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試圖攻佔巴甫洛夫大樓而陣亡的德軍人數比攻佔巴黎時陣亡的德軍人數還要多”這句話屬實嗎?

當冬夜漸暖大海不再那麼藍


  斯大林格勒的殘酷巷戰中,蘇聯紅軍的戰鬥英雄們。比如無人不知的英雄狙擊手瓦西里·格里高葉維奇·扎伊採夫,城市的廢墟成為他的絕佳戰場,整個斯大林格勒保衛戰中,他共射殺242名德軍,被授予“蘇聯英雄”稱號。最傳奇的故事當屬“巴甫洛夫大樓”。巴甫洛夫大樓是位於斯大林格勒中心的一座四層高公寓樓,建在伏爾加河邊,可以俯視“1月9日廣場”。1942年9月,蘇聯紅軍第19近衛步兵師的一個排守衛在這裡。當更高級別的指揮員都犧牲後,這個排由雅科夫·巴甫洛夫中士指揮。巴甫洛夫中士把大樓用四層鐵絲網和雷區包圍,在面對廣場的每一個窗口都佈置了機槍和反坦克步槍。德軍一天幾次進攻大樓,每次德軍步兵和坦克試圖穿過廣場靠近大樓,都會遭到巴甫洛夫和戰士們的猛烈抵抗。

  

  (英雄的“巴甫洛夫大樓”)

  大批德軍步兵被消滅,接近大樓的德軍坦克炮塔頂部較薄的裝甲暴露在反坦克槍火力之下,並因離大樓太近而無法提高火炮仰角進行射擊,結果也被巴甫洛夫和戰士們用反坦克步槍一一擊毀。每次擊退德軍,巴甫洛夫和戰士們都要冒險出去清理德軍的屍體,為機槍清空射界。從1942年9月27日至11月25日,他們堅守了3個月時間,直到蘇軍在斯大林格勒進行全面反擊,最終獲得了戰鬥的勝利。巴甫洛夫中士被授予“蘇聯英雄”稱號,崔可夫上將更是笑稱他們讓德軍進攻巴甫洛夫大樓付出的傷亡比當初佔領巴黎的傷亡還要大。這句話就是提主問題的來由,實際上如果嚴格算,這句話與事實也偏差不大,因為巴黎幾乎可以說兵不血刃就拿下了,而這座大樓,德軍拼盡全力也未能拿下,其中傷亡可以說是海量的。

  

  (今天的“巴甫洛夫大樓”已經是當地一處著名旅遊景點)

  巷戰持續到11月,保盧斯明白,再不佔領斯大林格勒,俄羅斯可怕的冬天就要再度降臨。11月11日凌晨,東方剛剛露出魚肚白,保盧斯以6個步兵師在寬5公里的正面發起了最後的進攻。戰鬥隊形高度密集,整整一天,為爭奪每一寸土地、每一塊磚石,雙方都進行了最激烈的戰鬥。保盧斯沒有得到任何決定性的戰果,德軍僅向前推進了幾百米。德軍雖然到達了伏爾加河岸,但部隊疲憊不堪,攻勢已成強弩之末,保盧斯被迫於次日停止了進攻,修整部隊。蘇聯紅軍的損失同樣嚴重,第62集團軍的兩個師損失了75%的兵員。雙方的指揮官都承受著巨大的壓力。保盧斯的眼部肌肉出現無法控制的痙攣,最終傷害了他的左臉。崔可夫也在不見日光的地下室司令部忍受著溼疹,手被繃帶完全包紮起來。這場意志的較量,最終還是蘇聯人略勝一籌。

  

  (英雄狙擊手瓦西里·格里高葉維奇·扎伊採夫)

  終於輪到斯大林策劃對斯大林格勒方向的大反攻了。早在9月底,蘇聯最高統帥部便將斯大林格勒方面軍易名為頓河方面軍,東南方面軍改稱斯大林格勒方面軍,兩個方面軍直屬蘇聯最高統帥部領導。10月,最高統帥部又在近衛第1集團軍的基礎上再度重建西南方面軍。這樣,為大反攻特設的3個方面軍全部準備就緒。11月13日,斯大林批准了朱可夫和華西列夫斯基擬製反攻計劃,並親自給這個計劃取代號為“天王星”。計劃很簡單,依然是對德軍兩翼合圍。

  

  (冰天雪地中,蘇聯紅軍在斯大林格勒展開反擊,將德軍第6集團軍合圍)

  清晨,大霧瀰漫,蘇聯紅軍西南方面軍猛烈的炮火準備一直持續到上午9點。然後,火力延伸,步兵開始衝擊,坦克越過冰凍的地面進行支援。紛飛的大雪和大霧中,蘇聯紅軍出現在地平線上,“烏拉”聲響徹雲霄。蘇軍以40個師的先頭部隊向羅馬尼亞第3集團軍展開攻擊,一天之內突破防線。,鐵鉗的另一端,斯大林格勒方面軍也轉入反攻,輕易突破羅馬尼亞第4集團軍的防線。兩個主攻方向的矛頭都指向橫跨頓河的卡拉奇大橋,那裡距蘇軍出發地約160公里,東距斯大林格勒100公里。深夜,西南方面軍先頭部隊的坦克順利攻下大橋。,兩個方面軍在卡拉奇大橋勝利會師。至此兩翼合圍成功,德軍第6集團軍被圍困在斯大林格勒方圓1500平方公里的大口袋裡。參考文獻:《蘇德戰爭 1941-1945》 [英]艾伯特·西頓 《保衛斯大林格勒》 [英]安東尼·比弗


戰爭史


2018年的第一個回答,希望得到大家的支持,謝謝!這個問題我來談談。在很多關於斯大林格勒戰役的文獻資料中都會提到著名的“巴甫洛夫大樓”以及崔可夫的這句玩笑話,雖然是句玩笑,但如果認真研究一下,倒也沒有偏離事實。

在斯大林格勒戰役中國遭到嚴重破壞的“巴甫洛夫大樓”,但在巷戰最激烈的時期,這座大樓始終掌握在蘇軍手中。

巴甫洛夫大樓是位於斯大林格勒市中心的一座四層居民樓,靠近伏爾加河岸,俯瞰一月九日廣場,在9月中旬曾被德軍佔領。9月下旬,蘇軍近衛第13步兵師近衛第42步兵團的一個四人偵察小組在巴甫洛夫中士的帶領下對這座大樓進行了偵察。9月27日,該師派出一支30~50人的突擊隊成功奪回了大樓,並依託堅固的建築物建立了防禦支撐點。蘇軍防禦部隊在各個樓層都設置了防禦火力點,在大樓周圍佈設了地雷和鐵絲網,通過一條交通壕與後方保持聯繫,獲得增援和補給。由於這座大樓的位置十分重要,控制著廣場周圍的數條道路,且背靠河岸,因此德軍極力想要重新佔領該樓,與蘇軍爆發激戰。據稱,德軍曾在一日內數次發起進攻,甚至出動坦克支援。但是,蘇軍依靠輕武器、機槍、反坦克槍和迫擊炮頑強抵抗,始終堅守這座建築物,期間樓內的守軍保持在一個排左右,他們一直堅持到11月25日援軍到來,前後堅守了近兩個月,因此成為斯大林格勒戰役中蘇軍頑強防禦的象徵,並以領導防禦的巴甫洛夫中士的名字命名為“巴甫洛夫大樓”,巴甫洛夫本人也被授予“蘇聯英雄”稱號。

