個觀念,是應該堅持一輩子的的核心觀念。

我教過不少的學生,發現了一個非常明顯的規律,那就是聰慧的學生從不固執,很善於反思和修正自己,而愚鈍的學生會百般維護自己的執念,將反對意見當做了對自己的侵犯。

我的一位老師多年前說過一段話,我記憶猶新。他說,你們都已經學有所成,自己帶了學生,自己出題考別人,即使同行中也很少有人能挑出你的錯了。但是,每隔七年都要主動的來一次徹底的自我否定,用批判者的角度重新審視自己所堅持的東西,然後你還能繼續進步,否則的話,你就像脫不了殼的蝦一樣就逐漸萎縮了。

“不要堅信自己,我可能是錯的”,這就是我一直還能有所進步的核心理念。


奧卡姆剃刀


不相信自己可能體現在幾個方面,長相、性格、、財富、事物等可能息息相關!

但是有時候人需要自信,你可以適當的去相信自己,久而久之就可以慢慢改善,有些事是害怕對自己做的事引發的不好後果害怕承擔責任。不要有太大的壓力,責任這件事該是自己的就得自己承擔!有什麼大不了的,大不了從頭再來!


我們曾經每個人都有過懷疑,懷疑同事、懷疑同學、懷疑陌生人、有時甚至懷疑家人,到最後整的跟精神分裂一樣自己都不肯相信了。為什麼不去相信自己,是自己不如別人?別人比我強?別人幹嘛你也幹嘛!當然不是,如果你連一件事情都不敢去嘗試,做什麼事都沒有獲得成功,你怎麼可能自信呢?這樣就打擊了自己,你逃避了、害怕了、結果呢?還不是失敗了!

戰勝對手之前先要戰勝自己,在別人對你產生質疑的時候你要勇敢的站出來,用自己的做法來改變他們對你的看法,沒成功一次你下一次會更自信,更想去反駁!這樣就不知不覺中鍛煉出來了!謝謝。以上就是我的回答



取個啥名字呢89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