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24 心理学:一个人能否做大事,看这三个方面就知道了

心理学:一个人能否做大事,看这三个方面就知道了

世界上聪明的人很多,但是并不是聪明的人能干大事,能干大事的人,主要看其心理素质与心力方面,如果你想知道一个人能否做大事,其实看这三个方面就知道了:

心理学:一个人能否做大事,看这三个方面就知道了

心理学:心胸

1、是否心胸宽广:心胸决定你的格局与视野

一个人做事与其心量有很大关系,一个心胸宽广的人往往有大格局大视野,他做事的布局与气质都会不同。一个人心量小往往锱铢必较,做不成事。心量大的人不一定能力很高,但是因为他的心量,往往能吸引更多的人来帮助他,从而成为真正有影响力的人。

和大家分享范蠡朱公的故事。范蠡的二儿子在楚国杀了人,朱公想让小儿子去救二儿子。可是大儿子不让,以自杀威胁父亲要去。没办法,范蠡带上一千金让大儿子去了楚国,他叮嘱大儿子要大儿子带一千金去找他的好朋友庄生。把一千金留给他处理,千万不要跟庄生起争执。大儿子走的时候,虽然口头上答应父亲,但是他走的时候又瞒着父亲带了几百两黄金。等到了楚国,他按照父亲的做法,找到庄生家,把父亲给他的一千两黄金带给了庄生,他看到庄生家有点破败,不太相信庄生会办好这个事情,于是他又把自己私带的几百两黄金给了楚国其他官员委托帮忙。

庄生拿了钱后放在那告诉自己妻子,这钱不能动,等他帮完忙后,他会如数给范蠡朱公。随后他就去找楚王帮忙,虽然庄生家境贫穷,但是其实他是不贪财,他在楚国名望很高,楚国上下都很敬重他。他有天面见楚王时候,告诉楚王有一颗星宿偏移,可能有灾害,要楚王积德才可以避免灾祸,建议楚王大赦。随后楚国官员听闻消息通风报信大儿子,楚王会大赦的消息。

大儿子听说这个消息后很高兴,觉得庄生没有起作用,这都是他委托楚国官员的原因。于是马上回去找庄生要那一千两金子。庄生非常生气,觉得他不信任他。于是他又去告诉楚王大儿子贿赂楚国官员的事情,楚王非常生气,于是下令杀了朱公二儿子。没办法大儿子只好带着自己弟弟尸体回去。朱公看到自己的大儿子回来黯然说道,我猜到了这个结局,大儿子问为何。他说,你平时就是舍不得花钱,心胸小,我之所以之前想派你弟弟去,就是因为你弟弟的心胸宽广,对金钱不计较,我觉得就能办成事。

心胸往往能让我们预测到做一件事的结局,很多时候,我们看一个人其做事与谈吐,你就能看到其心胸是否宽广,是否有人跟随。

心理学:一个人能否做大事,看这三个方面就知道了

心理学:逆商

2、是否有韧劲:逆商往往决定我们能走多远

韧劲也是一个人能否做大事重要因素。往往韧劲强的人,百折不饶。这就是心理学上所说的逆商。孟子也曾说过,天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指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孟子说得其实就是逆商,逆商是一个人面对挫折的能力,也是一个人能清醒判断事物发展的能力。他们懂得事物不是一下子而成的,而是逶迤前进,直到水到渠成。

一个人身上的韧劲往往是对目标的坚定与执着,也是内在的信念,他们用信念来引领自己的生活,更是对事物一种理性看待。没有谁能够随随便便做成一件事,大多能做成事的都是经历无数的历练,他们深深懂得实践出真知。

我们常说唐僧取经,经历九九八十一难,我想如果没有对目标与信念的执着,根本就没有办法完成取经的任务,唐僧能做成一番大事的根本前提就是对自己的目标念念不忘,所以才会感动四个徒弟,一路前行。

心理学:一个人能否做大事,看这三个方面就知道了

心理学:精进

3、是否能持续精进自己:精进自己是一生的功课

能否做大事的第三个特点是是否能持续精进自己。或许很多人低估了自我精进的能力。自我精进的能力其实就是自我完善的能力。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人最大的敌人是自己。 如果没有一颗精进的心,就非常容易陷入刚愎自用,唯我独尊感受。这不仅带来故步自封,更蒙蔽我们的双眼,无法获得持续的成长。

精进自己的能力意味着不仅能听得进别人的话,另外一方面能够不断反思自我,能够更好的迭代自我。可以说刘邦与项羽在争霸的过程中, 项羽的刚愎自用是其大敌,也是其不能任用贤人的关键。虽然项羽也有气量,但是他的性格造成了自我的悲剧。如果褚时健褚老如果没有对自我的精进,就没有办法在八十岁创业做褚橙,并且还把他做成了。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精进自己是我们进步与迭代自我的关键,更是我们能够与时俱进的关键。

一个人能否做成大事,主要就是看这三个方面,你的心胸与格局,你的韧劲以及你是否能持续精进自己,这三个要素决定你能否做大事的关键,也是我们能够面对人生种种挑战的关键,最终掌控了自我人生。

作者简介:唐若,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心力成长训练营开创者,国际DISC认证讲师与顾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