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為何英國一直佔領著直布羅陀?西班牙不想收回嗎?

利刃號


直布羅陀海峽位於西班牙和摩洛哥之間,長約58公里,最窄處寬約13公里,是連接大西洋和地中海的重要海上貿易通道。由於其重要的戰略地位,成為世界強國爭奪的對象,今天銘蘇先生就給大家分享一下直布羅陀的歷史故事和它在全球的重要地位。

直布羅陀海峽名字的由來

大約在公元8世紀初,阿拉伯倭馬亞王朝對外發動征服戰爭,穆薩·伊本·努塞爾統率阿拉伯軍隊侵入北非,一直打到今天的摩洛哥西海岸,佔領了重要港口丹吉爾,並任命其部將塔裡克·伊本·齊亞德為丹吉爾總督。公元711年,齊亞德奉努塞爾之命,率7000精兵橫渡海峽,在直布羅陀巨巖登陸,擊潰了10萬西班牙守軍。阿拉伯人經過7年時間征服了伊比利亞半島,對西班牙開始了近800年的伊斯蘭統治。

為了紀念這次渡海登陸作戰的勝利,齊亞德下令在登陸處修建了一座城堡,命名為“直布爾·塔裡克”。在阿拉伯語中,就是“塔裡克山”的意思,海峽因此被稱為“直布爾·塔裡克海峽”,英文譯名為“直布羅陀海峽”。

那麼,英國和西班牙為何爭奪直布羅陀呢?

1492年西班牙人將阿拉伯人趕出了伊比利亞半島,完成了西班牙的統一。隨著新航路的開闢,西班牙憑藉強大的海軍力量,逐步建立起自己的龐大的殖民帝國。西班牙通過殖民活動,獲得了鉅額的財富,這些財富使西班牙為擴充自己的軍事實力提供了經濟保障。為了保障海上交通線和其在海外的利益,西班牙建立了一支擁有100多艘戰艦、3000餘門大炮、數萬士兵的強大海上艦隊,最盛時艦隊有千餘艘艦船。這支艦隊橫行於地中海和大西洋,成就了西班牙的海上霸權。同時西班牙建立了訓練有素的陸軍,成為西班牙開疆闢土的利劍。

隨著英國、荷蘭、法國等歐洲國家的崛起,西班牙建立的霸權地位時刻遭受著挑戰。1588年西班牙為了打擊英國勢力,國王率領龐大的西班牙無敵艦隊征討英國,英國憑藉著火炮優勢和有利的天氣給西班牙毀滅性打擊,結果西班牙無敵艦隊全軍覆沒,從此西班牙開始衰落。1648年,西班牙對法國作戰失利,在陸地上的軍事優勢也喪失。

1704年,英國趁西班牙陷入王位爭奪內戰時,派無敵艦隊奪得直布羅陀半島,並最終於1713年逼迫西班牙政府簽訂《烏德勒支和約》,將直布羅陀半島割讓給英國。

直布羅陀面積5.9平方公里,人口約3萬,位於西班牙南端,扼大西洋和地中海的咽喉,戰略地位重要。直布羅陀作為一座天然的良港,英國佔領直布羅陀後在上面修建了海軍和空軍基地,其中包括一條軍民兩用機場跑道。港內完善的後勤補給和艦船維修設備,為英國在地中海地區開展軍事行動提供了便利條件。而且英國不僅控制著陸地,同時還宣佈對直布羅陀周邊3海里的領海擁有主權。

直布羅陀領土糾紛是西班牙和英國之間長期懸而未決的歷史遺留問題。長期以來,西班牙一直未放棄對直布羅陀的領土主權要求。二戰期間英國加強了軍事防禦,西班牙也長期對直布羅陀半島進行封鎖。1959年西班牙政府求助聯合國,想借聯合國的力量迫使英國歸還直布羅陀主權,但是英國認為直布羅陀是自己的非自治領土,拒絕歸還。後來直布羅陀舉行公投,結果大多數人支持歸屬英國。英西兩國就直布羅陀問題進行多次對話,但兩國圍繞直布羅陀的主權、對直布羅陀海峽附近海域的控制權等問題一直爭執不下。

直布羅陀對於西班牙人來說,既是恥辱的象徵,也是心中的痛,每天看到英國的軍艦在自己的家門口遊弋,別說心裡有多難受。而對英國人來說,這是一塊重要的海外領地,因為直布羅陀扼大西洋和地中海的交通要道,佔有這塊領地,就可以形成對整個直布羅陀海峽的控制和封鎖,這種作用在戰時顯得尤為重要。

那麼,西班牙有沒有可能通過使用武力進行強力收回呢?

