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19 這四座城市做過安徽省會,其中一座位於省外,至今仍帶動安徽發展

安徽,位於我國東部,地處長江、淮河中下游,是一座相對來說建省較晚的省份。安徽省現在的省會為合肥,但歷史上,除合肥外,還有三座城市做過安徽省的省會,分別是安慶、金寨及被成為“徽京”的江蘇省會南京。

這四座城市做過安徽省會,其中一座位於省外,至今仍帶動安徽發展

明朝初年,明太祖朱元璋定都南京後,以南京周邊十四府州為直隸,永樂大帝遷都北京後,改稱南直隸,大致與現江蘇、安徽、上海二省一市地域相當。清初,改南直隸為江南承宣布政使司,康熙初年改為江南省。清朝康熙六年(公元1667年),江南省分置為安徽、江蘇(含上海)兩省,安徽省成立,取安慶、徽州兩府首字而得名。

這四座城市做過安徽省會,其中一座位於省外,至今仍帶動安徽發展

在安徽建省之初,安徽巡撫及按察使衙門設在了安慶,但布政使仍駐江寧(今南京)。布政使是什麼職位呢?布政使掌管一省的財政、民政,相當於現在的省長,也就是說,在安徽建省之初,安徽省政府駐地為江寧,江寧為安徽省會。

這四座城市做過安徽省會,其中一座位於省外,至今仍帶動安徽發展

江寧(南京)隸屬於江蘇省,作為一省民政長官一直在省外辦公也不好,於是在94年後的1760年(乾隆二十五年),安徽布政使司從江寧遷往安慶,安慶正式成為安徽省會。現在,南京作為長江下游特大城市,帶動了鄂周邊安徽地區的發展。

這四座城市做過安徽省會,其中一座位於省外,至今仍帶動安徽發展

儘管安慶現在逐漸沒落,但安慶是目前做安徽省會最長的城市。安慶是聯繫長江中游和下游的關鍵樞紐,自1760年至抗戰陷落一直是安徽省會,解放戰爭時期也曾是安徽省會,前後有近二百年時間是安徽省會。

合肥位於安徽中部,安徽地理位置的中心,是安徽省會的有力競爭者。太平天國時期,安慶陷落,合肥曾短暫成為安徽臨時省會,抗戰勝利後,合肥成為安徽省會,至1948年底復遷往安慶。1949年1月,合肥解放,成為皖北行署區政府駐地,至1952年,安徽省任命政府成立,駐地合肥,合肥又成為安徽省會至今。

這四座城市做過安徽省會,其中一座位於省外,至今仍帶動安徽發展

1937年7月7日,日軍發動全面侵華,至1937年底南京淪陷,1938年初安徽省政府遷往立煌縣(今金寨縣),立煌縣成為安徽臨時省會,1945年抗戰勝利後,省政府遷往合肥。金寨是著名的革命老區,被稱為紅軍第一縣。

這四座城市做過安徽省會,其中一座位於省外,至今仍帶動安徽發展

除了以上四座安徽省會外,蚌埠在北洋政府時期也是安徽重要的政治中心,安徽督軍倪嗣沖就將官邸設在了蚌埠,抗日戰爭時期,蚌埠是汪偽政府安徽省政府所在地。抗日戰爭及解放戰爭期間,六安、蕪湖、屯溪都曾短暫成為安徽省政府駐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