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31 对辟谷的一点体会和认识(二):一点皮毛用在现实生活就很厉害!

对辟谷的一点体会和认识(二):一点皮毛用在现实生活就很厉害!

由于专业的原因,从事心理辅导工作,是必须对心性有充分认识才可以有所作为的。单纯心理学体系内的东西,我个人感觉是不彻底、不全面、不系统的,虽然流派林立、手段众多,但是基本上属于浅表性、局部性、针对性的内容,说是瞎子摸象也不过分。

心理辅导工作,不是单纯的技术活,而是和咨询师自身的修为和成长关系密切的。打个比方来说,一个汽车修理工的技术好坏,和他自身的人品及心理成熟度没有太大关系,心理辅导则完全相反,对技术手段的理解和应用与咨询师的个人成长关系密切,看待问题的深度、广度,技术应用的切入点和力度等等,都是功力的体现。

最重要的一点,是和别人建立关系的能力。一个汽车修理工和客户仅仅是商业关系和契约关系,不涉及其他,但是一个心理咨询师,和当事人的交流是很深刻的,面对的是一个人的人生,要解决的问题是痛苦,痛苦往往属于隐私,所以如果不能建立良好而信任的关系,是没法工作的。我常说,开导开导,别人不开,我怎么导?那么别人凭什么信任我?凭什么和我建立深刻的合作关系?

所以说,心性的成长和修炼,在心理辅导的领域,是很重要的。

心性的修炼,不是心理学的专利,相反,每个伟大的文明自古以来都在这个方面做出过深刻广泛的探索,也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成为人类世世代代的生存指南。烦恼自古就有,心理问题自古就有,难道没有心理学和心理咨询师,这一切都得不到解决吗?答案显然是否定的,相反,自古以来,就有精神导师为世人排忧解难,带人走出痛苦和烦恼的困境。心理学本身在这个领域,是缺乏建树的,虽然大道理很多、套路很多,但是大道理和套路,对建立关系根本没有积极效果,只会引发对方的反感和戒备。

学习辟谷内修的过程,老师不仅传授方法,也传授道理,这使我非常受用。

对辟谷的一点体会和认识(二):一点皮毛用在现实生活就很厉害!

道家思想对于宇宙人生,有一套完整的理论体系和修行的技术体系。这个体系特点非常鲜明,目标非常明确,区别于世界上其他的哲学和思想体系。

首先,道家对起源论不是很看中,并不去追究世界的本源和形成过程,对此,用“无中生有”、“无极生太极、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等几句话就交代了。相反,道家注重当下的应对,世界就是这样,你怎么办吧!这一点,给我的启发是很大的。因为我过去是个书呆子(现在基本上也是),凡事会不自觉地想为什么,这种未觉察的迂腐思维,对于解决现实问题没有直接帮助。就好比发生了车祸的时候,最重要的救人和解决问题,而不是讨论车祸为什么发生。面对当事人,同样的,要解决烦恼和痛苦,而不是去探讨这些烦恼和痛苦怎么来的。起源和手段当然有深刻的内在联系,但那是我要解决的事情,不是当事人的事情,当事人需要的是解决问题。

第二,道家思想具有独特的人文精神内涵和精神追求,这一点比其他任何文明的思想更适合现代人。照我个人粗浅的理解,道家把人摆在和天地同等的位置,“人者为大”,其实也是中华文明的基本理念。所谓“三才”,就是天地人并列。这和其他文明区别显著,在道家看来,天地人均是“道”的体现,人对天地的敬畏,和崇拜是完全不同的。人直接以“道”为师,天道即人道,天心即人心。这里面从来没有创造和呵护人的神的影子。最近有一位西方学者研究中国神话后,指出古代华夏民族的神话,都是抗争,而不是顺服,这成为中华文明的精神特质。例如大禹治水,夸父追日,都是抗争的态度和行为,与世界其他文明截然不同。我很赞赏这位学者的发现。是的,这个特质,曾经让以先进文明自居的西方人认为中国人是没有信仰的野蛮人。但是,以顺服神自诩的文明,发展出了极其强大的掠夺自然的科技,打破天地人的平衡关系,使人类陷入生态危机。而尊崇“天人相应”、“天人合一”的文化理想的中华文明,反而成为修复和重建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的一剂良药。道家似乎一开始就知道人与自然的关系,是良师益友,天地养育人、成就人,教导人,但这些是自然的,天地并不为人而存在,人在其中也找不到严父慈母般的神。相反,为了避免过度崇拜,老子还特别说“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凡事过犹不及,关系的平衡一旦被打破,就是灾难。对神的过度崇拜到后来完全缺乏敬畏,如同硬币的两面,都是愚昧无知。

