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22 散文:難忘,那份刻骨銘心的回鍋肉

散文:難忘,那份刻骨銘心的回鍋肉

《孔融讓梨》的故事很多人都聽說過,就是教育小孩要學會孝親敬長,懂得尊敬,懂得謙讓,禮讓他人,不要只想著自己不想別人,不要自私自利。

故事畢竟是故事,而我因為一份回鍋肉的親身經歷很是讓我記憶深刻、終身難忘而且受教匪淺。

在上世紀八十年代,每年清明節,學校總要組織學生去紅軍烈士陵園掃墓。

“民國二十四年,鬧紅那陣。”老家農村有了一定年紀的老輩人總愛以這樣的話做開頭回味那次紅軍入川的事,說的是一九三五年,紅四方面軍在徐向前總指揮的領導下翻過大巴山進入四川北部,歷經萬源、達縣、巴中、廣元,一路向西,從劍閣縣進入梓潼,在馬迎與前來阻截的國民黨守軍打了一仗,犧牲了很多紅軍戰士。建國後,政府在馬迎建了一個紅軍烈士陵園。馬迎公社屬於大安區管轄,馬迎紅軍烈士陵園就成為大安區中學學生每年掃墓的當然之地。

大約是一九八一年清明節,那時候我讀初中一年級,學校照例組織我們去馬迎烈士陵園掃墓。

吃罷早飯,全校學生按班級抬著我們學生自制的花圈,舉著紅旗,每人胸前系朵白色紙花,帶著紅領巾,浩浩蕩蕩向相距十餘公里的馬迎進發,因為窮,買不起車票,更不可能象現在這樣租車、包車,所以只有徒步。

經過近兩個小時步行,到烈士陵園舉行完掃墓儀式後已經是中午午飯時間了。午飯照例是自由活動,自己解決伙食,學校沒有經費也沒有精力解決幾百名學生的午飯。我們當然都是帶著乾糧,要點開水解決問題。

正當我們準備解決肚餓問題的時候,突然班主任叫我說有人找我。我尋聲望去,來找我的是我的么爸。

父親有兄弟姊妹五人,三男兩女,因為人口多,家窮,房屋窄敝,么爸從年輕的時候就“嫁”到幾十裡外的馬迎農村山溝裡當上門漢去了,在農村叫做“抱兒子”“倒插門”,官話叫做“上門女婿”。么爸雖然遠去他鄉,可是卻非常想念他的“孃家人”。

么爸的家在一個很深的大山灣最深處,我去過幾回,走路去的,羊腸小道的那種土路,路上路邊都蓬草叢生。么爸家背靠大山,條件很差,土地貧瘠,水源缺乏。么爸家是破舊的土坯房子,家境條件很不好,可以說是貧窮中的貧窮。

大安去馬迎的路要經么爸家所在的那個山灣的灣口路過,大概是早上的學生隊伍從灣口經過時,么爸看見了,知道是學生去掃墓,知道剛讀初中的我也必然在隊伍裡,那個時候可沒有電話,更沒有手機,只是靠猜測和想象。因此,么爸隨後也趕到馬迎街上來找我。後來知道,么爸是一個老師一個老師地打聽,問了幾個老師才找到我的。

么爸帶著我去了馬迎街上唯一一個館子,館子是國營的,那個時候可不準私人開飯館。館子裡飯桌是四方桌,桌腿比現在飯館裡的飯桌高,長條高板凳,都是實木的。記得我那時都不比飯桌高多少。

么爸給我要了一份回鍋肉,一碗米飯,回鍋肉配菜好像是蒜苗,依稀記得是綠色的,香氣撲鼻。我家那時候也特別窮,一年三百六十五天除了過年那幾天,其餘時間幾乎天天都是吃的紅苕玉米麵加醡酸菜,上頓下頓,餐餐如一,白米乾飯幾乎很少很少,肉更是一年吃不上兩三次,白米飯回鍋肉對我是很大的誘惑。飯菜上桌,我端起就吃,那味道真的是用時下一句川話來說就是“不擺了”。一陣風捲殘雲,三下五除二,我顧自一個人狼吞虎嚥,往嘴裡扒拉著肉和米飯。么爸就坐在桌旁看著我吃得津津有味,可以想象么爸正暗自吞嚥著口水。我,該死的我,自私的我,沒出息的我,居然問都沒有問么爸怎麼不吃。

么爸起來去給我要開水,這時,一直坐在旁邊桌子上歇氣的兩位老大娘抷了抷我的肩膀,問我:“娃子,那個是你啥人?”

我說是我么爸,兩位老人對我說:“娃子,你也讓你么爸吃片肉嘛,你一個人吃完了都不曉得讓一讓。”老大娘語氣中帶著責備和教訓。一句話點醒夢中人,我頓時醍醐灌頂,羞從中來,羞愧難當,是啊,我為什麼就沒有讓讓么爸吃點呢,哪怕拿個碗來分一半?哪怕加一雙筷子?我就那樣只顧自己大嚼其味,大快朵頤,大囊其胃。么爸家條件更差,么爸又正值壯年,在家裡平時都讓著老人和娃娃們,肯定更是很少吃肉很少吃白米飯。我真的是愚笨、自私,老大娘的話讓我立時恨無地縫鑽進去,又羞又愧,顏汗背涼。

么爸端開水回來,並不知道剛剛發生的一切,我因為心藏愧疚,默不作聲,都不敢正面看么爸一眼。那天,我不知道是怎樣和么爸告的別,也不知道是怎樣回的學校。

散文:難忘,那份刻骨銘心的回鍋肉

時光已經過了快四十年了,么爸已經作古,三十多年裡,那天的情形經常在我眼前浮動,尤其是老人家的話語雖然平淡,但振聾發聵,發人深省。每當想起那一幕,我都時感慚愧,自覺面浮赦顏,脊背冒著冷汗。那是一次羞愧的經歷,是讓人記憶深刻、無地自容、不懂得謙讓的經歷,是我永遠都不能忘卻的痛。

寫下這些文字,一是權作對么爸的懷念吧,但同時也是給後人的勸誡,給孩子們提個醒,從我的經歷中得到警示,從小就要養成謙讓、敬老的習慣。

真的難忘,那份刻骨銘心的回鍋肉。

散文:難忘,那份刻骨銘心的回鍋肉

(圖片來自於網絡)

顧問:朱鷹、鄒開歧

主編:姚小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