戰後,在“巴甫洛夫大樓”的原址上重新修建了一座樓房,但原來大樓的的一面殘牆被保留下來作為紀念。

關於德軍為了進攻“巴甫洛夫大樓”到底損失了多少人,目前還沒有確切數字,但是有資料顯示德軍在1942年8月下旬至11月中旬的進攻和巷戰中至少損失了12萬人,而圍繞巴甫洛夫大樓這樣的重點目標,德軍肯定會投入大量兵力,參考巷戰的一般傷亡情況,損失肯定不小,至少在數百人乃至上千人。那麼德軍為了奪取巴黎付出多少代價呢?時間回到1940年6月,德軍在橫掃法國北部,英國遠征軍在敦刻爾克撤退回國後,德軍主力轉向南,向法國腹地進攻,此時對法國來說大勢已去,法國政府於6月10日宣佈巴黎為不設防城市,其實就是將首都拱手相讓,同日,德國第18集團軍開始部署向巴黎進軍,少數法軍在通往首都的道路上進行了抵抗,但很快被德軍粉碎,6月14日,巴黎淪陷。由此不難看出,德軍幾乎是兵不血刃就佔領了巴黎,前後僅有幾天時間,其損失極為輕微,肯定不能與斯大林格勒城內持續兩個月的血戰相比,因此,崔可夫的這句玩笑話倒也真不是吹牛。

1940年6月,德軍開進巴黎,注意背景中的凱旋門。德軍幾乎是兵不血刃就佔領了法國首都。


崎峻戰史


應該屬實!以巴甫洛夫中士命名的巴甫洛夫大樓在斯大林格勒中屬於一個比較重要的戰術據點,德軍至少有一個師在這進行了58天的血戰,使這棟四層樓的大樓被嚴重破壞,但是德軍就是攻不下這個重要的戰術據點。德軍雖然沒有統計損失,可是傷亡一定是很大的!而法國巴黎早早的就宣佈為不設防城市,德軍幾乎就是以行軍方式進城的,損失可以忽略不計。


協酒而逃


重要的不是人數多少的科學數據,而是巴黎戰役成為了巴浦夫大樓戰役的參照物,烘托出了巴浦夫大樓戰役的歷史意義。

崔可夫將軍開玩笑的話說明數據情況不屬實,但是作為俄羅斯當時的歷史性事件來說。

是一件以少勝多的著名戰役。而崔可夫將軍實際想表達的意思是戰役的艱辛和慘烈以及這場戰役的歷史地位。

這像小說中一個人要迅速成為天下第一,只要打敗已經是天下第一的高手一樣,就能成為天下第一。或者黑珍珠參考白珍珠價格,最後黑珍珠價格賣得比白珍珠一樣貴是一個道理。

找到一個大家公認的參考點。自然類比推理出巴洛夫大樓戰役的艱辛,慘烈和歷史地位。

重要的不是人數多少的科學數據,而是巴黎戰役成為了巴浦夫大樓戰役的參照物,烘托出了巴浦夫大樓戰役的歷史意義。

最後呼籲:不要戰爭,要和平!

要和平!要和平!要和平!


張聰的自我覺察


應該是真實的。因為德軍進佔巴黎不是攻下的,是法國當時的貝當政府投降,德軍排著整齊的隊伍佔領巴黎的,有一張有名的歷史照片就是德軍佔領巴黎時,排隊從凱旋門下通過。而德軍進攻斯大林格勤,損失幾十萬人,打了幾個月也沒打下。巴甫洛夫大樓開始時被德軍佔領,後巴甫洛夫帶一個戰鬥小組奪回,蘇軍立即增援,此後幾個月德軍一直強攻也沒再佔領。巴甫洛夫不是一個人,德軍也不是一次進攻,巴甫洛夫大樓只是蘇德兩軍交戰的前線,一方不斷增兵死守,一方不斷派兵強攻,直到蘇軍開始反攻,蘇軍也設讓德軍再前進一步。不要亂噴,斯大林格勒戰役蘇軍的勝利不是大喊吹出來的,是靠鮮血和生命換來的。崔可夫的那句話並不是評價巴甫洛夫大樓消滅了多少德軍,而是說在德國法西斯侵略面前,法國選擇了投降,蘇聯選擇了抵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