这对我的实际工作,有很大启发和帮助,这个准则可以用于人际关系。以此为原则,可以确保我和当事人的关系的正面积极,形成若深若浅、若即若离的联系,用适度的关注和适度的帮助来支持当事人,但是又不对当事人的人生造成干扰。说到和当事人的关系,这是咨询师很大的一个功课。如果关系不到位,很难产生影响力,关系过度了,即便解决了原来的问题,也会带来新的问题,甚至更严重。处理“移情”(当事人对咨询师产生类似爱情的感情)和“反移情”(咨询师对当事人产生类似爱情的感情),是咨询关系的一个重要课题和督导内容,也是很常见的现象,我个人觉得遵从道家思想,对此是可以做到免疫的。有的学派认为“移情”和“反移情”是咨询关系乃至治疗关系的必经阶段,是某种工作的契机,我个人不赞同。这首先不是必须的,更谈不上契机,而是诱惑。

对辟谷的一点体会和认识(二):一点皮毛用在现实生活就很厉害!

第三,道家很鲜明地提出“我命在我,不在天地。”并且很直白而明目张胆地提出,修道的目的就是成仙,就是长生不老,就是成为纯阳。道家认为这不仅不荒唐,反而是完全可以实现的。这种思想在全世界是绝无仅有的,独一无二的。虽然西方古代炼金术也认为炼金术可以使人永生(类似道家外丹术),但炼金术的出发点和道家有本质区别。炼金术在某种意义上,是达尔文进化论的先驱,炼金术认为物质是进化的,不同形态的物质处于不同的进化阶段,黄金是进化的最高级形式,炼金术是加速物质的进化,是协助上帝完成“伟大的工作”。完成以后,得到的奖赏是“三头玫瑰”,并生的三朵玫瑰花象征“上帝的智慧、现世的财富和永恒的生命。”这就是本质区别,道家认为成仙是自己修来的,虽然到一定时候会得到仙人的“点化”,但那不是恩赐,而世界万物也没有什么进化序列,石头并不比美玉低贱。

我功力粗浅,根本没有资格讨论成仙。但是,当我看到“我命在我,不在天地。”这句话时,内心受到深深的震撼。在世俗的眼中,以为道家就是教人逃避现实,宣扬“生死有命富贵在天”、宣扬“无为”,是很消极的。越是了解道家思想,就越能知道,这是误解。道家其实很积极,只是方向和世俗完全不同。“我命在我,不在天地。”这句话,用于世俗生活,同样是非常强大而有力的。成功学讲“操之在我”;教练技术讲“态度决定一切”、“负责任”;灵修的讲“我是一切的根源”,其实意思是一样的。如果我们把“我命在我,不在天地。”的“命”理解为命运,是不是很好理解?我们自己没有尽力,不对自己负责任,而总是指望得到别人的帮助、命运的垂青,恐怕不行。有人总是怨天尤人,其实思想根源就是认为自己只需要付出一点点努力,老天和别人就应该成就他。道理一旦点透,是非就很清楚。可以说“我命在我,不在天地。”这句话,是一个人拥有强大而健全的精神力量的基石!

对辟谷的一点体会和认识(二):一点皮毛用在现实生活就很厉害!

第四,我个人认为,道家是对人的情绪理解最为深刻而透彻的思想。情绪问题,是心理辅导工作接触最多的领域,负面情绪对人的影响力的广泛和深刻,也是非常巨大的。如何化解负面情绪,是所有人共同面临的问题。在接触道家之前,我学习过很多有关的理论、方法,但是感觉都是不究竟、不彻底,效果也不够深入和持续。我承认,这可能仅仅是我学艺不精,而不是这些理论和方法的问题,但是道家确实给了我前所未有的明了和透彻。

道家认为生命的根本是“真息”,也叫“真气”、“元神”。当真息消耗完毕,人的生命就结束了。一切生命活动都在消耗真息,如果不懂得保养和弥补,总有消耗殆尽的时候。结合我的工作经验,我可以说,心理活动也是一种生命活动,而且对真息的消耗程度可能远远大于肢体运动。因为心理活动很直接地伤心、伤神。一个人坐着不动,但是在生闷气,或者在冥思苦想,对真息的损耗是很大的。这种经验人人都有,不必多说。有些工作,是需要和人交流的,例如电话客服、例如老师,说话看起来对体力消耗很小,但是其实超级伤神。道家认为一切情绪,都伤神,都不好。不管是伤心还是开心,本质都一样。所以,不动情,是保存真息的根本,相反,一切情绪都算不上美好的享受,只有清净才是最大的享受。关于这一点,没有体会过,完全无法理解。辟谷内修使我体会到这一点,随着辟谷的进行,身体的浊气和毒素得到清理,心也变得干净、安祥,那种逍遥自在,无法言表。醒眼道人曹器杰(江湖人称“曹国舅”)在《天仙金丹心法》中说:“宇宙乃一积情之府”,境由心生,世界万物以及人、事,无一不让我们动情。在滋养我们的同时,也在不知不觉中点点滴滴消耗我们的真息。春花秋月、闲庭闺房,这些我们世俗认为是享受生命的场合,在得道高人看来,和险山恶水、陋巷冷宫一样,仅仅是消耗生命的不同方式。凡俗之人的一生,浑浑噩噩,好比随波逐流的孤舟,“无岸无边难泊系,常在鱼龙险处游。”(张三丰《无根树词》)情绪随时随地在发动和变化,不知不觉中蚕食我们的生命:“一悲一喜一思虑,一纵一劳形蠹弊。朝伤暮损迷不知,丧乱精神无所据。细细消磨渐渐衰,耗竭元气神乃去。”(曹文逸,《灵元大道歌》)。