兩國因直布羅陀主權談判長達半個世紀之久,明擺著就是英國不想還,再談下去也沒什麼用。如果西班牙使用武力能否收回直布羅陀領土主權呢?雖然現在英國不再是以前的大英帝國,但是不管經濟實力還是軍事實力,英國都在西班牙之上,要是兩國為了這塊領土開戰,西班牙雖有本土作戰優勢,但並不一定打得贏英國。何況英國現在還是聯合國五常之一,兩國又是北約成員國,即使兩國真想打,估計也打不起來。所以,西班牙只有坐等國際時局變化,估計又要等到猴年馬月了。

現在每年數以萬計的船舶通過直布羅陀海峽,這條海峽已成為西歐連接地中海、南歐、西亞、北非甚至印度洋地區的重要海上生命線,所以成為各國爭奪的重要對象。目前在直布羅陀海峽長期保持軍事存在的,除了英國和西班牙以外,還有非洲的摩洛哥和美國。摩洛哥好理解,人家是海峽的鄰國,美國在全球重要海上貿易通道都有駐軍,直布羅陀海峽這麼重要的地區美國怎麼能忽視呢。


銘蘇先生


直布羅陀在古代是北非腓尼基人的聚居地,在公元前二世紀被羅馬帝國 征服,在西羅馬帝國滅亡後,一部分哥特人和當地伊比利亞人和摩爾人(主要是腓尼基人後代)爭奪此地。

伊斯蘭教興起後成為北非信奉伊斯蘭教的摩爾人侵略歐洲的踏腳石,一部摩爾人在伊比利亞半島南部(包括了直布羅陀半島),成立了若干小國並接受基督教和伊斯蘭教共存,在十一至十五世紀時西班牙和葡萄牙人抗擊要統一信仰的北非穆斯林侵略時,和一部分混血和信奉伊斯蘭但寬容基督教的歐洲摩爾人聯手,驅逐了侵略者。

但在地理大發現西班牙國勢強盛前後,強逼仍然信奉伊斯蘭教的摩爾人改宗或被驅逐,很多人即使改宗後仍然逼遷到北非摩洛哥,在英國佔領後有很多意大利人和英國人遷入,和部分摩洛哥人迴流充實了當地人口。所以當地人多不承認西班牙對當地有宗主權的。

公元8世紀,阿拉伯人入侵伊比利亞半島時從直布羅陀登陸,直到1410年才被西班牙人收復。

1501年正式納入西班牙 版圖。西班牙國王卡洛斯二世無嗣,囑由法國波旁王族繼承西王位。

1700年卡洛斯二世死後,法國王路易十四之孫菲力普被宣佈為西國王。但卡洛斯二世的外甥、奧地利查理大公按哈布斯堡王族的血緣關係也要求繼承王位。由此引發1701年王位繼承戰爭。英國和荷蘭支持查理大公,並於1704年攻佔直布羅陀,建立軍事要塞。

1713年交戰雙方簽訂烏特勒支和約,承認了菲力普的西班牙國王地位,但作為交換條件,直布羅陀被割讓給英國。英佔直布羅陀後,驅逐了原有的西班牙居民,從外地大量移民。

1909年英國在直布羅陀與西本土之間的中立地帶修築軍事基地和機場並設柵欄,形成現今的邊界。

但西班牙從未放棄收復直布羅陀的要求。第二次世界大戰後,西班牙加強了收復活動。

1964年聯合國非殖民化特別委員會認為“給予殖民地國家和人民獨立宣言的條款完全適用於直布羅陀”,要求英西兩國政府談判解決直布羅陀爭端。

1966年聯合國大會又通過決議,敦促“加快直布羅陀非殖民化”。英國拒絕談判,並加速推行直布羅陀“自治”,於1967年在直布羅陀舉行了歸屬問題的公民投票,結果絕大多數人贊成直布羅陀繼續歸屬英國。聯大通過決議指出這次公民投票違背了聯合國決議,再次敦促英西舉行談判。

