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23 傈僳族母女開農家樂賣火草布服飾,帶動更多貧困戶共致富

定居在賓川縣的傈僳族是雲南省認定的9個"直過民族"之一。"直過"指的是由上世紀50年代初的原始社會形態直接過渡到社會主義社會的特殊社會背景。在雲南省大理州賓川縣大營鎮萂村,一棟有著民族特色的木製房子和它旁邊氣派的兩層樓廠房特別顯眼,它就是傈僳族婦女羅富花的家,也正是在這裡她開起了傈僳族特色農家樂,還創辦了自己的火草布製作有限公司。

傈僳族母女开农家乐卖火草布服饰,带动更多贫困户共致富

種玉米一年就兩三千,烤煙還算可以,一年也就二三萬。種地完全靠天,那幾年家裡孩子又讀書,生活根本就不夠。我就是一點辦法都沒有了。由於緊鄰佛教聖地雞足山,羅富花家的農家樂生意一開張就十分紅火。全國各地的遊客都有,甚至還有外國的。雖然現在生活條件改善了,但這個傳統在一些家庭中保留了下來。羅富花織的正是傈僳族傳統的火草布。最初她只是想單純地幹一點家務活,沒想到越來越多的遊客對火草布服飾感興趣。

無心插柳帶來了意想不到的效果:"剛開始的時候我沒那麼想,織布機放在那裡我就閒不住,沒人來吃飯我就過去織。慢慢地我就發現這個布賣的出去。"羅富花提到的火草是中國西南地區常見的一種草本植物。傈僳族婦女很早就發明了火草織布技藝並相傳至今。她們從一張張不起眼的火草葉中抽絲,與麻線一起搭配搓成火草線來製作傈僳族傳統服飾。一次,在鎮政府的推薦下,羅富花參加了在昆明舉辦的雲博會,會上有個客人要和她籤一張2萬元的訂單,要求在20天的時間裡提供20件成品服裝。短短時間一個人根本做不出來那麼多,羅富花無奈放棄了訂單。村裡的織戶因此每年能增加至少1.5萬元的收入。

傈僳族母女开农家乐卖火草布服饰,带动更多贫困户共致富

海慧珍說:"現在年輕人都願意往外跑,不太注重自己的民族文化,都喜歡跟風。本來明明你有寶,非要往外跑。我本來也是這個想法,但想想身為一個傈僳族姑娘,你必須要學會織布。現在我們村裡面奶奶輩、阿姨輩和姐姐輩都特別支持我們母女倆做這個事情。"現在的她經常參加一些社會活動,以宣傳使者的身份對傈僳文化進行推廣。最近學會內部競選管理層,她成功當選文化產業部的部長。

鎮裡從2016年開始每年在傈僳族最隆重的傳統節日"闊時節"上舉辦活動,通過活動邀請社會各界來認識傈僳族,認識火草產業。女兒海慧珍還打算通過網絡平臺拓展銷售渠道,讓火草服飾銷售到更遠的地方去。媽媽羅富花想著要嘗試火草的人工種植。自然生長的火草每年只產一次,產量不夠企業發展不大,這樣能帶動的貧困戶也少。只有發展壯大,才能帶動更多人脫貧致富。

傈僳族母女开农家乐卖火草布服饰,带动更多贫困户共致富

她們要做的就是傳承傳統手工技藝,同時藉助市場機制將火草文化發揚光大,讓更多傈僳族婦女享受到產業發展帶來的好生活。

本文來自生意我最行,創業家系授權發佈,略經編輯修改,版權歸作者所有,內容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 關注創業家公眾號(ID:chuangyejia),讀懂中國最賺錢的7000種生意 ]


分享到:


相關文章: