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西安老城1936年 厚度大於高度的明城牆


西安鼓樓位於西安城內西大街北院門的南端,東與鐘樓相望。鼓樓始建於明太祖朱元璋洪武十三年,清康熙三十八年和清乾隆五年先後兩次重修。樓上原有巨鼓一面,每日擊鼓報時,故稱“鼓樓”。

西安鼓樓比鐘樓的建造時間稍早。鼓樓建於高大的長方形臺基之上,臺基下闢有高和寬均為6米的南北向券洞。

安遠門,是西安城牆的正北門。明代構築城牆時建造,正式名稱為安遠門。辛亥革命時,起義軍進攻滿城交戰中北門城樓被焚燬,現留有完整的箭樓一座。

西安化覺巷清真大寺始建年代不詳。因寺內所存元碑同為明代偽託 ;明洪武二十五年再次修葺擴建,稱清修專;清乾隆三十年教民再次募資重修,稱清真寺。以後又有多次修葺。。至1984年,在政府的關懷下,對該寺又進行了一次徹底的修葺。

西安城牆完全圍繞“防禦”戰略體系,城牆的厚度大於高度,穩固如山,牆頂可以跑車和操練。牆高12米,頂寬12—14米,底寬15—18米,周長13.74千米。

城門有四:東長樂門,西安定門,南永寧門,北安遠門。每門城樓三重:閘樓、箭樓、正樓。正樓高32米,長40餘米,為歇山頂式,四角翹起,三層重簷,底層有迴廊環繞,古色古香,巍峨壯觀。

城牆包括護城河、吊橋、閘樓、箭樓、正樓、角樓、敵樓、女兒牆、垛口等一系列軍事設施。城牆四角各有角牆一座,城牆外有城壕。城牆上外側築有雉堞,又稱垛牆,共5984個,上有垛口,可射箭和瞭望。

最初的西安城牆用黃土分層夯打而成,最底層用土、石灰和糯米汁混合夯打,異常堅硬。後來又將整個城牆內外壁及頂部砌上青磚。城牆頂部每隔40—60米有一道用青磚砌成的水槽,用於排水,對西安古城牆的長期保護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西安,1936年。【攝影資料:Pickens Jr】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