1969年直布羅陀議會通過新憲法,宣稱直“是英國的一部分”,在“沒有完全充分表達民意的公民投票的情況下,直布羅陀不應交給他國”。西班牙對此表示強烈不滿,於1969年封鎖邊界,撤走在直工作的工人,中斷與直的通訊和交通聯繫,禁止英國飛機飛越西領空,使直布羅陀成為孤島。

1980年,西英兩國外交大臣在里斯本會晤,商定通過對話解決關於直布羅陀的一切分歧並恢復直布羅陀地區的直接聯繫。

1981年英國授予直布羅陀居民完全的英國國籍,為西英爭端的解決增加了新的困難因素。

1984年11月,英方首次表示同意談判包括直布羅陀主權在內的各種問題。

正在加載直布羅陀地方旗幟

1985年2月,西政府宣佈開放直布羅陀邊境及西本土與直布羅陀的陸海通道,英國則宣佈給予西班牙人在直布羅陀工作、居住和購買房地產的權利,隨後兩國外交大臣在日內瓦舉行會談。英方強調它對直布羅陀擁有合法主權,有烏特勒支和約為憑,而且應尊重直布羅陀人 的意願。西班牙政府指出和約只規定直布羅陀的城堡、港口和防禦工事等地面建築物讓與英,但未割讓領土管轄權。在以後舉行的有關直問題的談判中,雙方未能在直的歸屬問題上取得進展, 但就其他一些問題達成了協議。

1987年12月,西英兩國政府簽署了《關於共同使用直布羅陀機場的協議》,但由於直布羅陀當局的反對,協議未能實施。

1991年3月18日,英國正式將直布羅陀的防務移交由當地人組成的團隊,從而結束了英國在這個地區長達287年的軍事存在。

1994年12月,西英雙方決定成立由西、英兩國和直當局代表組成的工作組,研究在直採取反走私和禁毒措施。

1995年1月和4月,西、英舉行了兩次有直代表參加的會議,討論直布羅陀的走私等問題。

1997年1月和12月,西英兩國外交大臣分別在馬德里和倫敦舉行了第10輪和第11輪關於直問題的會晤,西方提出了西英長期(不低於50年)共同享有直主權的新方案,但未得到積極響應。同年6月,直當局向聯合國非殖民化特別委員會提出將尋求從英國得到更多的自治權,享有類似海峽群島與英國的特殊關係。

1998年7月,西英兩國政府就北約演習使用直軍事設施達成協議。

1998年10月,直當局限制西漁民在直附近海域捕魚,並於1999年1月扣留了西一艘漁船,導致西加強對直邊界的控制,引起西英、西直關係一度緊張。

2000年4月,西英兩國政府就直布羅陀問題達成一項協議,明確英政府是處理直涉外事務的唯一政府。

2004年10月27日,西班牙外交大臣莫拉蒂諾斯與英國外交大臣斯特勞在馬德里發表聯合公報宣佈,兩國決定暫時擱置長期以來對直布羅陀主權問題的爭議,同意成立西班牙、英國和直布羅陀三方對話論壇,為直布羅陀及該地區繁榮創造互信互利的建設性氛圍。


貓貓我愛你


二戰結束後,英國的實力和影響力一落千丈,再也無力維持對海外龐大殖民地的穩固統治,因此,擺脫其統治而獨立的地區比比皆是,而英國也大都採取默視態度。不過,對於在歐洲唯一的殖民地-直布羅陀,英國卻始終不肯放棄,態度極其堅決。那麼,直布羅陀到底有何價值,它對英國到底有多重要?


直布羅陀是英國目前在歐洲唯一的殖民地,位於南歐伊比利亞半島南端,直布羅陀海峽東端北岸,南部隔海峽與西班牙在北非的屬地休達相望,面積為6.5平方公里,人口約3.5萬人。直布羅陀是個多民族混居的地區,除占主導地位的英國人(約佔27%)、西班牙人(約佔26%)外,大多為來自北非各國的移民。



作為溝通地中海與大西洋的唯一水道,位於歐洲與非洲分界處的直布羅陀海峽,具有極端重要的軍事、交通和商業價值,經常被形象地稱之為西方的“生命線”和歐洲國家的“咽喉”,其戰略地位不言而喻。而在控遏直布羅陀海峽的各據點當中,條件最優越、地位最重要的,無疑便是直布羅陀。


