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19 七十不打八十不罵,是時候給這位天津茶館相聲老藝人說句公道話了

七十不打八十不罵,是時候給這位天津茶館相聲老藝人說句公道話了

劉文步 田立禾

相聲名家楊少奎,師從焦少海,主工捧哏和單口,最受歡迎的節目是《君臣鬥》《三近視》《山東鬥法》,他的太平歌詞也有獨到之處。楊少奎有八大弟子,按元、亨、利、貞、學、習、進、步取名,成就最高的是二徒弟劉文亨,大徒弟丁文元后來因馬志明在相聲《糾紛》裡,拿他的名字砸掛而名滿天下,老徒弟劉文步,是天津相聲茶館復甦後的代表藝人之一。

劉文步今年整整82歲,出生在天津,是相聲名家郭榮起的表弟,12歲拜楊少奎為師,學藝四年出師後,在聲遠茶社表演相聲和雙簧。民國時期天津有兩個相聲大本營,一個是南市,另一個是位於東北角的河北鳥市。河北鳥市的書場、茶社有一百多家,聲遠茶社是其中最火的一家。

七十不打八十不罵,是時候給這位天津茶館相聲老藝人說句公道話了

劉文步 金文聲

劉文步小時候調皮搗蛋出了名。他住在南大道二仁裡衚衕,這條衚衕外寬內窄,衚衕口的寬度可以並行兩輛馬車,越到裡邊越窄,最窄的地方只有半米寬。劉文步在馬路邊僱了輛膠皮車,告訴車伕去衚衕裡接他媽媽去看戲。進衚衕後,劉文步跑了,車伕拉著車卡在衚衕裡,費半天勁才倒出來。

過去一條衚衕裡只有一根電線杆子,上面有個小路燈,燈光昏暗,兩米以外看不清對面的人。到了晚上,劉文步帶著一幫小孩蹲在黑燈影裡,只要有誰端著大盆出來倒髒水,劉文步就領著大夥一二三大喊一聲,端著盆的人嚇得不輕,咵嚓一下把盆扔地下,轉眼小孩兒都跑了。這些故事,都是劉文步在電臺節目裡自己說的,所以後來天津觀眾給劉文步起了個外號叫“劉壞水”,一點也不冤。

七十不打八十不罵,是時候給這位天津茶館相聲老藝人說句公道話了

劉文步 鄭福山

50年代,楊少奎加入紅橋區曲藝團,擔任相聲隊隊長,演員還有張寶如、劉奎珍等人。劉文步也加入了紅橋區曲藝團。紅橋區曲藝團解散後,直到90年代,劉文步才重操舊業。此時金文聲在天津電臺工作,幫助電視臺錄製傳統相聲集錦,劉文步與金文聲年輕時是把兄弟,金文聲邀劉文步到電視臺錄節目。後來天津茶館演出復甦,劉文步加入眾友相聲隊,但那時候演出少,觀眾更少,收入自然也高不了。

德雲社初創時缺演員,金文聲在德雲社說評書,舉薦劉文步來德雲社說相聲。郭德綱在《過得剛好》一書中,提到一位天津老藝人在德雲社合作期間,“給德雲子弟傳授作品三段,學習了作品十餘段,雙方互相學習之風極烈,書聲朗朗,令人愉悅”。雙方確實發生過一些不愉快,天津小劇場業務越來越忙,劉文步不再來德雲社演出。後來劉文步成了天津相聲藝人“砸綱”的主力。這段往事喜歡相聲的都知道,不必贅述。

七十不打八十不罵,是時候給這位天津茶館相聲老藝人說句公道話了

劉文步

2011年9月,天津謙祥益茶社做了一場特殊的原生態演出,把茶社臨時改成當年河北鳥市聲遠茶社的樣子——場中心為表演區,捧哏者站在桌子後面,桌上放著錢箱、扇子、醒木等,逗哏者站在捧哏的對面與捧哏者交流,不時請坐在四周的觀眾參與。

演出是從“圓粘兒”,也就是聚攏觀眾開始,全體演員登場唱《發四喜》,這是“開門柳兒”。之後劉文步出場,說了一段兒單口《打日本》。

七十不打八十不罵,是時候給這位天津茶館相聲老藝人說句公道話了

劉文步

隨後,魏文亮、李伯祥、田立禾、張文霞、魏文華、黃鐵良、尹笑聲、張永熙、於佑福等老藝術家依次登臺。演員表演一段兒,就有“杵門子”,也就是向觀眾斂錢,這是老時年間相聲表演掙錢的竅門,張壽臣先生說過,沒有杵門子,說得再好也只能算是半個說相聲的。

那天演出最後攢底的節目是大雙簧。雙簧表演,坐在前邊兒的叫“前臉兒”,蹲在後邊兒的叫“後臉兒”。“前臉兒”是劉文步,“後臉兒”是田立禾、張文霞、黃鐵良、李伯祥、魏文亮、魏文華、尹笑聲。可見劉文步的雙簧,確實見水平。

七十不打八十不罵,是時候給這位天津茶館相聲老藝人說句公道話了

劉文步

劉文步會三十多段傳統相聲,經常表演的有《失空斬》《竇公訓女》《打燈謎》《雜學唱》《醋點燈》《樹沒葉兒》等。他的表演輕鬆自然,蔫包袱層出不窮,擅長與觀眾互動,愛咋呼,因而場面火爆。他的口音不正,表演時基本上是天津普通話加上天津話,一激動嗓子還容易破音。

劉文步極有早期街頭行藝之風範,常夾雜津門謾罵,最愛說“尼瑪”,完全是口頭語,但也頗受部分觀眾的追捧。對此劉文步有過解釋,他說:“其實我在使活中向來是‘雙開活’,臺下觀眾非常文雅、環境比較嚴肅的場合,我的表演會‘風雅’起來,而在像茶館這樣的環境中,需要演員開場就抖包袱,達到滿堂彩的效果,‘武’的東西則會佔到一定比例。”

七十不打八十不罵,是時候給這位天津茶館相聲老藝人說句公道話了

劉文步 王文林

說實話,劉文步此言不虛。有人批評他“句句尼瑪,離開罵街,幾乎不會說話,更不會使活”,其實不然。記得有一年,北京人藝來天津大劇院演出,劇院專門為北京人藝的演員,在小劇場安排了一臺相聲,其中就有劉文步的表演。那場演出劉文步一個髒字也沒有,臺下觀眾包括濮存昕、楊立新、馮遠征、何冰等大腕,演出結束後在後臺,話劇演員與相聲演員見面,濮存昕還特別肯定了劉文步等老相聲演員的表演。

劉文步在眾友相聲隊曾與尹笑聲、張永久等搭檔,後來他的固定搭檔是鄭福山。鄭福山14歲進和平區曲藝團,拜張慶森為師,後來參軍到濟南軍區歌舞團,轉業後迴天津,分在一輕局,經常參加業餘演出,曾在天津市曲藝團與趙偉洲合作。再後來加入哈哈笑藝術團,與佟守本、陳鳴志、趙津生等人合作過。劉文步表演風格大俗,使活太猛,鄭福山真是託得住他。劉文步給鄭福山起了個外號叫“大腮幫子”,也叫響了天津。(文:何玉新)

七十不打八十不罵,是時候給這位天津茶館相聲老藝人說句公道話了

劉文步 王文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