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為什麼父母親戚都覺得公務員是非常好的職業?

天生wo麗質


精英醬有兩個發小考上了深圳的公務員,一個是國考去了國稅的,另一個是省考去了光明區的。他們現在對於我們這些剛畢業的人來說,可是爸媽嘴裡的別人家的小孩了。

他們目前每個月稅後1w多,包吃包住,週末雙休,節假日還可以調休。只要你在這裡一直幹下去,工作內容基本上不會有什麼變化的,可謂是穩定又舒服的一份工作。

也許現在很多年輕人已經對體制內沒有那麼熱衷了,但在我們老家,一個三四線小城市,考上公務員可是大家的夢想。

且不說應屆生在考,我之前在我們地方電視臺實習,編制很少,所以大部分同事是合同工,他們都想考體制內。所以無論是剛畢業還是已經畢業N年的,都在考公務員,一年不行就兩年,堅持個五年的也有。

有個師兄堅持了兩年,終於面上了市公安局,舉家慶祝,脫離苦海似的。

為什麼公務員這麼炙手可熱?公務員,意味著穩定的收入,還不低,不會因為你做多做少就扣薪資,考上了就等於這輩子都不愁了,反正不會被裁員,也不會被扣薪,不需要考慮跳槽的問題。

再說這是公職人員,也算是在政府上班了,人脈肯定不少,還都是政府部門的人脈。在家鄉這種的小地方,有人脈,好辦事,和古代考了個一官半職差不多。

而且,能考上公務員,可是經過筆試面試層層考驗,也算是萬里挑一的,肯定很優秀了,找對象也不會難。爸媽親戚和別人談起來,可是倍兒有面子!要是我兒子也這麼出息,我就不用擔心他以後的日子了。

要想說公務員有哪點和其他職業比較弱的,大概就是薪資吧。也許現在和我的朋友比,我5k她10k,等我8k她還是10k,我12k她依然是10k……如果她不跳槽,大概薪資都不會有什麼大變化的了。但我覺得公務員吧,再怎麼樣至少也是不愁吃不愁穿的。

如果你追求的是穩定的生活,不想有什麼大起大落,也不想冒險,公務員確實是不錯的職業。


無憂精英網




父母眼中的公務員是鐵飯碗,有面子,有人脈。

高中同學有三分之一憑藉自己的努力考上了老家縣城公務員、三支一扶、事業單位。每年回家過年同學聚會,他們都會聊聊體制內的生活,比如沒有考勤卡,晚來一點根本沒任何影響;午休長達兩個小時,要是睡過頭了一個電話就行;五塊錢的午餐和晚餐,關鍵還很豐盛;單位補貼買車一族,一個月油費可以省下來。

說實在的,這些都令我很羨慕,在外面打拼根本是不可能享受這些待遇的。

但作為老家十八線縣城的公務員來說,工資是真低。

1、三年前他們的工資是3000塊,三年過去了是3200塊。

2、現在幾乎沒有任何福利待遇了,可能就在過年過節發點食品罷了。

3、年終獎幾乎沒有。



某位在體制內的同學,他妻子也在體制內,前年生了一對雙胞胎。一個月光小孩的奶粉錢、尿不溼等就需要去掉4000大洋,而他們二人的工資加一起才6000左右,還要還房貸,日子過得是非常拮据。

某位考上三支一扶的同學,在滿了兩年服務期可以轉到事業單位,但他毅然決然的填了停薪留職的申請。他說,兩年的三支一扶生活,一個月工資才一千六,最怕的就是同學結婚,最怕的就是過年回家,最怕的就是同學聚會。兩年下來負債累累。

某年公務員入職培訓,培訓老師問在場的新人:外面的車很多,如果是父母幫忙買的,可以在體制內待下去;如果是自己買的,那就別待了。大家各自體會其中含義吧。

對於考公務員,有三點建議。

1、家庭條件不錯,父母可以幫襯點,可以考公務員。

2、工作一段時間,有了部分積蓄,可以考公務員。

3、以上兩點不存在,考國考,千萬別考鄉鎮。


用戶69240191446


其實父母並不是覺得公務員就有多麼了不起。

而是他們希望你安全,安穩。社會上騙子太多了,他們害怕你被騙,被欺負。孩子始終要獨立,父母沒辦法陪你一輩子,所以只好盼望把你託付給他們最信任的國家。

我表妹是個很有能力的女孩子,興趣廣泛,愛好攝影,文字功底也不錯。她從小就立志成為一名旅遊作家。於是,自從上了大學就開始做各種兼職,為畢業後的旅遊攢錢。

關於這個夢想,她從沒對任何人說過。

直到她出發前,才跟父母提起,她覺得用自己的錢去完成自己的夢想,父母應該不會干涉吧。但當她說出口,還是遭到了父母的阻攔。父母勸她考公務員,說崗位都給她選好了,就在家附近,就等她去考。表妹一下火了:你們憑什麼替我做決定?

