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減負”政策過後,教育培訓行業將如何轉型?

靈安


從2018年開始,教育部門重點著手,減輕中小學生課外輔導的負擔,對於校外培訓機構進行專項整治。

從整治的目的和手段來看,是分為三點,第一點就是從資質門檻入手,重點整治那些沒有資質,或者是存在安全隱患的培訓機構。

這一點可能會增加很多課外輔導機構的辦學成本,因為大部分的輔導機構為了節約成本,選擇的場所,普遍的消防設施並不是很完善。

另外還有可能就是,會造成輔導機構教師招聘的難度增加。之前很長一段時間內,有的輔導機構為了節約人力資源成本,在招聘的時候並不太注重對於教師的培訓,也不太注重教師是否有相應的教師資質。但是以後很多輔導機構都必須出臺相應的措施,不論是從招聘上還是後續的培訓上,都要做詳細的規定。

這次整治的第二個重點就是治理培訓項目,取消了那些校外培訓機構,開展學科類(語文、數學之類)培訓,出現的超綱教學和提前教學的現象。

並且會要求輔導機構採用相應的措施,對於校外培訓機構開展的學科類培訓的班次,教學內容,招生對象,上課時間都要對外進行公佈,並且要在教育部門進行備案。

這個措施可能會對很多輔導機構的營業收入造成一定的影響,因為之前有一部分的輔導機構,寒暑假期間的主要收入就是來自於這種銜接班和預習班。

如果每個班次和教學內容都要通過審核,那麼現在很多輔導機構開設的課程,可能就要被停掉。

第三個措施就是學校與教師不能在校外兼職,更重要的一點是,在學校裡面不能非零起點教學。

以前的時候,上輔導班的學生,基本上情況下都會出現超出學校所講的。比如在一年級的時候就提前學了二年級的,甚至小學生提前學了中學的課程。

有的學校的老師,為了照顧大部分學生,每一次開學的時候,都會先做一個調查,看看多少人學過相應的內容,那麼都會以多數人的背景為前提進行教學,老師在上課的時候默認學生有一定的基礎,上課的時候重點講一些核心要點和難點。

雖然這個措施是針對學校老師的,可能會對輔導機構的招生多多少少會有點影響,但是整體上來說影響不大,並且這個措施真正實施起來是比較困難的,畢竟教學環節的自主性還是比較大的。

不過這些措施對於輔導機構是暫時的影響,還是長久的影響,還有待具體的觀察。

相關的教育工作者對於這次減負並不是很看好,認為並沒有抓到問題的本質。

現在的減負有一刀切的嫌疑,甚至很多地方在制定減負政策的時候,規定了寫作業的時間,規定了放學的時間,但是實際的情況是,孩子放學之後,家長如果沒有下班的話,或者家裡沒有人能夠輔導孩子,他們還是會選擇去輔導機構。

更重要的是,很多家長對自己的孩子和期望是比較高的,如果學校的學習時間過少,學校上課的內容沒有一定的深度和廣度,那麼很多家長也會選擇到校外加餐。

最後一點也是值得注意的,就是在減負的壓力下,考試的招生制度並沒有發生很大的變化,現在的考試招生制度完全還是等級化的,水平化,模式化。

只要是考試,肯定都會有技巧性的,並且學生多花點時間去學習,對於成績提高肯定是更有好處的。

減負措施對於輔導機構的具體影響還不是很明朗,可是卻預示著輔導機構已經過了野蠻生長的時代。輔導機構應該更加尋找自己的優勢,努力和學校教育形成互補,規範的辦學。

關注十點深談,給您有態度的教育理念。


升學與考試


對於目前的“減負”已經不少的家長反應,而對於教育培訓行業怕是責任更大。

目前教育資源的不均衡還是普片的存在。公立教育體系中,更多的提倡素質教育,怕是總有一部分學生跟不上學習的節奏。


而對於,中高考的改革怕也不是一蹴而就的。


教育培訓行業,還是要切實的根據現在的升學體系中,做精,做細。

對於教學的內容,國家已經明令不可以超綱教學,這是必然要執行的,對於學習好的孩子,幫助孩子做好預習的指導,在上課時有目的的去學習。

對於,基礎較差的學員結合考點考綱給予幫助,用不同的方法幫助學生理解。


而另一方面,對於學生除了學習內容的輔導外,更多的是學習方法的養成,這就可看培訓機構的軟實力,是否有能力這個點做到位,真正幫助到我們的學員。


最後,怕也是學校里老師最難做到,而對於家長又魄切需要的怕是對學生心理的輔導,這也是培訓機構對於服務差異化的一個亮點。


揚州企鵝培訓


菏澤21中學,孩子每天做作業12點,早晨5點多起床,每天休息不到6小時,星期天作業更多,國家的減負政策,教育轉型,重要的是落實,希望有關部門有效監督,把國家的好政策體現出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