这些观点,对我有颠覆性的影响。在此之前,我以为情绪管理仅仅是负面情绪的缓解、平复和改善,以为获得好心情就是情绪管理的终极目的。难怪搞来搞去,效果很肤浅、短暂而片面。对情绪的本质没有认识,却要应对它,这不是很荒谬吗?现在,目标很清晰了,就是让人静下来,放下、放松、放空,清净心一生起,一切情绪统统化解,而人只要体会过在清净心中的那份高层次的安祥和喜悦,对肤浅的、低层次的开心和不开心,都不会当回事了。就好比一个人发财了,爱上了82年的拉菲,就根本不会在乎百来块的红酒有多少单宁酸。所以我现在的工作方向,就是把人带到这个境界,一旦品尝过、体会过、见识过,人的整个精神层次就提升了,提升以后,从前那些觉得痛苦的不得了的事情,就不过是鸡毛蒜皮了。我开玩笑说:“当一个人的心只有屁大,那么屁大点事也有天大。一个人的有天大,那么天大的事也就是屁大而已。”

对辟谷的一点体会和认识(二):一点皮毛用在现实生活就很厉害!

辟谷内修是我升起清净心的机缘,我觉得有一点很关键,那就是当我们不必为吃饭而操心的时候,我们一下子自由很多。这种自由首先表现在时间上,感觉一天的时间突然变得很多。我们计算过,如果一日三餐认真精细地自己做,从买菜到洗碗,大致要花费六小时。如果随便对付,那也得一小时左右。我们不会每天都精细地做饭,也不会每天都随便对付,所以平均下来大致是三小时。也就是辟谷大致让我们每天多出三小时,这和一线城市很多人花费在路上的时间差不多吧。时间多了,心就没那么焦虑了。

配合练功,使心不断慢下来,不断地变得安静从容,到一定时候,清净心自然升起。到那一刻,就知道前面的付出很值得。

第五,站桩的奥义。站桩给我的收获,我个人觉得价值很大。首先是身体素质的全面改善,在心性方面,也有很多收获。首先站桩是意志力的训练,忍受各种不舒服,无形中意志力得到提升。意志力是一个人强大的精神力量的体现,一个人要想成功,必须有强大的精神力量。就拿追求财富来说吧,亿万富翁首先得有承受亿万财富带来的压力的能力吧。没有强大的精神力量却想发财,就好比拿着个菜篮子却想装走一车皮的钞票,这很荒唐。

此外,是一个很重要能力的生成,那就是耐心。耐心可以算是意志力的一种,但也有所区别。我们常说这个社会浮躁,浮躁不就是缺乏耐心吗?这在身体上,是邪阳炽盛的表现,欲望多而强烈、心火太旺,而肾水不足、心肾不交,不能平衡阴阳而导致的。站桩对阴阳调和很有帮助,肾气、肾水上来了,浮躁自然消灭。同理,现代人常见的肝气郁结、肝阳上亢、身心分裂、心脑冲突等等,也可以由此而调和。

身体的改善和心性的成长,都不是一朝一夕,所谓进步,就是身体变换着部位和方式的难受,也许一开始是腿疼、腰酸,后来腰腿消停了,肩颈和手臂又难受了,肩颈和手臂消停了,什么地方又出幺蛾子了。对这一切习以为常,放弃那个“都这么久了,居然还这样!”的念头,耐心就有了。

站桩的姿态,本身就是非常了不起的“雕塑疗法”。沉肩坠肘、含胸拔背,这个姿态是对“不卑不亢”一词的最好诠释。我们对待天地和他人,都要恭敬,恭敬的同时,也要尊重自己,这个姿势恰好照顾到两个方面,是对关系的最好注解。与此相反,挺胸抬头目中无人的傲慢,和卑躬屈膝仰人鼻息的卑微,形成两个反面教材的极端。

站桩时,气沉丹田,随着呼吸,心会慢慢放下,这个感觉非常好。无论什么情绪,都会导致心有往上蹿的感觉,任何情绪达到一定强度,总是造成“提心吊胆”的感觉,长此以往,不生病就没有天理了。相反,安稳踏实的心是有向下沉的感觉,这就是俗话说的“放心”。放心程度,和情绪的强度永远是成反比的。通过沉住气,就可以让自己放心。从心理学的角度看,这是很高明的非言语治疗。经过长期训练,人就能沉得住气,受情绪的干扰就越小,心理素质就提高了。

对辟谷的一点体会和认识(二):一点皮毛用在现实生活就很厉害!

