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27 阿拉善治沙人:15年“种树植心”,他在沙漠种出一片花海!

沙漠,被称为“生命的禁区”,因为沙漠条件艰苦,没好吃的也没有好玩的,很多旅游爱好者都不会轻易的旅游地。然而有这么一群中国人,他们来自社会各层,有农村妇女、有大学生、有企业老板等等,他们不是旅游爱好者,却毅然赴身沙漠中,因为他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治沙人!

今天,我要为大家讲的是一个治沙人的故事,故事的主人公名叫吴向荣,是个人们眼中的“知识分子”。

阿拉善治沙人:15年“种树植心”,他在沙漠种出一片花海!

说吴向荣是“知识分子”,这归于他的学历。吴向荣是中国的赴日留学生,在日本学习期间,先后取得了环境学学士和经济学硕士的学位,他的朋友们都以为他学成之后会返回祖国,在商海中开辟一片属于自己的天地,但出乎所有人意料,他一回祖国投身到了沙漠中,做起了治沙人这么一个“无名无利”的工作。

阿拉善治沙人:15年“种树植心”,他在沙漠种出一片花海!

吴向荣一回国就投身沙海其实是有原因的,因为吴向荣的父亲就是一位治沙人。吴向荣的出生地阿拉善位于内蒙古的最西部,境内存在着集巴丹吉林沙漠、腾格里沙漠、乌兰布和沙漠于一体的阿拉善大沙漠,吴向荣小时候总会跟着父亲一起去工作,坐在给沙漠播种造林的农用播种机上,看着一颗颗种子被撒到沙土中,吴向荣感觉它们种在了自己心中。

阿拉善治沙人:15年“种树植心”,他在沙漠种出一片花海!

2003年,吴向荣首次以治沙人的身份前往沙漠,当时虽然高学历加身,但对于治沙来说,吴向荣却是个地地道道的门外汉,由于经验不足,第一年吴向荣在沙漠中种下的树基本全军覆没,后来有人问起时他还会开玩笑说:“我一般都和别人说我是2004年才开始种树的,03年树都种死了怪不好意思的。”

有了一年种树失败的经验,第二年吴向荣在沙漠中种树就顺利多了,他把自己一年的时间都安排得满满的,每天都是早上跟着团队出发去种树,给树木进行日常维护,忙到晚上才会住处休息,对于种树他不敢有一丝懈怠,也不敢休假,因为有段时间没有看到这些自己亲手种下的树木他就会变得焦虑,怕有人从那里经过不小心破坏了树木,也怕一个不经意的火星会将所有树木都毁去,所以他让自己随时都保持工作状态。

阿拉善治沙人:15年“种树植心”,他在沙漠种出一片花海!

沙漠里的日子有时一日如一年,有时一年却如一日,2007年的某一天,治沙基地发生了一件奇怪的事情,基地飞来一只喜鹊,并撞死在了基地的玻璃窗上,这让基地里的大家心情都有点灰暗,事后治沙人们还发现喜鹊之所以会撞上窗户,其实是因为他们往自己种的树上喷了农药,农药连带着虫子一起被喜鹊吃下去,导致喜鹊神志不清,才会出现这种事情。

这件事情的发生让吴向荣陷入了沉思,自己种树究竟是为了什么?为了人类吗?苦苦思考了好几天,他才终于恍然大悟,自己是为了所有生命啊。于是从这天起,他开始改变自己的想法,他时刻谨记自己种树的最终目的,自己是为了让受损的土地和大自然重归于好而种树的,自己种下的锁边林不是他一个人的,不是中国社会的,也不是全人类的,而是属于这片大自然的。

阿拉善治沙人:15年“种树植心”,他在沙漠种出一片花海!

这一刻,吴向荣仿佛又看到了儿时随着父亲一起去治沙时父亲撒下的那些花种,它们如今已经在自己的心里发了芽,开成了一片花海!近些年吴向荣受到记者采访,他总是对自己治沙的成就绝口不提,但是有一句话却总是挂在嘴边,那就是:“我的父亲在沙漠种树,他种了很多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