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30 生於90後,死於租房

生於90後,死於租房

前段時間,母胎solo整整二十五年的阿武,在經歷了短暫的戀愛歡愉時光後,又以單身貴族的身份打回原形。

阿武跟我說:有一天晚上,我送她回住的地方,驚呆我了,對她的好感瞬間降到了零點。

八卦如我就更加好奇了。

阿武隨後給我發來以下這段文字:她的房間就像剛被洗劫後的現場一樣凌亂,衣服、鞋子、包到處都是,桌上還有吃剩的外賣盒子,我有潔癖,不喜歡邋遢的女生。

一番話,讓我不由心頭一緊,萬萬沒想到這段感情的最終夭折,是敗在女方租來的房子裡最不起眼的細節上。

生於90後,死於租房

不過轉念一想,阿武分手的理由也不能算前無古人了,早前就有過網友直接在網站上發帖吐槽自己的女朋友:

生於90後,死於租房

見大家都不相信,還貼了圖,說女朋友從老家帶出來的東西,有些還裝在袋子裡扔在地上,要用什麼再拿出來。

生於90後,死於租房

很多網友在帖子下評論說:亂就亂點,何必在乎別人的評價,而且下班已經那麼累了。

小秘看完只想默默地發彈幕:這位大哥,這點亂糟糟的程度你就忍不了了?你大概也是沒見到女生宿舍了,哦不,是女房客的日常“蝸居”。

生於90後,死於租房

“房子又不是自己的,幹嘛要浪費錢裝修”

去年夏天的時候,小秘的閨蜜畢業從省外回來,剛好在廣州找了工作準備紮根,頭等大事當然就是找房子租。

正巧小秘的同事悠悠有個舍友剛搬走,空出了一間房,如此緣分之下,就決定了約好時間上門,一睹為快。

悠悠平日裡怎麼也算是個“精緻的豬豬女孩”,誰知道上門那天,我都差點沒認出來:

那是週六早上的十一點,當我們按照悠悠給的地址,準確無誤地出現在門口的時候,迎接我們的,是一個蓬頭垢面,甚至還沒來得及洗漱換衣服的“居家女”。

這真的是平時跟我一個辦公室的小女神?!

高潮在於,進入悠悠家裡,讓我有種誤入了漫畫《交響情人夢》裡女主角野田惠的家。

第一感覺還以為她在準備搬家,客廳裡無序地堆放各種雜物和紙盒子,幾乎沒有落腳之處。

大門邊有個鞋櫃,鞋櫃門已經壞掉,倒在地上積滿灰塵。

生於90後,死於租房

髒房間裡處處充斥著負能量和墮落

原以為房間應該會好點,但是進去卻發現,地上也四散著袋子、襪子、瓶罐、包等,走路稍不小心就會被絆倒。

桌子上更是堆滿了大大小小的瓶子跟其他東西,比如卸完妝用過的化妝棉,沒喝完已經發黴的奶茶……乍一看宛如一個小型垃圾堆。

旁邊的垃圾桶已經滿溢,在通風不暢的房間裡,分分鐘想奪路而逃。

但是悠悠貌似毫無感覺,大有“入鮑魚之肆,久聞而不知其臭”之勢。

閨蜜大概也是被震驚到了,一句“你平時都不收拾房間的嗎?”脫口而出。

悠悠終於有點不太好意思地撓撓頭,說“總覺得有些東西說不定以後有用,而且再怎麼整理都整理不好,沒過幾天又會變成原樣。”

生於90後,死於租房

可以說,真的很野田惠真人版了。

生於90後,死於租房

“房子是租來的,但生活不是”

作為逃離家鄉的90後一代,我們能選擇的生活方式,不外乎白天在辦公室裡埋頭苦幹加班加點,盡情釋放青年尚存的奮鬥氣息,而租來的房子,似乎僅變成了我們晚上回去睡覺、蝸居的小空間。

然而,很多人房間的凌亂程度難以想象,不光是男生,女生也是如此,出門打扮得光鮮亮麗,房間裡一團糟,就比如上文中網友的女朋友。

有人說,我這個人就這樣,比較隨意,再者也很少有人過來;有人說,房子是租來的,如果是自己的,肯定會收拾的很清爽;有人說,每天上班很累,回家都懶得收拾...

生於90後,死於租房

總之,理由有很多,也都可以理解,但我還是覺得,雖說生活空間是私密的,但如果放任房間亂糟糟的話,那麼他的人生也很可能傾向於雜亂無章。

因為一個人的房間,藏著他的生命狀態,反映著他的品味、氣質、生活品質等。

很難想象,一個連房間都整理不好的人,能夠掌控生活和工作,把其他事情做得井井有條。

真正能夠自我管理,把房間收拾乾淨舒服的人,日子一定不會過得太差,比如最近遭網友瘋狂點讚的90後美術老師,憑實力“徒手”改造的一處90年代的兩室兩廳70平的廣州樓梯房。

如果你看過房子之前的樣子,一定會崩潰:

生於90後,死於租房

這是客廳的一部分,亂七八糟,當然,這不是最悲慘的景象,來看看地板,是這樣的:

生於90後,死於租房

大門是這樣的:

生於90後,死於租房

餐廳是這樣的(除了臥室和客廳三個燈是好的,其他燈全壞了,包括廚房和廁所):