最后说说关系的问题。关系在心理辅导中几乎是核心的问题,一切烦恼和痛苦都源自关系,所以解决问题的着力点也在关系上。而所有关系的起源,都是自己和自己的关系。这两个“自己”,可以定义为“我所知道的自己”和“我所不知道的自己”,或者是“我以为的自己”和“真实的自己”等等。有的人的痛苦是来自牺牲自己迎合他人,有的人则相反。道家没有系统地阐述关系,但是有很多充满智慧的论述。前面已经多次提到关系了,现在集中说两句。

首先,自己是宇宙的核心,是一切关系的出发点。例如修仙,修的是自己,自己不修,别无出路。但是,这不代表自私自利,不代表可以理直气壮地占别人便宜。没有功德,就没有成就。利他是很大的功德,利他就是最大的利己。利他才能达到世俗生活的终极目标:价值感和成就感。功德很重要,功德就是以私心、私欲这些来自“七魄”的蒙蔽智慧的东西为代价,换来满足、平安、喜悦和感恩。

其次是平衡,道家是辩证法的大师,辩证法的目的就是平衡关系。若即若离,就是最好的关系。老子很形象地比喻为:“小国寡民,鸡犬之声相闻,人至老死不相往来。”这一点,没有一定的人生历练,很难理解。但是经过一些风雨,尤其是经历过各种狗血之后,就明白确实如此。闺蜜把自己男朋友抢了,狗血吧?多年好友借钱不还,狗血吧?亲兄弟合伙做生意,翻脸了打官司,狗血吧?夫妻两闹离婚,互相把对方骂得猪狗不如,狗血吧?所有这些事情,从结果看,就是投入自己的时间、精力、财富、感情去让自己受到巨大伤害,早知如此,是不是还不如老死不相往来?用现代语言来说,道家的理念是:我的存在和你的存在是一样的,我的存在也许可以对你的存在有帮助,但绝对不应该损害你的存在,如果有损害,那么各自存在就好了。关系太好,未必是好事。2014年,我刚到北京,对很多活动都是“AA制”不太适应。后来就明白了,这样很好,大家不欠人情,没心理负担。北京很大,大家很忙,有可能一年就见面一两次,还欠个人情,大可不必。小地方的热情、慷慨,在这里可能会变得很尴尬。“AA制”里面,还包含了相互尊重的意思,这就是道家思想的实际应用。

对辟谷的一点体会和认识(二):一点皮毛用在现实生活就很厉害!

自己和自己的关系,看似应该越亲近越好,其实不然。以中西医的差别为例,可以说明这一点。西医很较真,什么都要看清楚、讲明白,但是有可能挂一漏万、只关注一个局部而忽略全局。中医重视的不是病灶本身,而是全局的关联,中医理论类似玄学,但是有效就可以了。我不知道也不关心你的心脏长什么样,我只关心能治好你的心脏病。其实无论按照西方的路子还是东方的路子,想去究竟、去彻底搞清楚,都是不可能的,都是无底洞。道家思想就是差不多就行了,所以才有“西医让人明明白白地死,中医让人稀里糊涂地活”的说法。我不是要黑谁捧谁,我只想说明关系太好未必是好事。而所谓“过度治疗”,就是关系太好带来的麻烦,有些父母对孩子过度关注,结果却导致逆反,道理是一样的。过度关注、过度重视,结果未必好。面对心理问题,也是一样的。我们能彻底了解自己的心理吗?我看不行,但是我们总是可以达到我们需要的程度,这就够了。对贪欲的控制,无处不在。佛家说贪财是贪,贪法也是贪。对于未知的承认和接纳,也是心性修炼的一个总要组成部分。能安住于自己不明白和不知道,这是大智慧、大修行。

在实践中,任何关系导致的问题,我都要回归到自己和自己的关系去解决。把自己和自己的关系摆平,就可摆平外面的其他关系,否则就不行。

跟随老师,接触到道家思想和性命双修,给我的启示和助益相当巨大。我所说,只是自己的一点体会和感悟,汇报一下。我所知,仅仅是皮毛,但是这点皮毛,用到现实生活中,已经很厉害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