其實父母知道公務員隊伍很注重紀律,有的崗位甚至需要你交出港澳通行證和護照,你會或多或少感受到約束;父母明白公務員晉升道路困難而且漫長,你可能混了幾年還是個科員;父母也知道公務員的工資其實不算太高,想暴富是不可能的了……

但他們仍然希望你考公務員。

是因為他們捨不得你冒一點點的風險,哪怕風險越高回報越高;捨不得你受一點點委屈,哪怕付出的多得到的越多。而只要考上了公務員,遵守紀律,就基本上可以杜絕生存風險了。在體制內再怎麼不受待見也不用像公司裡的員工那樣唯唯諾諾,討好上司和客戶。

他們只是希望你做個快樂輕鬆的平凡人,所以對比來對比去,才覺得公務員最好。

你覺得呢?


浮力麻麻


我父母以前也老去叫我考公務員,不過後來我選擇了互聯網,我父母還是老唸叨我去考公務員,直到我年收入破百萬了,他們才罷休,

我認為父母這一代人,對於公務員有一種迷之喜歡,大概有以下一些原因:

第一,中國是一個官本位的國家,家裡要有個當官兒的,或者體制內的,大家都會覺得臉上有光。有很多事情,如果體制內有人的話,相對來說好辦一些,即使是考慮到婚戀市場的情況,公務員在婚戀市場上也是比較吃香的,特別是女生。

第二,公務員工作確實相對比較穩定,以前說公務員是鐵飯碗,現在雖然沒有這麼鐵了,但還是比較穩定。你打工也好,創業也好,你所在的行業都有興衰,你說在的公司也有興衰,你自己的表現也是有好有壞,說不定哪天就失業了。但是當公務員的話,就沒有太多這方面的顧慮。

第三,公務員的隱性收入相對比較高,如果是當了領導之後,紅包啊,補貼啊,這些都還是挺爽,基層公務員還是相對來說隱形收入一些,但是人家五險一金交的多,過年過節還有福利,其實總體算下來還是不錯的。

但其實客觀來講,咱們國家現在公務員趨勢,職業吸引力在往下。,現在發達國家像美國,其實年輕人都是想當公務員當。所以我覺得,如果你是對行業比較有追求的人,還是不要去當公務員了,累一些,自在一些,收入也會更多。



吳寒笛可愛多


我有個同事老黃,老婆是在本地大型的超市做行政部經理,月薪6千,五險一金,法定節假日休息等福利應有盡有,老黃的大嫂是普通公務員,月薪不見得就比他老婆高,但是他說,他大嫂每次一說要回去吃飯,他老媽就像要招待第一次來家裡的媳婦一樣,早上早早起床就開始洗洗弄弄,準備好大一桌菜等待大嫂的到來,他也不明白為什麼這樣。

他老媽總是覺得做公務員的就高人一等一樣。幸好他老婆心大,要不然又增加家庭矛盾了。

當初我父母也想讓我考公務員,說那是吃國家飯的,出去說我孩子是公務員特別有面子;是件光宗耀祖的事情,工作穩定少調動,不擔心政府倒臺丟工作,工資不見得很高,但是沒有什麼工作壓力,退休還有錢領。我才瞭解所有父母的想法都是一樣的,都希望孩子做一份不用冒險的工作,等老了退休了也不用擔心沒有收入來源。這些父母的心思其實都是可以理解的吧。


吾同木棉


1.穩定

當公務員,不犯大錯誤,不會被辭退,即使經濟不景氣,也不會被裁員。曾經有一段時間,在深圳等部分經濟發達城市,公務員並不被看好,父母教訓小孩經常會說:“你再不好好讀書,就送你去當公務員”。公務員再度受到青睞和2008年卷席全球的金融與經濟危機有關,在那幾年,企業大規模裁員,包括原先收入高也穩定的歐美外企,而公務員卻不受影響。