直布羅陀文明開化的程度很早,在其境內曾發現過尼安德特人化石,證明早在史前時期這裡便有人類活動。迦太基帝國興起後,直布羅陀成為北非移民的聚居區,直到公元前2世紀,該地才被羅馬人佔據。西羅馬帝國滅亡後,直布羅陀成為哥特人、伊比利亞人和摩爾人競相爭奪的據點,軍事價值由此日漸重要。



公元8世紀,阿拉伯帝國侵入伊比利亞半島時,正是以直布羅陀作為“跳板”,從而踏進歐洲大陸的。此後700餘年間,包括直布羅陀在內的半島廣大地區,淪為伊斯蘭世界的一部分,直到西班牙光復運動勝利後,才重歸基督教文明的懷抱。西班牙雖然在1410年便已收復直布羅陀,但直到1501年才將其正式納入版圖。


西班牙人佔據直布羅陀後,將其開闢為重要的軍港,以控遏直布羅陀海峽、南征非洲,並以此為根據地,從事與地中海其他國家的爭霸戰爭。正是由於直布羅陀具有極端重要的地理、軍事價值,因此當英國取代西班牙成為世界頭號殖民帝國後,奪取直布羅陀以保障英國通往印度的海路暢通,便成為它念茲在茲的目標。



為了奪取直布羅陀,英國籌謀數十年時間,直到西班牙王位繼承戰爭(1700-1713年),才為它提供難得的良機。戰爭開始後不久,英國便與奧地利、荷蘭結盟,同法國、西班牙聯軍展開曠日持久的混戰。1704年,作為進攻西班牙本土計劃的一部分,英國派艦隊攻佔直布羅陀,並在該地建立軍事要塞。


1713年,精疲力盡的交戰雙方,最終簽訂停戰協議-《烏得勒支條約》,法王路易十四之孫菲力普被承認為西班牙國王,但作為交換條件,直布羅陀被割讓給英國。就此,西班牙在統治直布羅陀300餘年後,徹底失去對它的控制權。直布羅陀被英國佔領後,長期以王室領地的形式存在,直到1830年才成為殖民地,一切軍政事務均由王室委派的總督管理。



在英國的控制下,直布羅陀不僅被建設成為重要的海軍基地,而且經濟高度發達。雖然直布羅陀面積狹小、自然資源缺乏,但憑藉著得天獨厚的地理優勢,積極發展轉口貿易、金融、服務業和旅遊業,由此促進經濟的高速發展。據權威統計數據,直布羅陀在2015年的GDP總值為14億美元,人均收入高達40878美元,超過中國的4倍,堪稱“富得流油”。


雖然英國以條約的形式得到直布羅陀,但從上世紀初開始,西班牙政府卻順應民眾的呼聲,向英國提出收回主權的要求。對於西班牙政府的要求,英國一直採取強硬拒絕的態度,堅決不肯放棄這個極端重要的據點。從1961年開始,西班牙就直布羅陀主權問題,跟英國展開多次會談,但終因分歧嚴重而作罷。除非英國的政策發生顛覆性的變化,否則西班牙無法收回直布羅陀。



說句題外話,西班牙在遲遲無法收回直布羅陀的情況下,為了實現對海峽的控制,便轉而佔據北非兩個重要的軍事據點-休達、梅利利亞,將它們強行併入自己的版圖,以此來作為對丟失直布羅陀的“補償”。摩洛哥獨立後,一再要求西班牙交還其侵佔的休達、梅利利亞,但均遭到後者的拒絕。由此來看,西班牙跟英國堪稱“一丘之貉”,都好不到哪裡去。


資料來源:《列國志:西班牙》、《列國志:英國》


文史磚家


你知道世界上最能體現“大魚吃小魚,小魚吃蝦米”的國界線在哪裡嗎?就在題主問的這個直布羅陀海峽兩岸。為什麼是兩岸?因為這一樁界線上的奇觀還牽涉到另外兩個國家。

直布羅陀自古以來都是歐洲人的土地,但阿拉伯帝國崛起後,被穆斯林佔領了。西班牙人和葡萄牙人用了整整七百年時間進行了“收復失地運動”,這才將直布羅陀重新收入囊中。這一個漫長的歷史歲月,西班牙人渴望收復整個伊比利亞半島的心情跟南宋想抗金收復中原沒什麼區別,如果西班牙有個陸游,一定會寫下:“我王南定羅陀日,家祭無忘告乃翁!”(下圖為“收復失地運動”過程圖)