生於90後,死於租房

定下房子後,妹子開始了一週的大掃除。接著是拆地板、刷牆、拼裝地板貼,最後才開始搬家和佈置軟裝。

生於90後,死於租房

電腦桌是別人丟棄的木箱子;桌板是妹子公司搞衛生的阿姨給的;右邊的木頭是她在一顆倒下的樹上鋸的(當即去路邊的五金店買了把鋸子)……

生於90後,死於租房

沙發是妹子花200元買的二手的,牆面塗鴉是不是很有藝術家風範?但妹子表示只不過是因為牆皮老化老掉皮,“一時發瘋”就刷了。

生於90後,死於租房

藤編的茶几也很有特色。妹子也很喜歡插花類的裝飾。

生於90後,死於租房

這裡面很多東西都是妹子撿的、撿的、撿的……果然,生活只是欠缺一雙發現美的眼睛。

生於90後,死於租房

這是曬太陽的最佳位置。別忘了,妹子是美術老師哦。

生於90後,死於租房

不僅室內風景如畫,室外風景也別有一番滋味,畫畫累了可以隨手摘一顆芒果吃,也可以遛遛狗、賞賞景……

生於90後,死於租房

其實,房間就像是一個人的歸屬,是隻屬於自己的安身之所。

無論在外面如何,回到家都能得到慰藉,在這裡休息、放鬆,面對真實的自己,並獲得重新出發的能量。

妹子改造後的這座房子讓即便是身在異鄉的我們,也不會感覺有距離感,因為裡面存在著一種氣息,叫生活。

生於90後,死於租房

“一屋不掃,何以掃天下”


最近正值“金三銀四”的跳槽熱季,很多人奔波完面試之後,很快就得考慮換房子租的問題了,那麼問題來了,究竟我們在找房子的時候,該怎麼把租來的房子住出“家”的感覺呢?

首先,房租舊沒有關係,關鍵是不能太潮溼,經濟條件允許的話,不通風和暗無天日的房子舊可以先pass掉了,然後是......

生於90後,死於租房

第一步,扔!扔!扔!

建築大師路德維希·密斯·凡德羅曾提出“Less is more”(少即是多)的理念,少一點物質佔有,多一些精神體驗。

一個屋子能裝下的東西有限,一個人的腦袋、心裡能裝下的東西也是有限的。

通過減量到自己能夠掌握的程度,物品與你的關係才會充滿生命力,生活才更讓人怦然心動。

這也是日劇《我的家裡空無一物》以及頗受追捧的日本作家山下英子《斷舍離》裡想表達的第一理念。

生於90後,死於租房

保持家裡“空空蕩蕩”的狀態,不僅能最大限度地放大自己的活動空間,還能在心理上暗示自己“只買必要的東西”,而減少不必要的剁手行為!

畢竟,房子是租來的,將來要帶走的東西,還是越少越好!

第二步,顏色一定要明亮!

ins裝修風剛開始流行的時候,相信很多人都是被其中的簡約的白色基調和綠植輔色給吸引的。白色、或者米白色,永遠都是給人一種純潔大方、一塵不染的感覺。

生於90後,死於租房

白色能增強對自然光的反射,與暖光相互輝映時,能大大地提高空間感,給你一種很舒適的感覺,既帶有唯美浪漫,也讓人得到休閒放鬆。

與暖光相互輝映,這大大的提高了空間感,也給人一種很舒適的感覺,非常耐看!

第三步,牆壁是極佳的收納載體!

《親愛的客棧》節目中,劉濤整理和收納的能力令人折服。

到了客棧,她首先做的就是查看房型和客房裡缺的東西。

節目組準備的物資到了,大大小小的箱子堆滿整個院子。

劉濤沒有面露難色,而是有條不紊地整理包裹,把物品歸置到合適的位置,還細心地做好標記,很快就把客棧收拾得有模有樣。

生於90後,死於租房

劉濤說,自己喜歡的地方,不要有太多東西,乾淨一點。

而在我們租來的空間不大的房子裡,我們往往很容易忽略牆壁作為載體的強收納能力,空間雜亂擁擠的時候,不妨“掛”到牆上試試!

生於90後,死於租房

鐵質洞洞板,簡練大方,好多東西都可以藉助洞洞板上牆。

生於90後,死於租房

如果你喜好閱讀的話,立體式書架也是個極好的加分項。

生於90後,死於租房

生於90後,死於租房

定期整理的不僅是房間,還有心情

電影《孤男寡女》中,鄭秀文心情不好的時候就喜歡做些打掃工作。

當你心情不好的時候,試著清理每個角落的灰塵,擦乾淨每一面玻璃,疊好每一件衣服,給每一個盆栽澆水。

收拾屋子,不僅是一種運動,還能起到釋壓、治癒的作用。

窗明几淨的房間,能讓心情也隨之通明澄澈,甚至可以解決一半的壞心情。

就像近藤麻理惠說的,整理不過是一種手段,整理本身不是目的。

真正的目的是,整理過後,要如何生活下去。

很多人都有一種錯誤的觀念,我只要每週打掃一遍便可以保持屋內的清潔,可是日子每天都要過呀,難道每週只有週一的時候才是整潔明亮的?其餘時間都在亂糟糟的環境下度過嗎?

……依此類推,順便打掃,每次幾分鐘,甚至是幾秒鐘,就能讓你擁有一個隨時都乾淨整潔的家。

當你真正形成這種習慣,會發現一週要打掃的東西其實不多,髒東西越變越少,大掃除花費的時間也會越來越短,形成良性循環,讓每一天的你和你的房間,都乾淨清透沒問題,打掃衛生亦是打掃自己的心情。

立即行動,拒絕拖延,使你的人生在你自己的掌控之內,這樣你的生活層次就真的會越來越高,越來越有品質。

————我是“別忘記點贊”的分割線————

留言跟鷹叔說說

你多久打掃一次衛生?

- END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