2.收入屬於中上

在任何城市,即使不算小金庫等灰色、黑色收入,公務員的賬面收入都屬於社會的中高端,更不要說還有很多隱性福利,譬如逢年過節的禮物、物美價廉的食堂飯菜等。

在經濟不發達的三、四線城市,大家打破頭想加入公務員的隊伍,因為就業機會有限,除了生意做的好的人,在企業打工的大部分人的收入都低於公務員。

3.加班少、壓力小、請假容易

雖然這幾年公務員的工作量在遞增,但基本上還是不用加班,無法和很多企業相比。也沒有太多績效考核指標,所以工作壓力小。家裡有事打個招呼就行,不像很多企業還要扣錢。

4.人脈廣

在中國,辦很多事情有錢還不行,還得有社會關係。譬如你花幾百萬買的學區房,如果學區換了也上不了名校。可這些名校都有一些名額預留給政府機構的人,即使沒有對口的學區房也小孩也可以上名校。

5.社會地位高

雖然說職業無高低貴賤之分,但不得不承認大家對各個職業都有刻板印象。就像大家在討論的一個案例:月入1萬的餐飲店老闆與月入6000的公務員,大部分父母都會希望女兒嫁給收入更低的公務員。

我是【職業諮詢顧問陳凱】,如果覺得我的回答不錯,歡迎點贊、評論或點擊右上角【關注】,讓我們一起用智慧成就快樂工作!


職業諮詢顧問陳凱


父母覺的公務員是個很好的職業有三大原因吧:

1.父母年輕時,編制是個地位很牛的東西,穩定、地位高、福利好,這一觀念根深蒂固,現今雖說編制含金量稍退,但跟私企等相比,還是不錯的。

2.父母年歲較大,看的比較遠。父母現在大都是中年人,知道人到中年穩定的重要性,之羨慕身邊同齡人有編制的好處,所以希望孩子有個穩定的工作,到了中年不在為生計而擔憂!

3.父母希望子女考編制,這樣就可以陪在父母身邊了,子女不用再到處漂泊了!這是親情上的希望吧!

我看過一篇文章,深有感觸,大家可參考:

奮鬥與安逸,大家在剛畢業那會就有過選擇,公務員、銀行、教師等鐵飯碗還是北京?我毅然決然的選擇了北京!

2014年畢業至今已3年多一點,在北京的日子工作沒有想象中的“宏圖遠大”,按部就班的工作、平平淡淡的活在這個超級大城市!月薪也達到了上萬,但我也送離了3個離開北京的同學。離別最是傷情,容易引人深思:看不見的父母、尋覓不到的媳婦、高不可及的房價,我的未來在哪裡?

平淡中國慶、中秋八天假期是個極大的好消息,我可以回到我的老家,一個4線城市中的小縣城,讓心情與生活有暫時放緩。我回家了,然問題也來了。

在家,有父母的陪伴、親戚的問詢、朋友的暢聊,生活很是滋潤。縣城半年的變化出乎人意料,又修了大路、規劃了新城、新出了樓盤,一切變得不似你心中的那麼破爛了!中秋是個團圓的日子,親戚共聚一堂,公務員的表弟、醫院的堂兄、教師的姐姐,侃侃而談,我發現我跟他們沒有了什麼“談資”,之間總是有那麼一絲隔閡。身邊的親戚朋友只象徵的問我一句,什麼時候回來的?就去跟表弟他們聊天了.....

吃飯期間看著跟親戚們侃侃而談的表弟,入編兩年,買房、結婚、生子,一切是那麼的順利。看著27歲的“北漂”的我有一種挫敗感!我北漂的堅持,是否得當。果然,中秋節當晚老爸找我談話了,你回來吧,考個公務員,讓姑姑、老姨(都是教師)給你介紹個老師媳婦,早日結婚吧,看看你表弟現在混得多不賴,回家考公務員吧!曾經我是他們口中“別人家的孩子”,現在卻成了要教育的對象了!

公務員完虐了我這個“北漂”,我跟我一個發小(也是公務員交通局的)聊了起來,聊起彼此的工作、生活,最後他成了一個“說客”,力勸我考公務員!他說,三四線城市的公務員,算是幸福指數比較高的職業了,房子、對象都不會發愁的!


