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14 银锭不一定光看蜂窝:看它也能看出真假?

关于老银锭的鉴定方法,我认为应掌握以下最基本的几个要素:

一是观色初识法。当我们上手某某年号的任何银锭时,一定要注意细析它外在成色。一般情况下古银锭的成色都应在95%以上,这是鉴别真银锭的基本含银量数据。

二是观锈法。老银锭的外观因历经岁月的阴阳会出现和存在一定厚度的银锈,这种银锈是银锭表面因长年受热冷阴阳等环节变化所导致的自然氧化特征。它的自然形成与人为作伪有着明显的区别特别,应细心析研为重。

三是信息观察法。古银锭通常都有铭文,并且还应记有年号,行入,库秤,验银库,监铸官局等信息。

四是观光泽法。从外观看老银锭表皮除有一定的银锈外,另还应有珠光丽亮之泽。浑身带有“珠光宝色”的韵味,光亮自然润泽。五是嗅味法。老银锭历年来因受各种环境的影响,它的表面略带老金属味。

一, 银锭的铸范问题

银锭的铸范,俗称模子。

先来做一道选择题:银锭采用哪种铸范形式?

A,铁范;B,陶范;C,石范;D,铜范;E,砂型。

答案:A.

解答:银铁不互溶,不能形成合金,银与铁在液态和固态下都是分离的,因此,从理论上来说,铁范适合浇铸银锭。另外,铁的熔点是1535℃,银的熔点是961℃,铁的熔点远远高于银的熔点,也使得铁质模具成为银锭铸造的理想选择。

但我们有时候会在银锭表面能看到暗褐色,并且能测出含铁量3%-12%,这是铁范中的铁在银液中形成的氧化物,漂浮在银液表面,在铸造中机械的附着在银锭的表面。这一现象进一步说明古代银锭是采用铁范浇铸的。

陶范浇铸银液,得到的银锭表面极为粗糙,且没有银锭特有的丝纹,与历代银锭外观状态完全不符。因此,陶范不能用于浇铸银锭。

石范是我国古代常用的浇铸用范,但是不能用于浇铸银锭。如果直接在滑石(滑石廉价、便利,在古代是理想的铸钱范材。)表面直接凿出范腔,不烘范直接倒入银液会炸范;如果把石范预热至800℃,得到的银锭底部粘连凝固后的银液,银锭表面粗糙不平,且无丝纹。故不适合铸造银锭。

铜与银能形成合金,而且理论上铜范不能直接浇铸高温银液。浇铸后要么银铜没法分离,即使采用隔离物质,银的损耗也比较大,所以铜范也不适于浇铸银锭。

砂型,这种浇铸方法(母钱翻砂铸钱)大家比较熟悉,但用于浇铸银锭却不尽人意。这种方法得到的银锭和陶范制造的银锭极为相似,表面有不平整的凹坑,所以同样不适合浇铸银锭。

银锭不一定光看蜂窝:看它也能看出真假?

二, 蜂窝的形成因素

蜂窝是白银熔化过程中吸收的氧气在冷凝过程中逸出后留下的空间。从外观看。蜂窝孔洞为圆球或类似椭圆圆球体,内部深浅不一。

蜂窝的形成主要受银液体积、铁范内腔的形状和冷凝过程的影响。板形银铤在浇铸时,全部的银液的重力完全垂直作用于范腔底部,形成较大的压力,由于其范腔壁与范底是垂直的,银液吸收的大量氧气很难通过范壁与银液接触面排出,在冷却过程中,这些气体就会在底部形成大量的气泡,出现较多、较大的孔洞,即银锭上的蜂窝。

银锭不一定光看蜂窝:看它也能看出真假?

三, 滴珠的形成

在蜂窝孔内多有滴珠出现,这个现象在宋元时期的银铤中尤为常见。这是由于板形银铤银液在冷凝过程中大量气体无法排出形成的滴珠。

与铁范底部接触的银液较快冷却,但在气泡周围特别是气泡顶部的银液,与铁范底部接触的银液有温度梯度,还未完全凝固,呈液态或易流动的半熔融状态,由于银液内部压力和气泡周围银液自身重力的综合作用,银液向下坠入气泡所占据的空间,从而形成滴珠。

银锭不一定光看蜂窝:看它也能看出真假?

四, 铸造工艺辩银锭的真伪

铸造中产生的蜂窝和滴珠,是辨认银锭真伪的重要因素之一。真品银锭蜂窝一般呈圆球状空腔,内壁光洁,口小里大,口部形状不规则,蜂窝内往往会有滴珠发育。赝品银锭的蜂窝则多是圆凿戳成,多为圆锥状空腔,口大里小,无滴珠现象。

此枚元代银铤蜂窝是典型的元代银锭的代表。其次,此枚银锭铭文符合元后期特征,为錾刻而成。文字略显粗拙,但率真自然,有着浓浓的古神韵。

银锭本身的文化价值和商业价值受到越来越多人的追捧,如这枚元代“至顺三年”银质包浆老道,浆质踏实无虚、色正纯真;且分布有大面积不规则、形态十分自然的蜂窝,窝洞大小不一,深浅兼有,正是非常典型的古代银锭之必备的特征,加之其文字手写錾刻,一派自然天成之相,实属银锭收藏的佳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