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03 「烽火張垣」智取桃花堡

「烽火張垣」智取桃花堡

烽 火 張 垣

張家口地處太行山、燕山和陰山山脈交匯處,是華北平原與蒙古高原交界之地,是連接蒙古高原地區與中原的唯一要塞,獨特的地理位置,決定了張家口這座城市重要的經濟、軍事、文化地位。翻開張家口這座城市的發展史,就是一部中華民族的戰爭史,一處處聲名遠揚的昔日戰場,一座座閱盡滄桑的要塞故壘,一段段氣若長虹的長城古垣,訴說著從上古民族融合到解放戰爭最後決戰期間50多場著名的戰事,承載著歷代前賢、愛國將領、仁人志士的豐功偉績。不忘記歷史才能開闢未來,張垣方誌按公元紀年梳理了曾在張家口地區發生的重要戰事以及相關內容,以饗讀者。1937年全面抗戰爆發後,在張家口這塊兵家必爭之地發生了許多重要戰役和事件。今天張垣方誌向大家推送智取桃花堡,歡迎您在文章後與我們互動留言。

「烽火张垣」智取桃花堡

智取桃花堡

1943年,抗日戰爭進入艱苦階段。日本侵略者對各抗日根據地進行空前規模的大掃蕩。所到之處,實行殺光、燒光、搶光的“三光”政策,無辜百姓慘遭蹂躪。殘酷的環境,複雜多變的鬥爭,考驗著每一個人。

桃花座落在蔚縣的最東邊,是區公所所在地。因它地處交通要道,所以敵人在這裡建偽政權,修據點,把守得比較嚴,而且還派駐了日本鬼子,設立了警察局。沿途過路的,都要盤問檢查,戒備森嚴。

「烽火张垣」智取桃花堡

智取桃花堡

桃花成為中共開闢東北山區的最大障礙。中共北山工委、縣委、平西地委、平西分區決定智取桃花堡。4月15日,武工隊通過關係以250元蒙疆偽幣買通守衛西門的偽軍,七團政委李水清和武工隊長王躍華帶領兩個連和武工隊300多人佔領堡樓,打垮了偽軍,其他3個堡門上的偽軍聞訊而逃。

這次戰鬥,打死打傷日偽軍10餘名,俘虜40餘人,繳獲步槍50餘支和大批彈藥,八路軍無一傷亡。武工隊從日軍物資局運走了大批糧食、布匹和其他物資,砸了偽區公所,燒了據點炮樓。

「烽火张垣」智取桃花堡

智取桃花堡

人物簡介:李水清,1930年7月加入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1932年4月重新入團),1932年6月轉為中國共產黨黨員,1930年參加革命工作,1955年9月被授予少將軍銜。2007年逝世於北京,享年90歲。

抗日戰爭爆發後,任八路軍第一一五師三四三旅營政治教導員。1939年4月起任冀熱察挺進軍第三十二團總支書記。1940年3月起任挺進軍第三十三團(後改七團)政治處主任。1941年11月起任晉察冀七團政治委員。1943年9月起任晉察冀軍區第十一軍分區副政治委員兼政治部主任。

李水清當時率領的武工隊十分活躍。日軍控制了許多“聯莊會”, 李水清率武工隊打掉了黃土梁的“聯莊會”據點,震動很大,桃花川“聯莊會”的會首急於與7團聯繫,李水清借上寺村村長給兒子娶親,各“聯莊會” 會首和偽軍頭目均來赴宴的機會,突然出現在酒宴上,當時參加酒宴的人們都驚呆了,李水清談笑風生,闡明八路軍對“聯莊會”的政策,“聯莊會” 眾會首均折服,後來這些“聯莊會”都掩護了八路軍。開國大典時,199師參加閱兵式,李水清走在199師隊列的最前面,這一年他32歲。

(文章摘選自《張家口市志》《張家口軍事志》《蔚縣誌》《河北抗日戰爭簡志》《張家口事典》《細說張家口》《張家口歷史文化叢書》《中共張家口地方史》《近代察哈爾軍事問題研究》《張家口革命遺址》等資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