一起考編制


1、傳統觀念:父母這一代人中有很少是互聯網的“原住民”,大多數接觸互聯網都比較晚,但互聯網對人們日常生活中的影響是無處不在的,現在談起互聯網,父母還是很懵的狀態,因為互聯網是看不見、摸不到的,相比於有一個實體類的崗位,你如果說自己從事的是“比特幣”,“挖礦”之類的工作,父母還以為你被“洗腦”誤入傳銷組織啦;父母傳統觀念比較重,還是因為父母的認知有很大的侷限性,人們對新鮮的東西以及在學習過程中遇到的不清楚的事情和知識感到莫名的排斥,而且還會有一些恐懼感,我們可以嘗試著讓他們在現有的認知範圍內一點點的去接受新鮮的事物,給他們灌輸一些新的思想;

2、經驗說:當我們畢業步入社會後會發現“煩心”的事情有很多,當初父母百般勸說我們考公務員,我們滿臉不屑,覺得那樣的生活根本不是自己想要的;(我們對公務員的認知也有很大的誤區),我們努力拼命的工作,希望活成自己想要的樣子,卻發現隨著時間的推移,面臨的壓力越來越大,“好想說放棄卻也不願回去”,這種生活狀態在現實都市生活中的好多人身上都有映射;父母希望我們考公務員,他們認為其是個很好的職業,當然是希望我們可以生活的更加幸福,因為我們所經歷的他們也都經歷過,只不過場景有些差別而已;

他們不願意子女有太多生活的壓力,他們希望在職業選擇中給予孩子自己的建議;

智聯校園 支明學生回答

智聯校園是智聯招聘旗下校園人才交流與大學生職業發展招聘中心,旨在幫助大學生更快更好成長,如果想加入我們結識更多優秀大學生,可以私信留言,智聯校園期待你的到來。


智聯校園


因為父母盼著兒女好,而且他們見的多,知道很多事情有風險。從他們的角度看,公務員、工企事業單位都是非常好的職業。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侷限,這個我們得理解。


01.相對於拼搏,父母更希望子女安全而穩定

我們父母一輩吃過很多苦,困難時期飯都吃不飽,之後幾經努力才有今日的一點點積累,可以供孩子接受教育,活的比自己好一些。
正是因為經歷過痛苦,父母不希望孩子再受二茬兒罪,找個穩定的工作幹著就挺好。
以下是北宋蘇軾的《洗兒詩》能很好的反映父母的想法:
人皆養子望聰明,我被聰明誤一生。
惟願孩兒愚且魯,無災無難到公卿。


02.凡是穩定的工作,父母都會認為是好工作,不止是公務員

基於以上想法,凡是穩定的工作,父母都會認為是好工作。公務員是他們眼中最穩定的也沒什麼可奇怪,因為是給國家打工,不會再有比這更安穩的機會了。
接下來還有一些長輩看好的,企事業單位、銀行、電信,無論實際情況如何,從他們的角度看是穩定的,都希望孩子試一下。
有些門路的會便盡方法安排孩子去穩定的地方工作。
“父母陪不了孩子一輩子,有份穩定的工作最重要”他們就是這麼想的。
舉例:

當年明月是做公務員的, 寫出《明朝那些事兒》之後他並沒有辭職,他父親希望他“始終有份正景工作”。


03.認知升級:父母和子女一樣,都未必對,我們要理解侷限

年輕人總覺得自己有見識,認為父母說的不對,估計多半是年輕人見的太少導致的。
當然,父母也有其自身侷限。
我們要做的就是有開放的心,多方面聽取意見,隨時做好自己持有錯誤觀點並可以改正的準備。
這是“張大志leo”的第475個長篇原創問答。

兼容幷蓄交織感性理性,無常商界一片有情天空!

歡迎關注轉發或者留言討論,讓我們用更全面的視角認識周圍的世界。


張大志leo


第一:幾千年來的“官本位”思想,他們肯定覺得做了公務員就是“當官”了,對公務員的這個職業有很多的神話,認為子女當了公務員,父母就很有面子,被人也羨慕,以後可能還有一些小權力;

第二:離家近,父母應該不會要你跨省去報考公務員吧,一般都是本縣,本市的公務員,這樣的崗位離家近,父母當然都比較喜歡子女離家近,能經常回家;

第三:工作穩定,收入穩定,是一個“金飯碗”在父母看來,公務員只要進去了,一般不會丟,這是一輩子的飯碗,而不像在企業裡,有可能還會失業。

第四:工作輕鬆,子女一個月能掙多少錢,不會太關心,他們只關心子女會不會累,公務員的工作在他們眼中就是喝喝茶,看看報,工作輕鬆。

第五:福利好,社保公積金全額繳納,甚至有補充超額等,節假日什麼的也有很多卡。


其實,不只是公務員是父母為子女的首選工作,銀行,國企等其他一切有國家編制的崗位也都是他們的選擇,選擇的原因也差不多,無外乎這幾個原因。

不過原來的父母也喜歡的教師,最近不太受歡迎,也是因為原來的教師身上的光環去掉之後,只剩下穩定工作累,工資少。所以漸漸的從父母的選擇單上去掉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