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8 多爾袞生母為什麼會給努爾哈赤殉葬?

女真/滿洲民族在入關前,確實有夫死妻殉的習俗,但努爾哈赤的大妃阿巴亥絕不是因習俗而殉葬的,而是成為了政治鬥爭的犧牲品。

多爾袞生母為什麼會給努爾哈赤殉葬?

阿巴亥(滿文abahai),努爾哈赤第四任大妃(相當於皇后)

首先這本身就違反了殉葬習俗的規定。女真/滿洲的夫死妻殉,並不是隨便找一個妻子就可以的,而是必須滿足兩個條件——受寵、無年幼子女。當然,丈夫臨終的遺言是最重要的。

阿巴亥受寵嗎?一開始確實是。努爾哈赤曾因喜歡阿巴亥,而特意囑咐代善,命令他在自己死後好好照顧阿巴亥——既然如此,就不可能令其殉葬了。

而從1620年(明萬曆四十八年、泰昌元年,後金天命五年)之後,她就失寵了。

在這一年,阿巴亥被人告發與努爾哈赤長子代善曖昧不清。當時,阿巴亥三十二歲,代善三十八歲,年齡相近,更有共同語言;而女真/滿洲與其他草原民族一樣,有著收繼婚的傳統,即父親死後,兒子可以娶除生母外的其他“後媽”;努爾哈赤要求代善照顧阿巴亥,也在一定程度上拉近了兩人的關係。唯一的問題是——努爾哈赤當時還沒死。

多爾袞生母為什麼會給努爾哈赤殉葬?

代善(滿文daišan),努爾哈赤次子,常被稱為大貝勒

禍不單行,阿巴亥又被人告發私藏財物並隨意贈人。後金當時的國力實際上相當窘迫,權貴想穿件新衣服都要等著大汗賞賜布匹,這使得努爾哈赤特別看重財物的積累,並要求不得私藏財物、更不能隨意贈人。事發之後,努爾哈赤痛罵阿巴亥,並且與阿巴亥分居,將其軟禁。

如此種種,說明阿巴亥後期已經失寵,又不符合殉葬之妻必須受寵的規定了。

另外,努爾哈赤死於1626年(明天啟六年,後金天命十一年),此時阿巴亥的三個兒子——阿濟格21歲,多爾袞14歲,多鐸12歲——怎麼看後兩者都是幼子,怎麼能叫生母殉葬呢?阿巴亥殉葬時違反習俗,哭著殉葬(殉葬之人按理不可以哭),“哀謂諸王”照顧多爾袞和多鐸,也就說明了她是被逼迫的。

多爾袞生母為什麼會給努爾哈赤殉葬?

多爾袞(滿文dorgon),努爾哈赤第十四子,四小貝勒之一,順治時曾為攝政王

那她為什麼被逼殉葬呢?很簡單,皇太極想讓她死。

原因有三。一是阿巴亥與皇太極生母孟古哲哲之間有矛盾。阿巴亥於1601年(萬曆二十九年)嫁給努爾哈赤,而1603年(萬曆三十一年)孟古哲哲就在憂鬱中死去。皇太極認為自己母親的死與阿巴亥的爭寵有關,曾說阿巴亥“嫉妒”、“有機變”。

二是打擊大貝勒代善。前文已述,代善與阿巴亥有曖昧關係。皇太極登基的勁敵就是代善,利用阿巴亥來做文章,是殺雞給猴看,警告代善“你有把柄在我手裡”。

三是斷絕多爾袞當大汗的可能性。朝鮮史籍《春坡堂日月錄》稱努爾哈赤是傳位給多爾袞的,考慮到多爾袞才14歲,可能性不大。但人總會長大,況且阿濟格、多爾袞、多鐸三人都有才能,倘若後宮中又有阿巴亥相助,很容易動搖皇太極的統治。皇太極死後,多爾袞領兵發難爭奪皇位,正應了皇太極的擔憂。

參考文獻:

1.王佩環、姜相順,《努爾哈赤大妃考——兼談皇太極爭奪汗位經過》

2.(清)《滿文老檔》,中國歷史第一檔案館、中國社科院歷史研究所譯

3.(清)《滿洲實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