16世紀初,直布羅陀納入西班牙版圖。到了17世紀初,西班牙發生繼承戰爭,英國人及時站隊,於1704年攻佔直布羅陀,最終通過支持菲力普的王位得到了直布羅陀。之後,西班牙一直想收復直布羅陀,怎耐實力不足,於是只能默認這一塊家門口的英國飛地。(下圖為直布羅陀)

為什麼說直布羅陀海峽兩岸的國界最能體現“大魚吃小魚,小魚吃蝦米”呢?因為西班牙雖然奪不回直布羅陀,卻佔據了海峽對面的休達和梅利利亞,摩洛哥對此意見很大,一直想收復,怎耐實力不足,於是只能默認這一塊家門口的西班牙飛地。(下圖為休達)

而摩洛哥雖然打不過西班牙,卻佔領了西撒哈拉一大半的領土,只將東部最貧瘠的一小條土地留給了西撒哈拉人……(下圖藍色摩洛哥控制區,綠色為西撒哈拉)


切割地球


想也沒用,英國遠強於西班牙。

直布羅陀海峽是溝通大西洋與地中海的唯一通道,也是全球最重要的黃金水道之一。海峽全長不過九十公里,最窄的地方甚至只有十二公里,是名副其實的戰略要地。

這條水道以南是非洲的摩洛哥,以北是歐洲的西班牙,然而海峽北岸的直布羅陀市雖在西班牙的土地上卻是由英國控制的。這是怎麼形成的呢?

直布羅陀位於海峽東側北端的西班牙本土,按理西班牙是最有資格擁有這座城市的,但至今為止直布羅陀市上空飄揚的仍舊是英國米字旗。這個情形與中國的香港十分相似,因此直市又被稱為西班牙的“香港”。而不同的是香港在九七年就已經被中國收回,而西班牙儘管聲稱對直市擁有主權,卻至今拿英國無可奈何。

這起爭端尋根問底要怪西班牙國王卡洛斯二世沒有子嗣,當時西班牙的海上霸權已經被英國取代,但瘦死的駱駝終究比馬大,在整個歐洲大陸的範圍內西班牙仍舊是一個無法忽視的大國。既然國王后繼無人,那就只好從旁支當中選擇一位貴族繼承王位,最後選中的是誰呢?剛好是法國國王路易十六的孫子,這下不僅其他親戚不樂意,英國也坐不住了。要知道法國王室的後代繼承西班牙的王位就可能在不久的將來導致法西兩國合併,這對英國的霸主地位絕對是一種挑戰。

另一方面,哈布斯堡家族的奧地利大公也對西班牙的王位窺視已久,如今適逢老國王病逝,怎麼也要上前爭上一爭。一來二去幾個國家談崩了,談不攏就打嘛,於是英國聯合奧地利、荷蘭、葡萄牙等國向西班牙和法國宣戰,法國則和西班牙組成大陸同盟誓死抗爭。從兩大陣營的名單上就不難看出,英國一方佔據著海洋優勢,而法西一方只剩招架之功。

也就是在這次戰爭期間,英國攫取了西班牙的直布羅陀市。本來英國在此間佔盡了優勢,完全可以把奧地利大公扶上王位,但東方卻傳來俄羅斯在北方戰爭中擊敗傳統強國瑞典的消息,害怕俄羅斯一家獨大的英國不敢過分削弱法國,於是雙方趕緊勒馬收兵,握手言和。戰後兩方達成協議,英國同意法國人繼承西班牙王位,但法西兩國不得合併,同時直布羅陀市正式割讓給英國。

從此以後英國在直布羅陀海峽紮下了根,如今三百多年過去了,當地的人口結構也發生了根本性的變化,很少人對母國西班牙有歸屬感和認同感。儘管“口水戰”打得天昏地暗,但英國海軍就是穩穩地駐紮在直布羅陀動也不動,而歷次全民公投中直布羅陀市民也大都選擇留在英國,西班牙乾瞪眼沒辦法。


地圖帝


要說到“日不落帝國”,恐怕很多人腦海裡首先浮現出的是大英帝國,然而“日不落帝國”最早卻是描述西班牙哈布斯堡王朝的。西班牙哈布斯堡王朝憑藉著貴族聯姻和大航海時代的擴張致使其成為世界上第一個“日不落帝國”,這要比大英帝國要早三百年。大航海時代歐洲諸強的擴張伴隨著對海外財富的痴求,而強國紛紛打造的艦隊妄圖登上海洋霸主的寶座,而西班牙皇家海軍和英國皇家海軍的鬥爭卻從未停止。

