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20 中美經貿止戰了!美方立場為什麼變了?

中美經貿止戰了!美方立場為什麼變了?

華盛頓當地時間19日,中美經貿磋商一紙聯合聲明,宣告不打貿易戰,雙方不會相互加徵關稅。

孫立鵬 中國現代國際關係研究院美國所經濟室助理研究員、博士

美國東部時間5月19日,中美就經貿磋商發表重要聯合聲明,均認為會談取得重要成果,是一次積極、務實、富有建設性的雙邊高層對話。

國務院副總理劉鶴表示,中美達成一致,不打貿易戰,停止相互加徵關稅。雙邊經貿關係一掃此前的“陰霾”,在正確軌道上前行。但未來的道路註定不平坦,更需要雙方的智慧、勇氣和耐心。

在雙邊經貿關係處於歷史十字路口的關鍵時刻,中美選擇了正確方向。而中美經貿關係從劍拔弩張到柳暗花明,也具有一定必然性。

中美經貿止戰了!美方立場為什麼變了?

中美元首通話發揮重要推動作用。自去年“海湖莊園”會晤以來,中美元首建立良好個人友誼,對中美關係穩定發揮了重要戰略引領作用。上週,在中美經貿摩擦風險上升之際,習近平主席應邀同特朗普通話,雙方一致同意維護穩定的中美關係,對形勢轉圜起到重要推動作用,引領中美經貿關係避免“脫軌”、走向“正軌”。

中美經濟相互依存的現實需要。當前中美早已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相互依存的經濟關係。據美國商務部統計,2017年中美雙邊商品和服務貿易額達7108.54億美元,2016年雙邊投資額達1199.56億美元。作為世界第一、第二經濟大國,加強經濟合作會產生雙贏結果,相互交惡將導致彼此難以承受的雙輸局面。相互合作擴大共識,加強磋商化解分歧,是中美幾輪相互試探較量後找到解決問題的最佳辦法。

美方立場發生微妙變化。與上輪北京磋商的漫天要價不同的是,美方此輪更加務實理性。自美國對華多輪經貿施壓以來,中方始終堅持“要談大門敞開、要打奉陪到底”原則立場。美方已經感受到,中方反對美國保護主義的立場是堅定的,處理問題的態度是積極的,反制貿易措施的手段是豐富的。

尤其是,劉鶴副總理率領中方代表團進行了艱苦卓絕的談判努力,不僅在華盛頓會見了眾多美國國會議員、戰略界精英,還和特朗普進行了40分鐘之久的會談,向其開誠佈公地當面闡明中方主張。這些都讓美國各界充分意識到中方原則立場,感受到我們磋商解決問題的最大誠意。促使美方從“理想”迴歸“現實”,更加理性處理中美經貿關係。

此外,美方內部壓力也讓特朗普政府對華經貿態度趨緩。5月15-17日,美國貿易代表辦公室(USTR)連續三天召開對華“301調查”聽證會,共有123名中美各界代表作證詞,規模之大歷史罕見。美國農業、零售業、製造業等利益集團表達了對美國採取關稅措施的嚴重關切,抱怨傷及美國自身經濟利益。在中期選舉將至的背景下,特朗普需要改弦易轍,贏得更多國內支持,鞏固執政基本盤。

此輪經貿止戰是具有里程碑意義的中美共同勝利,經貿關係作為兩國關係“壓艙石”作用有望繼續發揮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中美經貿止戰了!美方立場為什麼變了?

此輪經貿止戰是具有里程碑意義的中美共同勝利。

達成共識實現中美共贏。從傳統貿易領域看,中國將擴大美國的能源和農產品進口,雙方在高科技產品、醫療、金融等領域進一步合作。既可滿足中國國內消費“量增質升”的需求,也可幫助美方緩解對華貿易逆差。這是本輪磋商達成的重要具體成果,雙方均獲益、也都滿意。有利增強彼此互信,推動中美經貿關係行穩致遠。

從投資領域看,中美鼓勵雙向投資,創造更公平的競爭環境。伴隨中國經濟發展、“走出去”步伐加快,近年中企赴美投資快速增長,但諸多併購投資遭遇美方嚴苛審查。而美在華企業也常抱怨所謂的“營商環境”問題。因此,雙方相互促進投資的表態,有望緩解兩國商界憂慮,增信釋疑。

從知識產權領域看,中美同意加強合作,推動中國國內相關法律的完善。但保護知識產權涉及內容廣泛且複雜,解決問題是一個長期的過程,很難一步到位。值得肯定的是,兩國積極表態,為未來中美在知識產權領域的合作奠定堅實基礎。

中美經貿關係失衡是經濟全球化、國際分工深化、美元國際主導地位的必然結果。因此,要解決兩國經濟結構性問題,需要一個長期的過程。當前,中美選擇了通過合作實現共贏、通過磋商化解分歧的道路是正確的,但前方絕非坦途。這需要中美本著對彼此負責、對世界負責的態度,鼓起勇氣、發揮才智、保持耐心,開創中美經貿關係互利共贏的新時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