西班牙帝國因繼承人查理五世/卡洛斯一世的關係達到巔峰

近日英國皇家海軍又與與西班牙皇家海軍爆發衝突,英海外領地直布羅陀首席部長皮爾卡多在社交媒體上控訴西班牙皇家海軍一艘軍艦非法“侵入”直布羅陀的英方水域。據稱西班牙偵察級F-30型護衛艦F-77“克里斯蒂娜公主號”在中午利用英國皇家海軍用餐時靠近英屬直布羅陀海岸。面對這艘滿載排水量為1660噸的軍艦,英國皇家海軍HMS直布羅陀中隊竟然派出的是一條排水量僅為24噸的小巡邏艇!咋一看貌似找不到英國皇家海軍力量,也難怪這兩者的噸位比達到了69.16:1,英國皇家小艇攔截大艦好比是螳臂當車。

西班牙皇家海軍一艘輕護衛艦在英國小艇面前顯得巨大

西班牙偵察級F-30型護衛艦的任務主要是維護沿海安全和保護西班牙的海上貿易交通線,這級艦一共6艘。這款軍艦長88.9米,其滿載排水量1660噸,該艦採用柴柴聯合動力,其最大航速25.5節。該艦艦首裝備一門意大利奧托-梅臘76毫米艦炮,艦橋後部載有兩座雙聯裝的美國“魚叉”反艦導彈,此外該艦還裝備了一門20毫米機炮和4艇機槍。

駐守在直布羅陀的英國皇家海軍巡邏艇,排水量只有24噸

西班牙向駛入英國直布羅陀基地的美軍運輸船示威,不給英美面子!

英國BAE系統公司生產的“彎刀”級巡邏艇全長為16米,該艇最大航速為32節,其主要武器也就是2挺機槍!顯然英國P284小艇可以憑高航速及靈活的機動性在海上穿插並對西班牙軍艦示威,就算西班牙艦炮和導彈在近戰中可能無法快速施展,但雙方真要打起來英國小艇2挺機槍的火力還是會被西班牙軍艦的20毫米機炮和4挺機槍壓制。

(西班牙皇家海軍和英國皇家海軍的鬥爭不會停止,西班牙不甘心啊)

去年9月美國海軍一艘高速雙體運輸船進入直布羅陀海域時立即被西班牙警衛隊攔截,英國皇家海軍迅速出動巡邏艇驅逐西班牙船隻為美國軍艦護航。西班牙警衛隊表示自己只是在行駛《聯合國海洋法公約》的通過權,英國皇家海軍認為這是一次挑釁。據稱西班牙海警船還專門護衛漁船在英國水域捕魚超過3次,而像英西海軍的對峙則至少達到7次。今年的這次對峙英國霍華德勳爵建議英國女首相特蕾莎-梅發動戰爭,可西班牙外長勸英國不要動怒且拒絕英方提議的雙方到國際法庭上解決問題。由於西班牙經濟不振,直布羅陀90%的居民仍決定留在英國,恐怕西班牙想收回這個3萬人的軍事重鎮並非那麼簡單。

(請支持毅品文團隊的各種原創文章及實體書,獨立專業有種有料)


戰爭史


文|小河對岸

英國是近代史上維持霸權體系最久的國家,也是繼西班牙、葡萄牙之後,最享有盛名的日不落帝國。據統計,世界上90%以上的國家都曾被英國染指過。英國的霸權體系,經一戰而遭動搖,因二戰而崩解。二戰後,西歐列強的實力都遭到嚴重削弱,各民族的獨立意識日益覺醒,殖民地紛紛展開獨立運動,並取得最終的獨立。

而至當今,已經不存在傳統意義上的殖民地問題。但作為有三百多年殖民霸權歷史的英國,仍在世界各地保留多處海外領地。其中,有一處海外領地最為顯眼,此即位於伊比利亞半島南端的直布羅陀。直布羅陀原為西班牙的領地,扼守大西洋進入地中海的交通咽喉,戰略位置十分重要,而該處海峽通道亦以直布羅陀命名。

西班牙雖實力要遜於英國,但也為西歐五大強國之一,頗有政治影響力。直布羅陀之於西班牙,很像之前的香港之於我國。但為何我國能從英國手中收回香港,而西班牙卻至今沒能收回直布羅陀呢?

其一,香港與直布羅陀的性質並不完全一致。香港包括三部分,即:香港島、九龍半島、新界。香港島、九龍半島都繫條約割讓,而新界卻系租借。這就使得香港的問題要更為複雜,從而為我國收回香港提供了立足點。而直布羅陀卻完全系領土割讓,西班牙很難找到與英國的談判點。

其二,香港與直布羅陀的居民構成情況也不相似。香港迴歸之前,其地居民近乎全為華人。而直布羅陀的面積僅為6.5平方公里,人口也僅有三萬餘人。英國在據有直布羅陀之後,就驅逐了當地的西班牙,而從外地大量移民,使得西班牙人在直布羅陀並不占主導地位。英國之所以能在愛爾蘭島保有北方六郡(北愛爾蘭),也是因為北愛爾蘭的人口多為英格蘭後裔及信仰新教的原因。致使,北愛爾蘭在愛爾蘭的獨立運動中,不願脫離英國。假使當初香港的居民,也以盎格魯、撒克遜人為主的話,也會為我國收復香港增加不少難度。

其三,我國與西班牙的國家實力及國際地位也不可同日而語。二戰以來,我國的國家實力與國際地位日益提升,不但是聯合國的五常之一,也是少數擁有核力量的國家之一,並有較強的常規軍事力量的存在,使得英國並不敢輕易地與我國軍事衝突。而英國的實力與國際地位雖不比從前,但對比西班牙而言,仍是瘦死的駱駝比馬大。

其四,香港與直布羅陀於英國的價值地位也不同。隨著近現代貿易的日益全球化,香港作為英國在我國貿易基地的地位已顯著下降。直布羅陀卻為大西洋通往地中海的交通咽喉,為世界上最重要的幾處海運航道之一。而英國又是傳統的海洋強國,對航道咽喉之處更是看得至關重要,英國欲維持其國際影響力,以及維護其在地中海的經濟利益及軍事存在,也不會輕易放棄直布羅陀。


有知社


為什麼英國一直佔領本屬於西班牙的直布羅陀呢?我覺得有如下原因。

1.直布羅陀扼守直布羅陀海峽,控制著地中海進入大西洋的生命通道,地理位置極為重要。就好比也門胡賽武裝控制下的曼德海峽(阿拉伯海進入紅海的通道),也好比伊朗控制下的霍爾木茲海峽(波斯灣產油國進入印度洋的通道)。正是因為直布羅陀地理位置太重要了,所以英國人從西班牙手裡奪走了它,並一直實際控制它,長達300多年之久。

2.直布羅陀就像一個水龍頭或者閥門,英國控制了它,關鍵時候,就可以發揮作用。西歐從波斯灣產油國進口的石油大部分都要經過地中海和直布羅陀海峽。它是維護英國大國地位的一個有力武器!

3.英國從西班牙手裡把直布羅陀奪過來時,很強大,是當時世界上最強大的殖民帝國!它有實力打敗已經衰落了的老牌殖民帝國西班牙。當時西班牙正值國內混亂,英國就抓住了這個機會,趁火打劫,奪走了本屬於西班牙的直布羅陀!強盜都是這副德行嘛!就好比沙俄趁清政府忙於鎮壓太平軍和應對英法聯軍,侵吞了中國北方大片國土,150多萬平方公里啊,至今,我們都沒收回來!我們的政府可能想把這些國土收回來,但是它心裡很清楚,幾乎收不回來了,除非俄國嚴重衰落!

4.有一條潛規則,適用於此,那就是吃進去容易,吐出來難。英國已經吃進去,並消化吸收了,它怎麼吐出來?英國一直在向直布羅陀移民,上面幾乎都是英國人。英國已經牢牢控制住了直布羅陀,西班牙想收回來幾乎不可能。英國也不打算放棄直布羅陀,它要維護自己世界大國地位啊,它還要臉面啊!俄國也不想把那些本屬於我們的土地還給我們啊!一個邏輯!

西班牙當然想收回自己的國土啊,但是,它實力有限啊,它打不過英國啊,所以只能想想罷了。這個世界就是這麼現實,沒人跟你講道理,都是實力說話!



高中數學鄧老師


直布羅陀,歐洲大陸上最後一塊殖民地,控制著大西洋和地中海之間的交通咽喉,戰略地位十分重要。圍繞著這個地方的主權英國和西班牙明爭暗鬥了300年,到現在也沒個結果。

1410年西班牙驅逐了阿拉伯人佔領直布羅陀,1501年正式納入西班牙版圖。1700年西班牙國王卡洛斯二世去世沒有子嗣,引發西班牙王位繼承戰爭,奧地利、英國、荷蘭聯軍對陣法國、西班牙,戰爭整整打了十年,最終直布羅陀被割讓給英國。

英國佔領直布羅陀後,驅逐了原有的西班牙居民,從外地大量移民,不少意大利人和英國人也開始遷入。1830年,直布羅陀正式成為英國的殖民地和主要海軍基地。此後,直布羅陀的一切軍政事務均由英國王室委派的總督統管。

1909年,英國在直布羅陀與西本土之間的中立地帶修築軍事基地和機場並設柵欄,形成現今的邊界。然而西班牙從未放棄收復直布羅陀的要求,一直聲稱擁有直布羅陀主權。

二戰結束後隨著英國國力的衰弱,西班牙收回直布羅陀的呼聲越來越高。英國耍了個花招於1981年授予直布羅陀居民完全的英國國籍,依靠當地民意對抗西班牙。

之後英國和西班牙又在衝突、談判中糾纏了十多年,2002年7月英國和西班牙達成初步協議共享直布羅陀地區主權。可惜直布羅陀當地民眾激烈反對,舉行公投99%以上的直居民反對英國與西班牙共享直布羅陀主權的計劃,這表明英西兩國300年爭執不下的直布羅陀主權問題不可能在短期內得到解決。


當狗容易做人難


西班牙當然想要收回被英國佔領的直布羅陀了,而且是非常非常想,這個控制著地中海到大西洋的黃金水道與戰略要地——直布羅陀海峽,西班牙看著可是哈喇子都快留下來了,直布羅陀被英國佔領還是西班牙的恥辱,但是西班牙想沒用,西班牙根本不敢動武收回直布羅陀,因為打不過英國,只能幹看著。

英國就是再衰落也是數得上的世界大國,更是從世界海洋霸主“日不落帝國”退下去的,餘威還在,在1982年的馬島戰爭中狂揍曾經的西班牙殖民地阿根廷,算是老樹開新花,實力不弱。不是西班牙在大航海時代前期就衰落的老邁帝國所能比的,雖然西班牙也曾經是“日不落帝國”、世界海洋霸主,但都敗給英國,全部桂冠都被英國摘走,又佔領西班牙家門口的直布羅陀,可謂是欺人太甚。

其實直布羅陀港被英國佔領,是典型的趁火打劫行為。1704年,西班牙因為王位繼承爆發了戰爭,在西班牙國內混亂之際,英國海軍趁機佔領直布羅陀港。1713年,英國和西班牙籤訂了《烏得勒支合約》,西班牙把直布羅陀正式割讓給英國,算是確定了英國佔有直布羅陀的合法性。但西班牙不甘心啊!一直想要收回直布羅陀,而後幾百年裡,西班牙為了收回直布羅陀,與英國打了兩次戰爭,但都以失敗告終,西班牙算是徹底沒招了,導致直布羅陀今天仍然在英國的控制之下。



但西班牙也並沒有完全放棄,今年早些時候,英國還在與歐盟脫歐問題展開談判,而且談判過程非常艱難,很多收尾工作沒有談妥,西班牙認為這是一個機會,試圖把收回直布羅陀放入英國與歐盟脫歐談判的框架裡,人收回直布羅陀成為歐盟與英國脫歐的談判條件,背靠著歐盟支持,西班牙才有通過談判收回直布羅陀的希望。西班牙外長對此信心滿滿,對外宣稱“大約四五年後,西班牙國旗就可以飄揚在直布羅陀了”。

不過西班牙外長的話激怒了英國的直布羅陀總督,稱“再給你西班牙四五千,也休想把西班牙國旗飄揚在直布羅陀”。看樣英國是不會輕易放棄直布羅陀的了,西班牙可能只是在YY,英國人搭理不搭理西班牙還是個問題,西班牙把事情想的過於簡單了。西班牙還是努力練好內功,壯大自己實力再來談直布羅陀問題吧!

以上就是“大正”對於該問題的看法,歡迎大家評論,交流加關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